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改革开放是深圳经济特区永恒的主题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8日06:39  深圳特区报

  

改革开放是深圳经济特区永恒的主题
深圳28年来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从昔日的边陲小镇迅速崛起为一座欣欣向荣的现代化大都市。本报记者 王小可 摄

  (三)在自主创新中发挥了“排头兵”作用

  创新是经济特区发展的生命线和灵魂。深圳经济特区在积极推进经济体制等各方面改革创新的同时,积极推进科技自主创新,努力探索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新路子,抢占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的制高点,形成了新的经济、产业、技术优势,率先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为目的、以企业为主体、官产学研资介紧密结合的比较完整的区域创新体系。通过坚持不懈地推进自主创新,深圳从过去一个以贸易、房地产和“三来一补”加工业为主导的城市发展成为现在一个国内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最高、出口最多的城市,成为我国重要的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基地、成果转化基地、产品出口加工基地和成果交易中心。1992年以来,深圳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年均增长超过45%,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保持30%以上。目前深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比重超过58%;发明专利和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已连续多年跃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拥有“中国名牌”80个,“中国世界名牌”3个,位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涌现出以华为、中兴、大族激光等为代表的一批以自主创新为特征、具有一定国际竞争能力和全球影响力的高科技企业,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的高层次产业结构。深圳以其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自主创新实践中的良好业绩,已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的首个试点城市。深圳勇当国家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排头兵”,在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方面为全国创造了新鲜经验。

  (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示范区”作用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以来,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迅速建成一座经济繁荣、环境优美、功能完善、法制健全的现代化大都市,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史上罕见的奇迹,为全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了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同时,深圳坚持服务全国发展大局,发挥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大力开展与周边地区和其他省市的区域经济合作,促进区域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辐射和带动了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认真落实“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按照中央和省的要求认真做好对欠发达地区的对口扶持工作,先后对口帮扶全国10个省(区)、60多个县(市),累计投入各类帮扶资金79.35亿元,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全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了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

  (五)对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并保持繁荣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提出的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宏伟构想,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圳毗邻港澳,处在落实“一国两制”的对接点。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发展,对于促进港澳顺利回归和长期保持繁荣稳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实行灵活的管理体制和特殊的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港澳居民前来投资创业,目前深圳引进的香港直接投资项目占全市外商投资项目的近80%,投资额占深圳外资总额的60%以上,大量港澳企业利用深圳的区位、资源、成本优势和充足的劳动力得到长足发展,切身感受到改革开放和“一国两制”带来的益处。在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同时,深港澳之间交通、科技、文化、教育和旅游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不断拓展,形成了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使三地各方面的合作关系更加紧密。再加上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迅速提高,有力地增进了港澳同胞对祖国的认同和热爱,提升了港澳同胞对改革开放和“一国两制”政策的信心。

  二、深圳推进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与体会

  深圳经济特区的实践和成就充分证明,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意、顺应时代潮流,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深圳经济特区28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也积累了十分宝贵的实践经验。

  (一)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

  深圳经济特区的创办和发展,本身就是我们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产物。在经济特区建设发展的过程中,深圳也一直坚持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不断探索实践。28年来,深圳在政治上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经济特区的社会主义方向,在经济体制上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思想文化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发展上坚持不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在具体的改革发展实践中,无论是所有制改革、土地制度改革、价格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劳动人事制度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还是在处理效率与公平、发展与稳定、计划与市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民主与法制、经济体制改革与行政体制改革、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等关系上,深圳都始终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从而取得了一次又一次实践的成功,印证和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圳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特区改革发展保持正确方向、取得辉煌成就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指导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科学理论体系。

