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法律盛宴摆进小学校

  本报记者 刘文晖

  12月15日,由中国法学会、共青团中央联合主办的“百城千校”青少年普法北京试点活动走进史家小学,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青年普法志愿者为小学生们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法律盛宴。

  下午一点半,史家小学的阶梯礼堂里座无虚席:“我—们—要—做—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小—公—民……”孩子们响亮的声音拉开了史家小学普法活动的序幕。台上,中国人民大学的普法志愿者张姝婷示范普法标准手语操;台下,十余名青年法学志愿者均散在座位席中带领着同学们做动作。孩子们兴致盎然,很认真地模拟每一个字的手语表达,礼堂内气氛热烈。

  “手语操是我校青年普法者协会的同学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性编排的,为此我们还特意请了学校手语协会的同学来进行技术指导。我也才学了两周,刚上台时还有紧张,也不知道这些小同学们是不是喜欢、有没有兴趣跟着学,没想到孩子们反应这么热烈。”结束了自己工作,张姝婷从舞台大幕缝隙间看着台下小学生们兴奋地对记者说。

  接着出场的是来自中国政法大学的青年法学志愿者,他们以一出《网吧匆入》的普法小话剧,讲述了未成年人为什么不能上网吧的道理,以及网吧可能引发未成年人犯罪的危害。

  北京师范大学青年法学志愿者带来的是一场模拟法庭演示。演示台下还沉浸在刚刚结束的小话剧精彩表现中的孩子们随着大幕拉开及“现在宣布开庭”声音顿时安静下来,“法庭”模拟的是一起校园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案。

  “模拟法庭这种形式主要是让孩子们在庄严肃穆的庭审过程中懂得遵纪守法的重要性。”北京师范大学的青年法学志愿者王莘子同学说。

  “我们是祖国的小公民,我们是受法律特别保护的小公民,我们是对自己对他人负责的小公民”,清华大学法学院青年法学志愿者李凯悦同学的普法小讲座的开场白通俗易懂,接着她又以“父母为什么不可看我们的日记和信件”,“可不可以用压岁钱自己去买手机?”,“在公交车上如果发现小偷行窃应该怎样做”这些经常发生在孩子身边的事件为例,逐一讲出每个问题背后的法律缘由。

  “我今天最大的收获就是知道了什么是公民,小公民和公民有什么不一样”,史家小学六年级五班的张建业同学告诉记者。“以前也知道有些事情未成年人不能做,现在才明白为什么不能做。”

  “这种互动活动的形式我们特别喜欢,促进了我们对法律的认识,加深了我们对法律的理解。”五年级周宇培同学说。

  据了解,“百城千校”普法志愿者行动是中国法学会、共青团中央举办的“爱祖国、学法律、创和谐”青少年普法大型系列活动之一。自今年11月活动开展以来,北京各高校的青年法学志愿者已经先后走进北京市二十二中、北京社会小学(农民工子弟学校)进行了形式多样的普法活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该活动组委会办公室主任刘剑告诉记者,史家小学普法活动是百城千校青年普法北京试点活动的最后一站,活动组委会办公室将总结普法试点活动好的经验、做法,明年向全国推开,实现“百城千校”普法活动计划。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