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为了老婆想出名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6日10:28  华龙网-重庆晚报

  

为了老婆想出名

  老曾创作,妻子陪伴。

  

为了老婆想出名

  老曾免费为学生指导

  故事导读

  “我想出名,我不做光付出没有收获的艺术家,我要让老婆住上大房子,过上好日子……”近几年在书画艺术上频频获奖的曾昌林,不甘如今的清贫,他想在有生之年和老婆一起过宽裕的生活。因为,“我如今取得的成绩,跟老婆息息相关”。

  画家身居陋室

  前日上午,天气阴冷,江北区观音桥大兴村185号,一栋红砖,集体宿舍式的旧居民楼,越发显得破旧。一条五十余米长的走廊尽头,就是61岁的曾昌林家——一间仅十平方米的陋室。曾昌林写字作画,就是在沙发上搭起的一张木板上进行。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曾昌林常用刘禹锡的《陋室铭》自我安慰。

  这间陋室,还是曾昌林母亲留下的。曾昌林早就不想蜗居在此,46岁的妻子高万芳更希望有套属于自己的宽敞明亮房子。

  然而,大房子对于目前的曾家来说,还是奢侈的梦。就在前两个月,曾昌林的一趟北京之行,已经把妻子多年攒下的6000元私房钱“挥霍”一空。

  “你还真以为全部是私房钱?”闲聊中,高万芳道出了6000元的真相:大部分是她找同事借的。她隐瞒事实,只为不给丈夫增加心理负担。

  妻子抖出的真相,让曾昌林拿烟的手颤了几颤,眼圈倏地泛红。他猛吸几口烟后,吐出“困难只是暂时的”这句话后,又陷入沉默。

  这段日子,老曾一直沉浸在北京之行的激动中。10月1日,他参加了“共和国脊梁——海内外杰出人物国庆59周年座谈会”。9月中旬,他就收到该座谈会邀请函。他从未进过京,更没想到是以如此身份被邀请入京。他把邀请函来回看了很多次,然而,600元的报名费,加上来回的路费、食宿费等共计数千元费用,对这个全靠妻子每月1000多元工资支撑的家庭来说,是笔不小的开支。妻子得知情况,对他说:“该去。钱的事,你不要操心,我攒得有一笔私房钱……”

  其实,这几年来,曾昌林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邀请函已是数百,因经济拮据,他很少赴约。

  从2006年至今,曾昌林的书画艺术作品,获得了“纪念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15周年全国书画大赛金奖”等省级以上比赛46个金奖,还获得诸多荣誉称号。

  曾是百万富翁

  自诩为“最富有的穷光蛋”的曾昌林,并非一辈子都为柴米油盐发愁。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就成了百万富翁。

  1985年,在重庆市天然气化工研究(所)院当了近20年钳工的曾昌林,毅然下海经商。身揣2000元起家,他和前妻在江北开了一家“华丰贸易商行”,做起百货生意。短短几年,他们陆续在玉带山、鲤鱼池、观音桥等地开了四家门市,资产200多万元。

  因租房拆迁问题,再加上管理不善,曾家的公司和门市于1990年前后接连宣告落败。不久,曾昌林又和朋友在渝北回兴镇合伙出资征地一百亩做生意。所有积蓄花完后,生意因种种原因搁浅。生意的失败,也让夫妻俩的矛盾骤增,争吵不断。1994年上半年,夫妻俩以性格不合为由离婚。

  生意失败、家庭破裂,让曾昌林一度陷入无助和绝望中。他用诗句“改革金鼓敲正浓,商情报优。辞职下海,身试价值自从容。记载沉浮即堪遒,心随波逐。解读商战,东西南北龙虎斗。”记录十年商海沉浮的心路历程。他厌倦了商海里尔虞我诈的生活,“那里只有金钱的交易和相互算计,让人身心俱惫”。

