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国侨报:民族团结课,该补!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7日14:58  中国新闻网

  

美国侨报:民族团结课,该补!

  昭君墓位于呼和浩特市以南的大黑河畔,距市区9公里。墓高33米,墓前有平台及阶梯相连,远望陵墓呈青黛色。当地传说,每年“凉秋九月,塞外草衰”的时候,唯有昭君墓上草色青青,因此,昭君墓又称为“青冢”。“青冢拥黛”被誉为呼和浩特八景之一。王昭君名嫱,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人,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原是皇宫中的宫女,西汉年间,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求和亲,公元前33年,昭君自愿远嫁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即胡汉友好皇后,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昭君出塞”的故事。近年来,呼和浩特附近的汉城和包头市附近西汉晚期墓葬中出土的“单于和亲”、“千秋万岁”、“单于天降”、“长乐未央”等砖瓦,说明了长城沿线人民对昭君出塞的热情颂扬。中新社发 徐文东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网12月17日电 美国《侨报》12月17日发表中国时评《民族团结课,该补!》指出,如果这一民族团结的基石性课程得以顺利推行,假以时日,民族团结的意识必将深入人心,中国凝聚各民族共识也将更为容易,对社会发展形成强大的合力;而民众爱国主义也势必从自发走向自觉,从情绪走向理性,不再流于空洞而脆弱。

  时评原文摘录如下:

  中国这个多民族国家决定从娃娃抓起,要求中小学设置专门的民族常识教育课程。其时机耐人寻味。

  “56个民族,56枝花,56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早已借脍炙人口的歌曲传唱得家喻户晓,但各民族的起源、概况分散在大陆中小学的德育、地理课、历史课中,且内容浅显、零散,不成系统。此时将民族常识教育纳入公众教育体系,显然中国官方是对过往教育缺陷的一种完善。

  官方对这一课程的最终要求——形成“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基本认识,或许会被某些西方政治人士解读为政治课、意识形态课。但毋庸置疑,考量当前国内外情势,中国补“民族团结”课的确不是权宜之计。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乃至眼下中东、非洲动荡不定的局面,无不与未处理好民族问题有莫大干系。而回首2008年,“疆独”、“藏独”借北京举办奥运会之机,不断寻衅滋事,试图分裂中国,也制造了不少麻烦,如“3·14” 拉萨打砸抢事件,暴力干扰奥运圣火海外传递等。正处全球金融危机之际,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被无限放大,引致社会动荡。中国要稳定持续发展,自然尤需警惕民族问题发酵。

  遏制民族分裂,军警打击等硬性措施固然重要,但软性招数也不可少。要知道,民族常识教育长期不完整,事实上影响了中国的话语权,从而影响了国际合作打击的力度。尽管海内外华人一致谴责分裂行径,但不少人不懂历史、不知民族常识,只能谩骂而摆不出令人信服的证据,导致正当的爱国主义反遭误解,被西方视为激进的民族主义。

  如果这一民族团结的基石性课程得以顺利推行,假以时日,民族团结的意识必将深入人心,中国凝聚各民族共识也将更为容易,对社会发展形成强大的合力;而民众爱国主义也势必从自发走向自觉,从情绪走向理性,不再流于空洞而脆弱。

  当然,被官方称作“长期的战略任务”的民族团结教育,能否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不是简单根据年级不同分设课程、学时就能保障的。在应试教育欠难改变的大环境下,讲座性的专设课程能否获得师生足够重视?相关教材及教学手法是否深入浅出,避免步上大学政治课因晦涩而无人喜爱的后尘?都让人担心此项教育的最终效果。(钟海之)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