  (二)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

  深圳推进改革开放最鲜明的特点是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是党在新时期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里没有理论模式可供指导,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没有现成经验可供参照,必须不断解放思想、不断探索实践。回顾28年的发展历程,深圳在改革开放中所取得的每一次重大突破、每一项重大成就,都发端于解放思想、得益于解放思想。在改革开放之初,深圳经济特区坚持解放思想,立足实际大胆探索、率先突破,通过向传统观念中的一个又一个“禁区”发起冲击,为全国的改革开放初步打开了局面。在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进程中,深圳经济特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不断深化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着力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为全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作出了探索。新世纪新阶段,深圳经济特区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努力扭转传统的发展观念和发展模式,在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全面协调发展,继续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深圳的实践充分证明,解放思想是经济特区发展腾飞的动力源泉,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是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的一条基本经验。

  (三)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取向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以来,坚持从国情出发、按经济规律办事,大胆突破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率先推进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创新。面对“姓资姓社”、“姓公姓私”等争论,深圳始终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把握了正确的方向。在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同时,坚持市场化改革,率先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依法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率先进行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率先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积极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率先进行价格、劳动、人事、分配、土地、财税、金融等改革;率先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创新外资利用方式,优化外资利用结构,保证了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深圳的实践证明,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是改革开放的必然选择,是符合中国国情、顺应客观规律的正确选择。

  (四)必须勇于吸收借鉴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

  深圳是对外开放的窗口,经济特区成立28年来,在大胆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管理的同时,有选择性地吸收借鉴世界各国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及相关制度成果,通过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率先推出了既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又符合中国国情和国际惯例的经济运行机制。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提出“排污不排外”,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主体地位,继承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积极吸收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优秀文明成果,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充满活力的以崇尚创新、宽容失败、脚踏实地、追求卓越为特征的深圳特区文化。在深圳创办的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和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不仅打造了中国科学技术产品和文化艺术产品走向世界的重要平台,也打造了一个引进学习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和优秀文化成果的有效形式。近年深圳又提出建设国际化城市、学习追赶世界先进城市的宏伟目标,这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进一步提高特区对外开放的广度与深度,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和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重大战略举措。深圳的实践充分证明,推进改革开放必须有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胸怀,只有大胆吸收借鉴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才能够更好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五)必须坚持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经济实力迅速跻身全国大中城市前列,但也较早地遇到了发展与自然系统、发展与社会系统的矛盾,受到了空间、资源、人口、环境等的突出制约和社会治安、城市管理、人口管理、社会事业等方面的严峻挑战。近年来,深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提出了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的战略目标,努力推动发展模式创新,把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效益统一起来,突出强调提高质量效益;把扩大经济规模和优化经济结构统一起来,突出强调优化经济结构;把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发展能力统一起来,突出强调提高发展能力;把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统一起来,突出强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一起来,突出强调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初步呈现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社会平安和谐稳定、生态环境持续好转的发展态势。深圳的实践充分证明,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必然选择,是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探索创新发展模式的必由之路。

  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开放迈上新水平

  当前,深圳的发展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随着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全国开启了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宏伟进程。深圳作为经济特区,将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争当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创新的先锋,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

  (一)继续解放思想,切实做到“不自满、不松懈、不停步”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深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宏伟事业、继续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特别是当前深圳的发展正面临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破空间、资源、人口、环境的制约,进一步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需要继续解放思想;在全国各地竞相发展、东中西部互动发展的态势面前,要继续走在全国改革开放的前列,进一步发挥特区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需要继续解放思想;在经济全球化、国际竞争与合作日益加强的潮流面前,深圳要学习追赶世界先进城市,敢于和国际先进城市媲美,同样需要继续解放思想。胡锦涛总书记曾经要求深圳“不自满、不松懈、不停步”,为我们推进新一轮解放思想指明了方向。今年来,我们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广东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在全市深入开展了进一步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明确提出要“树立科学理念,不为定势所困;树立忧患意识,不为成绩所累;树立世界眼光,不为视野所限;强化创业精神,不为艰难所惧”,始终做到“不自满、不松懈、不停步”,努力争当新形势下继续解放思想的先锋。

