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临潼文化事业实现科学跨越发展

  坚持文化富民强区为目标在提升文化工作水平中创新

  ■ 通讯员柏建华

  临潼区文化广播电视局坚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充分发掘和利用得天独厚的文化文物资源,突出科学发展、创新发展主题,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全面提升临潼形象,全系统各项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经常性的群众文化工作扎实开展。近年来,临潼区文化系统工作在创新中跃上新台阶。区剧院组织商业演出370场,其中市级以上单位演出80场次。举办了“好戏献孩子”活动,演出童话剧10场,观看学生达8000余名。临潼区图书馆充分发挥电子阅览室和综合阅览室的作用,积极开展读书活动,与省图书馆的万方数据库联网不断增加阅读范围和种类。共接待读者19551人次,图书流通65300册次,完成收集地方文献、资料性图书346册,装订报刊杂志131种,整理登记古籍线装书3896册,连年开展了“我读书我快乐”、“迎奥运”、“快乐家庭、友爱邻里、和谐临潼”、“星星快乐夏令营”读书征文活动。组织开展了“文化下乡”活动,为小金、土桥等乡镇、街道送戏45场,并赠送价值53000余元的书籍和1700余幅书画。区文化馆举办的舞蹈、音乐、美术培训班已初具规模,培训学员8850余人次,辅导老年大学学员3200人次。积极支持自发性的舞蹈队和合唱队开展文化活动,丰富了社区文化活动的内容。重点帮助零口、新市、栎阳、油槐4个文化站室抓好基础建设工作,给他们赠送了价值3万余元的书籍、器材和1200余幅字画、对联。对全区23个乡镇、街办的文化站长进行了六次业务培训,并组织参训人员外出考察学习。成功举办了“临潼区首届文学创作成果展”,展出作品百余部。组织举办了省、市、区群文干部美术作品展,展出作品70余幅。召开了5期业余文学作者辅导会、研讨会以及部分作者作品首发式。在北京炎黄艺术中心和全国政协礼堂分别举办了阮班超书画展。区文化馆干部李逢君的国画《母子情》、《啸怀》和文化馆干部阮班超的国画《回望》作为西安市政府的礼品于2004年11月赠送给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馆干部李继雄在《陕西日报》发表国画《道工的午休》、《山乡老人》获全国艺术新星交流大赛西北赛区银奖。在《骊山女娲风俗》、《零口十面锣十面鼓》、《栎阳马踏青器》、《关中道情皮影》等4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获得批准后,今年又申报了油槐八仙鼓等5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87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被区政府批准为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05年9月在中心广场举办了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为主题的广场文化周活动。举办了“9.27寻根华夏,梦回秦唐”名人书画展。2006年4月28日至5月5日,举办了陕西省首届民俗文化展演周。举办了西安临潼——湘西龙山“秦文化之旅”活动。几年来,还先后举办了“银桥杯”秦腔电视大奖赛,全区330余名秦腔爱好者报名参赛。举办了全区自乐班大赛,25个代表队参赛。全区卡拉OK大赛150多名选手参加,群众性文化活动空前高涨。

  临潼区电影公司、电影院以爱国主义教育影片放映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为主题,认真实施农村电影“2131”工程,放映电影达8100多场次。区剧团以全国模范检察官王书田的真实事迹为原型,创作了秦腔现代剧《铁汉检察官》,在全市各区县和临潼区乡镇街办进行巡回演出63场,使群众在寓教于乐中接受教育,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反响。

  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各方筹集资金,为文化馆添加了办公设备和器材,改善了办公条件。为改善区人民剧院的室内外环境,投资50万元安装了中央空调;投资68万元的区图书馆改造搬迁工作全面完成,充实了报纸、杂志、图书的种类和数量;投资60万元建成了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投资30万元的全区第一个数码影院建成投入使用;投资500余万元的区剧团商住楼工程已经竣工;投资90余万元建设的区剧院后院宿办楼,改善了职工生活条件。全国重点文物单位秦东陵文管所建成投入使用。总投资480万元的文化馆、文管会、姜寨遗址文管所办公场所正在紧锣密鼓抓紧实施,新建了小金等8个综合文化站。为全区19个街道、乡镇和46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配发了价值150余万元的文化设施用品。

