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串门串出的30年变迁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7日05:21  舜网-济南时报

  走亲访友串门子,这或许是中国人传统的交流方式,改革开放30年来,在走亲访友之间,社会和家庭发生了巨大变化。昨天,70岁的孙嘉焯老人以他自己的经历,讲述了“我家30年”的真实故事。

  孙嘉焯印象最深的首先是上世纪70年代。“那是物资供应非常匮乏的时代,人们不得不为吃、穿、用奔波操劳。当时人们串门啦呱时,票证问题常常挂在嘴边,一旦需要购买某种急用、紧缺物品,就得托亲告友,办证弄票,或亲友之间互通有无。”

  当时,作为文化人的孙嘉焯几乎成了一个木匠:“当时兴起了一股自制家具风。我家很多家具,竟都是出自我这半路出家的土木匠手中,有的至今还用着。”

  孙嘉焯说,当时看到别人家买了缝纫机,就忍痛割爱,把自家仅有的一辆自行车卖了,托亲属弄票从青岛买了一架“蜜蜂”牌的缝纫机,成为当时最值得自豪的一份“家产”。

  转眼间就到了上世纪80年代。“记得有一次我到一位同事家串门,看到人家买了一台9寸黑白电视机,非常迷人,于是也萌发了自己要买电视机的想法。经过两三年的省吃俭用,紧缩开支,攒了400多元钱,找人弄了一张票,总算把一台14寸的黑白电视机买来了,全家人高兴坏了。”

  到了上世纪90年代,这期间走访串门时看到哪家有了电脑已不再感到新奇,有的用电脑上网,有的教小孩子做游戏,人们相聚时也常常相互切磋电脑技术,至于手机更是普及面广,功能多样。许多家庭的电视机也换成平面晶体的,照相机换成数码的,“我这古稀之人现在也用电脑写写东西,极为方便。”孙嘉焯老人说。 (记者 白鹏飞)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