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保护性耕作的修武样本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8日04:45  大河网-河南日报

  □本报通讯员李国伟崔红星

  核心提示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目前国际上较为流行的一种先进的耕作技术,始发于美国西部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它是在能够保证种子发芽的前提下,通过少耕、免耕、化学除草技术的应用,尽可能保持农作物残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水蚀、风蚀,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农业耕作技术。在修武县,通过政策扶持和引导,保护性耕作面积已达5万多亩,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农业部的肯定。

  保护性耕作省力省钱

  修武县郇封镇郇封村农民薛海通家种了6亩地,以前玉米收获后,就开始抓紧时间砍秸秆、外运,一个壮劳力一天也就是腾一亩多茬。晚上回到家里往床上一躺,累得直哼哼。腾完茬接着要撒化肥、深翻,再耙平、压实,晾晒后才能播种。过个秋天跟打仗似的,差不多要掉层皮。

  “还不光是累,你看一亩地机耕机耙得55块钱,机播又得15元,种上庄稼最少得投资70元,这还不算人工费。现在免耕播种每亩地40元就行了,节约农用燃油4升。”薛海通说。

  修武县农机局的技术员介绍说,由于免耕播种采用秸秆就地粉碎覆盖地表,加上不中耕翻土,涵养了水分,每季作物可少浇一次水。同时,直接将化肥播到种子下面2~3厘米处,提高了化肥利用率,每亩地可节约10公斤化肥,仅此一项,每年可节约化肥550吨,节约农民开支160万元。

  免耕土地肥沃更增收

  免耕播种能否增收是农民心中最大的疑虑,今年秋季收获时一对比,村民心中有底了:采用保护性耕作,每亩不仅能节省30多元钱,还多收30.5公斤粮食。郇封镇南柳村农民张生勤感慨地说:“以前常说‘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现在成‘少耕耘,多收获’了!”

  张生勤是个种庄稼的“好把式”,以前只相信精耕细作才能有好收获,后来张生勤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试用免耕技术,麦子种下后,张生勤隔三差五到地里察苗情,看着整齐划一、长势良好的麦苗,他才放了心。第二年小麦一收获,他就忙着搞测产,结果这种投入小的耕作技术,每亩还多收了几十斤,这才彻底信服了。自2004年以来,修武县农民从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中受益达818.6万元。

  保护性耕作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促使农田秸秆大量还田,促进了土壤微生物活性,减少了土壤板结,提高了土壤肥力。2008年秋,修武县农业部门技术人员在测土配方时欣喜地发现,保护性耕作后的土地地表,20厘米土层中的有机碳含量比往年有了大幅提高。

  农业部肯定修武样本

  修武县的保护性耕作在薛海通等示范户的带动下,面积逐年增多,从2004年的30亩、2005年的1080亩,发展到2008年的5.5万亩。

  快速发展的模式得益于该县在政策上的引导,修武县副县长安天乐说:“我们已经将保护性耕作推广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对各乡镇进行政绩考核。”

  修武县自2004年启动保护性耕作项目,县财政每年投入20余万元专项资金支持。5年间,该县还争取上级补贴资金259.2万元,农民自筹资金836.2万元,先后购买小麦、玉米免耕播种机等各种保护性耕作机具1390台。

  不仅购机有补贴,使用免耕播种机耕作也有补助。今年,修武县提高了免耕补助标准,凡是使用免耕播种机耕作的农民,每亩地可以享受到20元的补助。

  有了政策的引导,5年来保护性耕作技术在修武县广受欢迎。今年,全县小麦免耕播种面积达5.5万亩,占全县麦播总面积的23%。目前,修武县已建成了2个千亩免耕示范区,20余个百亩示范园。

  修武县保护性耕作的快速发展,也引起上级部门的关注。2007年10月26日,来自中国、印度、澳大利亚、韩国等20多个国家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在出席亚太地区保护性耕作发展国际研讨会期间,集中参观考察了修武县郇封保护性耕作5000亩示范区。2008年10月26日,农业部农机化司宗锦耀司长来到修武县,到郇封保护性耕作5000亩示范区和南柳保护性耕作2000亩示范区实地调研保护性耕作发展状况,并给予了高度评价。③18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