  精心组织节日期间的群众文化活动。他们在每年各个重大节日期间,按照“繁荣民间文化,丰富群众生活”的方针,广泛动员各乡镇、街办和部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举办了骊山秋韵摄影展,义务书写春联,秧歌社火表演,元旦、春节、元宵节综合文艺晚会。农村20多个乡镇、街办举办了街头自乐班演唱、锣鼓大赛、秧歌社火表演等形式多样、乡土气息浓郁的民间文化活动,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在区党代会、人代会以及各种大型来访接待活动中,组织文艺专场演出。完成了临潼区“科技之春”宣传月的科教片宣传放映工作。举办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综合文艺晚会。

  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不断加强。他们坚持开展“文物保护法规宣传周”活动与经常性宣传教育相结合,健全了文物保护网络。文博单位继续强化安全防范措施,“四有”工作不断完善,陈列研究积极开展。坚持以区政府名义与区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所在街办、乡镇签订《文物安全责任书》,与各文博单位和有关文化站签订《文物保护合同书》,做到了目标明确、责任落实。对西安科大等20多个基建单位工地的近1150余亩工地进行了文物勘探,发现各类古墓葬1112座,陶窑及灰土坑68余处,共为区博物馆移交文物1179件,全面完成了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加大了民间文物的征集力度,共征集文物500余件。开展了安全服务、卫生服务大整治活动,组织执法人员对文物复(仿)制市场进行检查,组织举办了复制兵马俑评选活动,开展了砖厂取土场整治活动,顺利完成了旅游黄金周的各项任务。

  他们利用“文化遗产日”宣传的有利时机,开展宣传月活动,举办了“勇卿杯”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宣传答题竞赛活动,发放试题1200余份,发放宣传资料26000余份。举办了“桃苑地产杯”我与古遗址征文活动,录制了全区51处文物保护巡礼专题片,召开了活动总结表彰大会和颁奖晚会。严厉打击盗掘文物案件,与公安部门密切配合,严厉打击了韩峪等地的盗掘、走私、贩卖文物的违法活动。注重文物的开发和利用。区博物馆利用馆藏文物积极在北京、广东等地进行巡展。完成了全区《文物保护利用图册》和《文物保护单位分布图》的编制工作。完成了寇家桥等文物抢救项目方案的制定、预算编制以及部分项目的实施。完成了姜寨遗址、唐华清宫遗址保护规划编制和《骊山文物遗址遗迹保护开发利用规划策划》工作。与市电视台联合摄制了10集电视专题片《临潼怀古》。该片以时代顺序为主线,以历史故事为副线,详细地介绍了临潼区域内现有的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资源、内涵情况。该片以解说、文字、图像的形式,电视的语言,专家的视角、详实的资料、形象的画面,系统全面地记录了临潼这片热土上人类活动的足迹,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遗存的文物资源。组织举办了临潼秦文化旅游发展高端论坛,不断提高了临潼文化资源的影响力。

  严格管理,维护文化市场秩序。不断加大扫黄打非力度,开展了音像、电子出版物市场的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出售色情、淫秽、盗版光碟和黄色书籍的违法活动。开展了互联网服务场所专项整治活动,互联网服务场所制度进一步完善,接纳未成年人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扎实开展“反盗版百日行动”和“文明规范,守法经营”网吧活动,开展了“保护未成年人天天查”活动。查处“黑网吧”70余家,没收设备260余台套,处理了102家违规经营户,收缴非法音像制品830余盘、书刊2130册,取缔违法经营户21家。积极与工商、公安等部门联合执法,彻底取缔中小学校周围200米内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娱乐场所,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周边环境。

  广播电视宣传工作得到加强。充分发挥电视传媒的宣传优势,《临潼新闻》、《骊山风采》、《道德与法制》等栏目精益求精,节目质量明显提高。完成了城区广电网络改造,加快广电网络主干线路建设,不断扩大农村有线电视用户。目前,除山区乡镇外,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主干线路建设已经完成,发展农村用户4700多户。山区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积极推进,受益山区农户3000多户。

  重点工程和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文物复制厂改制工作圆满完成。引进的西安方正塑料制品有限公司累计投资1200余万元,安排就业人员100余人。同时还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妥善安置了职工。区博物馆迁建项目已完成规划设计、项目立项、土地征用,即将开工。扁鹊纪念馆旅游开发项目投资1300万元全面完成,正式对外营运。总投资8000万元的姜寨遗址公园建设项目被国家文物局列入全国100个大遗址保护规划,规划大纲国家文物局已经审批。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投资228万元,规划大纲、详规设计、展厅设计、地形测绘、考古发掘、拆迁方案等6项工作已经完成。

  为临潼改革开放、社会和谐做出贡献的临潼文化人,在新的征途上,将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以文化富民和文化强区为目标,为不断满足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而探索拼博,不懈努力。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