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30年沧海桑田——百姓生活看变化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7日07:07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讯

  这是伟大的30年。

  这是青海大地山河面貌巨变的30年。

  这是全省人民改写历史、谱写新篇章的30年。

  30年里,全省工业现代化体系初具规模,城市化建设步伐大大加快,市场经济初步建立,科技教育及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已经形成,实现了由封闭半封闭经济向开放型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青海和全国一样,已经基本实现了两步走战略目标——由饥饿到温饱、由温饱到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贫穷落后、商品匮乏、定量供给的时代已成为历史。

  看城市,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更重要的是,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都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和进步。每个人都在重新审视和修整着自己的人生坐标,都在努力寻找着最佳生活方式,这就是物质生活水平变化之后更本质的变动,这种变动对今后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因为,发展经济本身从来不是目的,只是必要的物质条件,作为“人”的生存和发展质量的提高,才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看农村,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先导的一系列农牧区经济体制改革,激发了农牧民生产积极性,农牧区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农牧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农牧区经济发生巨大变化,农业综合能力不断提高,农牧民收入渠道不断拓宽,收入构成日趋多元化,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农牧民生活消费也由单一化、雷同化向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发展,从以物质消费为主逐步向享受和发展型消费领域拓展。在生活方式、消费观念、思维方式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广大农牧民逐步摆脱贫困,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30年艰辛和风雨我们共同经历,30年成功和的喜悦我们共同拥有。

  让我们通过一个个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柴米油盐故事去感知这个时代的巨变!

  屋檐下的故事

  周海明对于房子的记忆始于1978年。

  不足20平方米的房子里,住着他们一家7口人,父母的床最大,摆在客厅。一间没有窗户的小屋,架着高低床,算是姐姐和妹妹的起居室。在另一间不足四、五平方米的小屋里,同样支着一个高低床,他和弟弟挤下铺,上铺属于哥哥。这间小屋还兼备着厨房和储藏室的功能。狭小、简陋、陈旧、拥挤是周海明童年时代对房屋的全部记忆,也是改革开放初期,大多数西宁人的真实生活写照。那个时候,我省人均居住面积仅为1.74平方米。

  10年后,周海明大学毕业,分配到西宁市城北区的某大型机械厂工作,单位在“筒子楼”里给他安排了一间13平方米左右的房子,所有的公共设施都是公用,过道里除了堆积如山的杂物外,还摆放着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灶具和锅碗瓢盆。

  周海明就在这样一种嘈杂、昏暗、喧嚣又无奈的环境下,娶妻生子。渐渐地“筒子楼”对面的单元楼,常常“勾引”他的眼球,鼻子也高度敏锐地“嗅”着房管科的“风吹草动”,他希望自己能够搬到对面“宽大、明亮、足有50多平方米的”楼房里去,那时候的“单位人”,改善居住条件的途径只有单位分配,而房子永远是紧缺资源,他惟一能做的就是漫长的等待。

  1998年的7月,我国停止福利分房,房改的足音响彻祖国大地。周海明指望单位分房的念想也因此破灭。想要尽早离开比鸽子笼还要糟糕的“筒子楼”,途径只有一条:按揭贷款,“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这一举动渐渐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改善住房条件的方式。

  周海明以12.5万元、十年按揭的方式拥有了小桥大街民惠小区一套86平方米住房,拿着房产证,他无比喜悦无比踏实。

  在这套房子里周海明幸福地生活了8年,他的收入从工作时的86元涨到了3000余元,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他的内心又涌动着“让生活舒适些再舒适些”的冲动,他决定卖掉房子,换一套心仪已久的复式房……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社会的缩影。周海明从平房到“筒子楼”到完全拥有自主产权房屋的变化也生动地折射出改革开放给整个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

   数字新闻:

