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1000张图片浓缩30年江苏风云激荡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7日02:36  扬子晚报

  江苏省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型图片展今天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开幕。在图片展开幕前夕,本报记者昨日对展馆进行了探访,先睹了一系列精彩的图片和图片背后的感人故事。

  ■第一年恢复高考

  江苏高考试卷全披露

  1977年8月,中央决定恢复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变了千百万青年命运。11月,江苏召开招生工作会议,宣布恢复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全省31万青年报考。1977、1978年,两届共录取新生14452人。本次图片展公开了一系列珍贵的资料照片,集中反映当年恢复高考的前后经过,以及在民众中引起的热烈反响。

  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邓小平在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录取新生中的几个突出问题的请示报告》上批示的手迹,这些图片展示了恢复高考政策的出台经过。江苏省1977年高考的语文、史地、政治、英语、数学试卷,以及各地区的初考试卷此次也集中公布,包括徐州地区1977年政文初考试卷,淮阴地区数学初考试卷,盐城地区政治语文初考试卷,镇江数学初考试卷等。面对恢复高考的消息,广大年轻人积极响应,踊跃报名参加高考,甚至还写决心书服从祖国挑选,这些生动的老照片也都在展会上展出。

  ■第一次包产到户

  泗洪上塘比小岗还早一个月

  众所周知,江苏学者胡福明在1978年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了全国大讨论,也拉开了解放思想的序幕。而很多人并不知道,包产到户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江苏的步伐也是最快的。

  1978年9月,泗洪县上塘公社率先以公社为单位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制”。10月,垫湖大队五组30多户农民将集体260多亩土地包产到户,全组173口人,每人分得一亩半地,在上交集体玉米150斤、山芋干150斤、花生15斤之外,剩余的都归承包者自己所有。这比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大包干”还要早1个月。“不过,那时候的人还比较保守,不敢大肆宣传,所以上塘的名气比不上小岗,”展会主创人员向记者介绍说。包产到户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吃饭问题解决了,人均分配也不断提高。到1981年3月4日,《人民日报》以《春到上塘》为题,专题报道了这个“大包干”的典型。

  ■最早的“文明典范”

  杜芸芸捐10万遗产轰动全国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公民素质,涌现了张云泉、殷雪梅这样的道德模范。而在上世纪80年代初,苏州一名普通女工将10万遗产捐献给国家,也在全国引起反响,她就是杜芸芸,此次她的照片也在图片展上展出。

  杜芸芸是苏州丝绸印花厂女工,年幼时被上海的姑妈收为养女,而姑父、姑妈先后去世。1981年,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宣判,姑妈的遗产全部由杜芸芸继承。“我不想当不劳而获的继承人。我还年轻,能劳动,我要把这笔遗产献给国家,为人民造福。”1981年3月25日,杜芸芸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将价值10万元的巨额财产上交国库。当时普通人家都没有什么存款,杜芸芸的此举在报纸上刊出后,一下子在全国引起轰动。有人说她傻,有人说她想出名。但更多的是荣誉,苏州市政府作为奖励分给她一套30多平方米的房子,她也被称为“中国青年学习的榜样”、“80年代的活雷锋”。她参加了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人物座谈会,在北京期间,受到邓颖超等中央领导的接见。

  但是,伴随着这些荣誉,杜芸芸也经历了不少磨难。丈夫想“下海”,但单位却说,“你是名人的家属,不能一心想着钱”,不肯放人,最终导致婚姻解体。如今的杜芸芸只是个普通人,但捐十万巨款的故事已成为不能磨灭的记忆。

  ■民生变迁

  衣食住行旧貌换新颜

  改革开放之初,老百姓穿得是单一的蓝、白、灰、黑,今天人们服装款式多样、现代时尚;过去能吃饱就已经很满足,现在则讲究绿色营养;过去城里人也大多住在平房,如今新建住宅区实现了安居的梦想;过去出行基本靠走,自行车就算是奢侈品,如今,私家车普及率逐年上升,公共交通也越来越发达。在展会上,衣食住行的对比变化,应该是最能赢得普通观众共鸣的图片了。

  图片展还选取了一个普通家庭,来反映百姓生活的变迁。无锡县鸿声马家里村农民朱菊珍一家4人爱好摄影,改革开放初期,他家花265元购买了一架牡丹牌照相机和一辆长征牌自行车用于摄影。在1982年举办家庭摄影作品展览时的全家合影中,身后是破旧的平房,穿的是朴素的布衣,只有那四台相机是最值钱的。而在2006年举办家庭摄影作品展览时,他们的身后已是环境优美的住宅小区和自家的小轿车,此时,全家人已投资100多万元购买了12架进口中高档照相机和3辆汽车。本报记者 王 烨

  图片展出炉的

  “痛苦”过程

  “这决不是一场普通的成就展,所有的东西都用图片说话”,图片展主创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江苏历史上史料最全、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次图片展,本次展览没有多余的描述,全部通过图片、实物、短片等实实在在的内容,让老百姓切实感受改革开放的成果。

  图片说明改了30多遍

  本次展览历经半年的精心筹备,共向社会征集资料图片3万多张,实物近百件,经过层层筛选,最终展出了近千张最具代表性的图片。

  主创人员用“痛苦”来形容筹备的过程,“上世纪70年代末,照相机非常少,只有记者才有,直到80年代,相机才逐步进入普通家庭,老百姓开始用影像记录变化。所以照片征集很困难,并不是所有的重大事件、历史人物,都能找到当时的图片。有些事件就不得不忍痛舍弃掉了。”

  图片选取、编辑也非常烦琐,“选中的近千张图片,光过一遍就需要5天,小图跟文字对接改了30多遍,反反复复的讨论已无法统计,经常吃饭时还在讨论如何修改完善。而且这些图片说明,都是省有关部门负责人及专家学者精心修改过的。”

  一批老照片首次公开

  本次展览用数百张珍贵的老照片生动反映了改革开放30年波澜壮阔的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的历史变迁,有部分还是首次公布。比如30年前,南京大学哲学系、经济学系联合举办座谈会,开展真理标准讨论的热烈场面;1977年,恢复高考时的喜悦场景;联产承包合同的签订现场;老百姓衣食住行的变迁比较等等。同时,展览还集中展出了老打字机、购物票证、生活用品等100余件实物,让人们追忆短缺供给时代商品的贫乏,更凸现改革开放给百姓创造的幸福生活。展馆的不同部位安排了5部电视短片的播放。展览尾厅还设有多媒体互动室,观众可以观看、留言,并下载展览相关资料。王 烨

  市民可凭身份证

  免费参观图片展

  本次图片展共展出25天,截止到2009年元月10日。在此期间,单位凭团体票入场,个人凭身份证现场领票免费入场。展览地点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南京市江东中路300号)。本次图片展还专设了网上展览,市民也可登陆js30.jschina.com.cn,感受江苏30年的沧桑巨变。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