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国中东之路难行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7日04:04  大洋网-广州日报

  光阴荏苒。2001年1月出任美国总统的布什,还有一个来月便要卸任。盘点布什近8年执政期的外交业绩,人们发现他在解决中东问题方面并未如愿以偿。而即将结束的2008年更以中东问题原地踏步为布什的外交政策画上句点。

  巴以和谈

  目标过高 停滞不前

  解决巴以争端是中东和平进程的关键。布什入主白宫后的前7年,巴以和谈一直陷于停滞。去年11月,在美国安纳波利斯举行了1991年马德里会议以来最大规模的巴以问题国际会议,会议力求促成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和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恢复和谈,并承诺在2008年年底前达成一项内容全面的和平协议。时至2008年年底,从现实情况看,巴以和谈并未按美国期望的“时间表”取得实质性进展,布什任期内想在巴以问题上有所建树的愿望显然难以实现。

  总之,在解决巴以争端问题上,由于美国制定的目标不太符合实际,在时机选择和方式上又不合时宜,再加上巴以内部缺乏动力,中东问题在安纳波利斯这个起点原地打转,毫无进展。

  伊核问题

  软硬兼施 收效甚微

  从1979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开始,美国和伊朗在意识形态领域形同水火。在伊拉克战争、黎巴嫩内战、叙黎矛盾等一系列问题上双方立场对立。伊核问题更为双边关系火上浇油。布什政府把伊朗称作“邪恶轴心”,把武力解决伊核问题作为备选方式,并把强化制裁作为迫使伊朗就范的重要手段。

  美国的强硬手法,除了加剧双方的矛盾对立之外,并未收到任何实效。于是美国又对伊朗采取制裁施压和谈判鼓励相结合的“双轨”策略,在希望通过谈判解决伊核问题的同时,也不断向伊朗发出“一切皆有可能”的战争警告。

  与此同时,美国与英、法、俄、中、德五国一起,与伊朗展开了核谈判。伊朗拒不接受带有先决条件的谈判,坚持不能跨越“红线”一步,这使得外交谈判之路也一时难以打通。对美国政府不时发出的战争警告,伊朗毫无惧意,明确宣布要给予入侵者毁灭性回击,对美国在中东的军事基地实施报复行动,并打出手中王牌,一旦遭袭,就封锁霍尔木兹海峡。

  美国总统选举后,当选总统奥巴马在解决伊朗核问题上被寄予厚望。奥巴马认为通过外交手段与伊朗领导人直接接触,比单纯加强制裁更有利于解决伊核问题。这与布什政府宣扬“伊朗威胁论”,拒绝与伊朗面对面谈判的态度有很大不同。

  伊拉克

  苦心经营 难言成功

  美国和伊拉克前不久签署了驻伊美军地位协议。但协议并不是美在伊行动的“胜利奖杯”,也无法保证美国能借此为频频受挫的中东战略打开突破口。

  美国当初发动伊拉克战争的理由是萨达姆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美国要拯救独裁统治下的伊拉克人民,将这里打造成中东地区的所谓民主样板。然而,5年多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仍然踪迹全无,美国却至少在伊拉克丢下了6000多亿美元,付出了4200多军人生命的惨痛代价。伊拉克问题复杂多变积重难返,也决定了局势依旧具有脆弱性,美国难以就此“高枕无忧”。首先,伊民族和解还远未实现。其次,暴力袭击事件仍时有发生;再者,美国在签署驻军协议过程中作出了让步,致使其在伊的主动权有一定的削弱。

  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后,强调通过外交手段和多边方式推进美国外交、军事和安全目标,这种中间路线,是对近年来美国奉行的过于倚重武力和强权政策的校正。奥巴马新政府能否在中东地区实现其战略目标,答案尚未可知。然而可以断定的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和政治多极化大趋势之下,美国要完成“重振美国领导地位和改造世界”的任务,显然不会轻松。

  (据新华社)

  年终综述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