  据统计,青海省1978年人均居住面积仅为1.74平方米,到1988年,增长到7.48平方米,平均每年以6.9%的速度在高速增长;1997年人均居住面积接近9.45平方米;至2007年底,全省人均居住面积已达到24.2平方米……改革开放30年来,人均居住面积翻了九倍。据资料显示,2008年西宁市计划开工建设各类住房360万平方米,3.5万套。年末建成各类住房1.44万套,建成面积140万平方米;其中政策性住房建设26.16万平方米。(作者:张均)

  赵老伯家的菜单

  周日去省国土资源厅退休干部赵老伯家做客,随手记录了一下赵老伯的晚餐菜单:凉菜:凉拌变蛋、千张粉丝、酱牛肉、火腿香肠、黄瓜条、馋嘴鸭;热菜:红烧肘子、糖醋排骨、红烧鸡腿、烧带鱼、青椒肉丝、过油茄子、清炒丝瓜、素烧平菇,当然一定不会少了一锅海米冬瓜汤。

  倒不是今天有什么特别,每个星期六、星期天,赵老伯老两口都会准备上一大桌的丰盛菜肴等着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孙子、孙女回家一聚。反正哪一次也不会少于10个菜的。

  “现在,我们老两口一个月3000多元的工资,也没什么负担,想吃啥就能买到啥,还有啥好省的,早些年可真不是这样。”赵大妈说,那时候,工资低,孩子多,真是不容易呀。那是七十年代初的事,赵大妈回忆着,孩子他爸出野外刚回来,想着去西宁饭店买几个白面馒头给他吃,当捧着买好的四个馒头刚出门,就被人撞了一下,结果馒头都掉到了地上,一个一个捡起来,把脏的地方一点点剥下来,那眼睛里不争气的眼泪呀,哗哗的就下来了。现在真的是好了,苦日子都过去了!

   数字新闻:

  改革开放以来,青海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2007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2803.45元,比1981年增长10.9倍,年均增长10.0%。居民的食品消费水平由过去简单的吃饱吃好,转变为品种更加丰富,膳食结构更加合理,营养更加全面均衡。居民在外饮食消费频繁,食品消费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在外用餐支出597.37元,占消费性支出的21.3%。

  2007年,全省农牧民家庭主食消费人均213.36公斤,比1984年下降9.18%;肉禽蛋及制品消费人均25.88公斤,增长96.21%;水产品消费人均0.30公斤,增长5倍;酒消费人均3.31公斤,增长2.15倍。农牧民不仅在食品消费上更注重营养,对食品口味也更加追求多样化和方便化,在外饮食支出越来越多。2007年,农牧民家庭人均在外饮食支出67.08元,同比增长50.21倍,占食品支出的6.11%,提高5.18个百分点。(作者:紫伊)

  一件红毛衣

  在西宁市某事业单位工作的王女士,是个地地道道的“购物狂”。每有闲暇,便约上好友,从大商场到专卖店,给自己买了又给孩子买、给老公买,反正很少有空手的时候。用她自己的话说,现在日子真是好过了,可以周周买新衣,月月过新新年!

  说起衣服,王女士有说不完的话。像许多女孩子一样,她自小爱穿新衣服。小时候因为条件有限,还为买新衣服哭过鼻子呢。她还给我讲起了上中学时的事:那是1979年的事了,我上初二的时候,妈妈送我一样生日礼物:一件买来的机织的成品红色开衫毛衣。千万别小看这毛衣啊,那时候我们周围的女孩从小穿的衣服、裤子、毛衣、鞋啥的都是家里手工制成的,这还是我第一件从商店买来的衣服呢,还别说买的毛衣样子就是好看,颜色也鲜亮。第二天就迫不及待地穿着去上学了,班里好多女同学们都围过来看,看着她们羡慕的眼光,我心里那感觉呀美滋滋的。

  学校开运动会,开幕式上每个班都要出方块队,还选了一名女生担任出场方块队的举牌员,可是举牌员穿什么呢?每次都是白衬衣、蓝裤子,如何才能换换花样,在全校醒目一点?班主任来找我,让我把红毛衣借给那位女生。班级的荣誉有什么可说的,当然给借,没问题。回答的非常干脆,可是回家以后,心疼了好几天。现在回想起来觉得那时候真的很傻很可笑呢。