  重新找到爱情

  “幸亏遇到了她,我感觉生活重新有了光芒。”1994年下半年,曾昌林到一小吃店吃早点,当服务员的高万芳为给他找座位费了半天劲,他很感动,也记住了这个有温暖笑容的服务员。

  从那以后,曾昌林成了小吃店常客,也常常主动找高万芳搭讪。得知高万芳丈夫因病去世,独自带着年幼的儿子生活,曾昌林对高万芳更有了惺惺相惜的感觉,遂对她展开猛烈追求。高万芳后来到一家离家较远的音像制品店当营业员,每天晚上,曾昌林都前往店外等候,给高送晚饭、接她下班,送她回家。遇到天冷,还不忘送件厚衣服或带个热水袋。

  “我不能提供优质生活,只能用实际行动赢得芳心。”慢慢地,高万芳被曾昌林感动了,2000年,他们步入婚姻殿堂。婚后的日子,生活清贫却温馨。曾昌林依然是高万芳夜班后的“护花使者”,对高的儿子程军也倍加疼爱。那段日子,是高万芳一生中最浪漫、最温情的回忆。

  为养家,曾昌林自学法律,挂靠律师事务所帮人打官司,也从事过中介、经纪人、家教等多种职业。2005年,曾昌林参观了在深圳举办的“世界文化艺术博览会”后,发现很多参展的作品,并不如自己的创作却身价数十万。自幼酷爱诗文书画、且长期坚持书画诗文研习的他,决定闭门潜心搞书画创作。高万芳深知丈夫对书画艺术的酷爱,选择了默默支持。

  “这几年,对书画创作,他完全达到了痴狂的地步。”高万芳说,经常是她晚上十点多下班回家后,曾昌林仍在画画或写书法,晚饭都忘吃。至于把点燃的烟头放进嘴里、把水壶烧干烧穿、脸上画满墨痕等滑稽事,更是层出不穷。每次看到这些,高万芳又好气又好笑。

  这些年,曾昌林几乎是闭门潜心创作,妻子则完全承担了养家糊口的重任。“我让老婆受苦了。这么多年来,没能给她幸福,我心里一直很愧疚。”

  好想报答老婆

  去年曾昌林六十岁生日时,很多朋友主动要求给他庆祝。但他无经济能力宴请宾客,遂执意拒绝庆生。妻子背着他借了1000元订了酒席、请了亲朋,把六十大寿办得热热闹闹。

  “很感动。”为了感谢妻子,曾昌林特意为她写了首藏头诗:“高风亮节女中贵,万事皆容情海情,芳名千秋两志显,好慰一场人生梦”,即“高万芳好”。

  对自己全心地付出,高万芳虽然也常常觉得生活辛苦,“但没办法,这辈子我们遇到了就遇到了。他再穷或者再富有,我们都要好好过日子。何况,老曾人心眼好,待我和儿子都很好,这就够了。”而妻子的付出,曾昌林都谨记在心,发誓一定要出人头地,报答妻子。

  “我想出名。只有出名后,我的作品才能卖大钱,才有条件让老婆过上好日子。”曾昌林并不否认自己对功名的追求。而丈夫频频获奖,高万芳对未来也多了几分期许。

  如今,办画展、开文化公司等,都在曾昌林规划中。曾昌林多年的朋友唐德模,很佩服他对艺术的追求,“老曾是因为经济条件的局限,错过了很多机会。我希望他不要放弃,继续潜心创作,是金子总有发光的一天”。

  原江北区个体劳动者协会主席黄辉同,认识曾昌林数十年,“老曾从未放弃对艺术的追求,即使是做生意那些年,他都抽空写诗作画,送了不少好作品给朋友。”对曾昌林取得的成绩,黄辉同认为是实至名归,“老曾是墙内开花墙外香,他只不过很少在重庆宣传自己,在外地他其实很有名。”

  记者 张水红 实习生 管星宇/文 记者 周舸/摄

  网络编辑:王敏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