  你再看看现在,就别说我们这个年龄的女人们了,比牌子、比款式,衣柜里都装不下了还老觉得没衣服穿,就连老年人也开始注重品牌了。我父母退休后喜欢上晨练了,光运动服就好几套,还嚷嚷着一定得要“李宁”牌的呢。

  数字新闻:

  改革开放30年来,我省城镇居民衣着消费档次提升,“一季多衣”取代了过去的“一衣多季”,从“凭票供应、买布裁衣”到成衣消费比重明显扩大,并逐步向中高档转变。2007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用于衣着消费支出898.54元,比1981年增长11.8倍,年均增长10.3%。城镇居民衣着消费品牌意识增强,追求时尚,突出高档化、时装化、名牌化、个性化特征更加明显,成衣化倾向成为主流。

  农牧民服装消费也开始崇尚自然、休闲、舒适,越来越讲究穿着的款式、花色和质量,衣着消费的个性化特征明显。2007年,全省农牧民家庭人均衣着类支出191.79元,同比增长4.43倍,年均增长7.63%。 (作者:子宜)

  看电影,来自童年的记忆

  在西宁市某运输企业工作的胡海平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去看露天电影,记得那时候西宁市城西区露天电影放的最多的地方是电信局门口、交通巷交通物质库大院。一听说要放电影,放学回家草草吃点饭,就和小伙伴们扛着小板凳出发了。那时候看的电影不外乎就是样板戏以及南征北战、上甘岭、渡江侦察记等革命影片,但那可是他们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童年最快乐的记忆了。有时候也会有假信息发布,巴巴得跑去了,可什么都没有,于是悻悻的往回走,碰到不知情的人问话,就会狡黠地回答,有电影,名字就叫《小英雄白跑路》,看着真有人上当,于是大家哈哈大笑,满肚子的遗憾和郁闷转眼烟消云散。

  想想那时候的娱乐方式,好像也就只有个看电影了。所以当1978年后,很多原来被批为大毒草的电影开始重新放映,人们的热情空前高涨,达到顶峰。记得在电影《红楼梦》放映的时候,排队买票的站出几十米去,场场爆满,半夜的加映场也是,我家老爷子就先后看了十几遍。要是和现在的电影一起算票房,那才是当之无愧的票房冠军呢!胡海平这样说。

  回过头来再看看现在,娱乐方式那是多姿多彩。书籍、电影、电视、网络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了,茶艺、KTV带给人们的是彰显、张扬的个性化时代,而旅游观光更是成为成为都市人的新时尚,人们开始在享受生活。

  数字新闻:

  现在,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成为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重点。2007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用于教育文化娱乐支出953.87元,比1981年增长22.7倍,年均增长12.8%。同时,城镇居民日益重视精神文化消费,居民文化、娱乐消费需求增强,城镇周边游和近距离的周末游,国庆、元旦、春节长假假日游等等飞速发展,城市居民用于旅游的支出逐年增加,2007年人均达到123.86元,占文化娱乐服务支出的45%以上。

  在农村,文化教育、休闲娱乐热起来。2007年,全省农牧民家庭人均文化教育娱乐支出135.13元,同比增长39.58倍,年均增长17.47%。旅游消费也逐渐成为近年来农牧民消费的一大亮点,过去农牧民在家和田间地头“两点一线”生活,现在走出乡镇、走出省,更多的见识到外面的世界,农牧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2007年全省农牧民人均旅游支出达16.44元。(作者:章悦)

  信息化让生活更精彩

  “信息化的高速公路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触摸世界的窗口,我的生活因此而更加丰富、有趣……”西宁市市民郑红卫认为,改革开放30年,他对信息产业情有独钟,“足不出户就可了解天下事,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他感叹。

  郑红卫之所以对信息化30年变迁改变了他的生活有深刻认识,源于他小时候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1979年,他的姥姥在四川病故,由于住在山区,交通不便,等信件传到西宁他的家时,已经是姥姥故去的第十天了,母亲因此而遗憾了一生。

  那时候,“信息传递基本靠‘吼’”,融入社会必须靠“走”。对于现在拨个电话就可以与外界联系,打开互联网就可以随时掌握国内外最新动态的“80后”、“90后”的人来说难以想象。甚至到郑红卫1986年当兵时,电话机依旧是一件奢侈品。他记得很清楚,当年他离开家的时候,母亲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写信来”。书信往来成了他和家人联系的主要方式。

  进入20世纪90年代前后,BP机这种通过人工台彼此传送文字信息的寻呼装置风靡全国,“有事call我”这句话的流行程度不亚于现在的“有事打手机”。而今这句话会让很多孩子莫名其妙。

  郑红卫记得,1994年,固定电话在西宁市迅速普及的盛况:即便是1800元的初装费提前缴纳了也还是要排队等待,因为有需求的人实在太多。其后的信息产业,势如破竹,信息科技,一日千里。从固定电话、寻呼机、大哥大、移动手机、互联网、无线上网……郑红卫始终关注着国家的信息产业发展,他的生活也因为信息科技的日新月异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的确,30年来,信息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同时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产业,已经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如今我国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和互联网的网络规模及用户数量已经是世界第一,特别是,进入本世纪以来的短短数年,中国迅速成为世界电信大国。郑红卫相信,信息产业的发展,折射出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曲折与艰辛、辉煌与伟大。

  数字新闻:

  改革开放30年来,西宁市交通通信消费明显增长,生活更加方便快捷。据西宁市统计局资料:2007年全市完成邮电通信业务总量2.2亿元,比1978年的537万元增长了409.11倍,年均增长23.06%。2007年末,西宁市固定电话用户达到765126户,比1978年的4980户增长了152.64倍,年均增长18.96%。移动电话用户快速发展,2007年末达到1050972户。移动电话已覆盖所有区、县的乡(镇)。全市已通固定电话的行政村比重达到98.39%。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为推动互联网业务在农村发展,大力开发面向“三农”的政务、生产、劳务和市场信息资源,西宁电信业构建了各类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利用固定和移动电话、短信息、宽带上网等多种方式,开展面向农村和农民的信息服务,有效地促进了农村信息化发展。(作者:张均)

  我们家的电视机

  到好友李女士家串门,只见她正把电脑主机往客厅里搬。原来,她家今年国庆节刚刚买了台50吋的液晶电视,听说现在的电视功能多,可以当电脑显示器用。于是趁周末闲着无事,打算在网上下载部好莱坞大片看。

  和她边看边聊。今年四十出头的公务员李女士,说起这些年她家电视的变迁来也是滔滔不绝。第一次看电视大概是在1980年。大杂院的小伙伴家买了一部9吋的黑白电视机,于是她们家就成了整个大院的欢乐中心。每天晚上拥来的大人孩子总有几十人,孩子们更是搬上板凳早早等候,大家那个稀罕啊!电视太小怎么办,主人家还买了一个放大屏放在电视前面。那时候,节目的播出时间很短,就是晚上几个小时,究竟有些什么节目也记不得了,但那绝对是孩子们的节日。等到自己家买到电视是在1982年,从州县托人买的12吋三洋黑白电视,放大屏似乎是不需要了,可是彩色电视膜成了追崇的东西。说是彩色,只不过是在电视外面覆上一层彩色薄膜,看起来电视画面上天是蓝的,地是绿的,固定不变的色彩并没有给我们带来视觉的不便,我们快乐地享受着。

  家里换第二台电视是在1992年抢购风的时候,家里换上了一台21吋的长风彩电。那时候电视节目的播出时间长了,内容也多了,人们生活中的最大话题就是谈论昨晚电视剧的内容。1990年她结婚时买了台25吋的松下电视,2000年又换了29吋的海信。去年她家换了新房,客厅很大,原来的电视怎么看都嫌小了。这不,换了大电视看电影的效果都不一样。现在客厅、卧室都有了电视,有意思的是大家能共同谈论的电视话题却不多了,电视频道太多了,看的节目差异性太大了。(作者:章悦)

  数字新闻:

  2007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484.71元,比1981年增长16.4倍,年均增长11.6%。城镇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由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一贯制的收音机、缝纫机、手表和自行车为主,到九十年代中后期上升扩展为电视机、电冰箱、收录机、洗衣机、VCD等;新世纪以来家用电脑也开始进入居民家庭,美妙的互联网络把人们带入了一个广阔的世界。2007年末,全省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洗衣机101台、电冰箱89.5台、彩色电视机116.1台、照相机39.5架、钢琴2.44架、家用电脑33.8台、微波炉47.7台、每百户接入有线电视网络的电视机99.9台、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20.6台。目前,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速度正在加快。

  随着农牧民收入的提高,耐用消费品大量“飞入寻常百姓家中”。2007年,家庭设备用品服务支出人均122.17元,同比增长8.34倍,年均增长10.2%。农牧民家庭洗衣机、冰箱和彩电每百户拥有量分别为57台、28台和91台,分别比2000年增长2.35倍、13倍和1.68倍。同时,农户购买照相机、音响设备、影碟机等也较普遍,电脑等奢侈品也进入部分富裕农牧户家中。

  于阿姨眼中的西宁水果市场

  刚过了66岁大寿的于阿姨,一脸的喜气,因为三个儿子从深圳等地专程飞回西宁给她老人家过生日,儿女的孝顺让于阿姨喜上眉梢,更为可喜的是她的水果销售部生意也非常兴隆。说起西宁市的水果消费市场的变迁,于阿姨感慨万千:“我既是消费者,又是销售者。你看看西宁现在的变化多大啊,商厦林立,超市随处可见,货源丰富,购物太方便了。尤其是西宁的水果市场那品种太多了,还能品尝到南方、甚至进口的水果,真是应有尽有。这都是托了改革开放的福啊!”

  于阿姨告诉记者,80年代初,在西宁只有胜利路、长江路、古城台三个蔬菜门市部,里面没有水果销售摊位,要批发水果只有到西宁惟一的一家国营批发部批发水果,当时水果也就只有河北鸭梨、山东国光苹果、香蕉三样水果,包装用的是大的柳条筐。后来随着西宁商业巷市场的建成,我们就去青海民和县拉水果,当时就有了当地产的红香蕉、黄香蕉等,记得第一次从陕西拉来了大荔西瓜,我的水果摊前挤满了人,那个热闹的场景至今让我难忘啊!于阿姨说着,眼里禁不住流露出无限的喜悦。90年代初西宁的水果商每半个月才能去甘肃天水、陕西去拉一趟水果,也就在那时,西宁才有了富士苹果。1998年以后,南方的水果像砂糖桔、柑橙、菠萝等才陆续进入西宁,2000年后一些进口水果开始在西宁市场上亮相。现在的水果品种繁多,有些水果连我都叫不上名字。

  你看现在不仅可以在超市里买到各种各样的水果,水果批发市场上的水果也是品种繁多,而且现在的水果包装既漂亮又简洁方便,购物的环境也越来越舒适。更重要的是人们的消费理念的变化,由于货源的充足,人们再也用不着像以前一样排队将大筐的水果搬回家囤积起来,而是随吃随买。如今的日子真是越过越好啊!

  数字新闻:

  改革开放以来,连锁企业、超级市场、便利店、专卖店等多种零售业态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单一的以百货、副食品为主的经营模式,进一步促进了零售市场多主体、多层次、多业态发展。截至2007年底,全省限额以上连锁总店12个,实现零售额8.93亿元。城乡集贸市场发展迅速,区域布局、管理日趋合理、规范,既方便了消费者购物,又改善了消费环境。1980年全省集贸市场只有55个,成交额仅1717万元。到2007年,全省城乡集市贸易市场已达288个,比1980年增加233个,增长4.2倍,年均增长6.3%。

  居民日常消费水平大幅提高。据国家统计局西宁调查队提供的资料显示,2007年,西宁地区干鲜瓜果类人均消费219.12元,粮油类人均消费432.57元、肉禽蛋水产品类人均消费689.26元、蔬菜类人均消费284.29元、调味品人均消费39.84元、糖烟酒饮料类人均消费302.37元、糕点、奶及奶制品人均消费200.51元、其他食品人均消费133.45元。与1985年相比分别增加了778.59%、462.29%、632.71%、559.45%、442.04%、357.86%、1009.02%、668.28%。(作者:曹光)

  与“永久”牌一起见证

  老伴和儿女们早就让王煜老人把他那辆破旧的“永久”牌自行车卖掉,执拗的王煜老汉要么置之不理,要么大发雷霆,一家人都拿他没辙。

  那辆老旧的“永久”牌自行车,是王煜老人30年前用差不多半年积攒、20斤粮票和一张自行车专卖券,才弄到手的。那时候,有一辆“永久”、“凤凰”、“飞鸽”自行车就像今天有一辆“奔驰”、“宝马”、“皇冠”等私家车一样令人欣喜又满足。王煜老人清楚地记得,当时西宁市除了有限的公交车在主要干道运行外,绝大多数人都以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自行车对于那时的家庭而言,既是交通工具也是运输工具。王煜老人就是用这辆来之不易的自行车往家里驮着柴米油盐,驮着子女上学放学,驮着生活的全部……

  一晃到了1992年,王煜老人和他的自行车见证着西宁市城市道路交通条件不断改善、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公共交通逐年增加……摩托车以怪异的吼声拉开了私家车的序曲;小巧、快捷、便宜的“面的”在城市巷道间恣意穿行,推动了西宁市的城市化文明进程;公交车喘着粗气第一次爬上了王煜老人家门口的陡坡,门前的土路换成了柏油路,原来的死胡同也拓宽、延伸为主干道,出门不到200米就有5、6路公交车站台。王煜老人觉得自行车已经没有了太大作用,但他还是舍不得卖掉那辆自行车,因为那是他酸甜苦辣人生的共同经历者,是西宁市道路建设翻天覆地变化的共同见证者。

  沧海桑田,春去春来。西宁市交通运输网络和市民出行方式发生了更为震撼和深刻的变革:截至2007年,329条城市道路,53座桥梁编织着城市交通的主骨架;1710辆公交车,60条线路,大大方便了市民出行;5116辆出租车时刻为富裕起来的市民提供着服务……

  如今,王煜老人仍像以前骑自行车时一样,不论乘公共车还是“打的”或坐着儿子的私家车出门,他总爱打量身边的路,每一次都能发现城市的新变化,每一次都能感受到喜悦的滋味。

  数字新闻:

  改革开放30年来,西宁市人均道路面积由1978年的1.79平方米上升到2007年的7.03平方米;城市公交车辆及营运线路条数由1978年的157辆、17条增加到2007年的1710辆、60条;城市出租汽车目前营运5116辆。到2007年,西宁市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私人汽车3辆,而1978年私人汽车为零。

  近年来西宁市又先后改建了东出口、北出口,新建了南绕城快速路、海湖路(桥)、东民和路大桥、六一桥、沈家寨桥、新宁广场、第六水源、城市排水管网、第一污水处理厂、中心广场、西宁-湟源一级公路、西宁-湟中、西宁-大通高速公路,同时,对市区主要干道进行了彻底的翻新改造,并陆续实施了一批小城建项目,为构筑西宁城市骨架、塑造城市形象奠定了基础,提升了城市功能。(作者:张均)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彩电 彩色薄膜 彩色电视 包装 5元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