  (二)继续高扬特区的旗帜,肩负起特区的使命

  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窗口”、“试验田”、“排头兵”和“示范区”,一直肩负着崇高的使命。今年全国人大政协“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明确提出“深圳经济特区是全国的一面旗帜”。这充分体现出新时期中央对深圳继续高度重视,希望深圳进一步肩负起崇高的历史使命。在新形势下,我们将进一步激发特区干部群众“特”的意识、“特”的思考和“特”的举措,努力保持经济特区“特”的品质,继续率先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大胆探索、改革创新,更好地发挥经济特区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进一步巩固经济特区“特”的地位,切实拿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新举措,在全国新一轮发展进程中继续走在前列,以特别之为立特区之位;不断开创经济特区“特”的面貌,以提升国际竞争力为重点,在新一轮国际合作与竞争中把握先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国际化城市,让深圳经济特区的旗帜继续高高飘扬。

  (三)继续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是广东省委省政府在新一轮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中对深圳经济特区提出的新要求。深圳经济特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产物,在新时期要推动特区实现新的发展,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力争继续走在前列。我们将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确保经济特区正确的政治方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实现“四位一体”全面协调发展,在继续推进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全面推进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社会建设和社会体制改革,努力探索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模式,充分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魅力,加快把深圳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

  (四)面向全国、面向世界,拓展发展新空间、增创发展新优势

  在新形势下推进深圳实现新的发展,必须始终牢固树立全局意识、世界眼光。一是坚持面向全国、服务全国,创造深圳发展的新空间。充分利用深圳的“窗口”优势、较为发达的资本市场以及“高交会”和“文博会”等平台,积极为全国各地招商引资、拓展市场、对外投资提供优质的服务;大力加强区域合作,大胆创新区域合作新路子,通过产业转移和城市功能互补,与周边城市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认真落实“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积极参与实施国家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等战略;继续加强对贵州黔南州和毕节地区、西藏林芝地区和广东河源市等地的对口扶持工作,认真做好对汶川大地震甘肃省受灾严重地区的对口支援恢复重建工作,讲政治、讲大局、讲责任、讲感情,感恩改革开放、回报全国人民。二是要面向世界、推进国际化,增创深圳发展的新优势。以大力推进深港合作为国际化城市建设的突破口,在“一国两制”原则和粤港合作的框架下,全面合作、互利共赢,逐步建立深港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先进产业体系,推动深港合作共建全球性金融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和有国际影响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加快建设“深港创新圈”,增强深港的国际竞争力;稳步推进经贸、科技、旅游、文化、卫生、教育、社会、行政、司法、环保和城市管理等方面的合作交流,促进深港城市功能深度融合。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打造深圳本土跨国公司群,加强城市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国际营销,提升深圳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以国际视野审视城市发展,以世界先进城市作为“参照系”,在经济发展、自主创新、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社会管理、法治水平、文化软实力、生态建设、民生福利等方面积极学习追赶世界先进城市,力争在若干优势领域向世界先进城市看齐。

  (五)加大创新力度,努力实施重点突破

  特区是创新的产物,创新也是特区最大的特色、最重要的使命和最亮的品牌。最近,省委、省政府颁布了《关于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率先实现科学发展的决定》,对深圳的改革开放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提出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要“先行一步”,在未来5-10年内,率先基本建立高效廉洁的行政体制、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公平普惠的社会保障体系、公正规范的民主法治环境。我们要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努力在一些关键领域加大力度、积极探索,力争尽快见到实际成效。在体制改革方面,要以行政体制改革为突破口,推进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制改革,试行决策和执行、监督职能既相互协调又适度分开的机构设置办法,并带动社会管理体制、国有资产运营监管体制、财税体制、公用事业管理体制、司法体制、教育体制、卫生体制等领域的改革,力争在制度创新方面继续走在前列;在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方面,进一步用好用足特区立法权,借鉴国际国内优秀法治文明成果,推动先行性、创制性立法,以法治手段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障经济社会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在转变发展模式方面,着力转变产业结构,努力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在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方面,着力发展社会事业,推进公共服务向均衡化和普惠化转变,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文化发展方面,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培育城市人文精神,加强力量型、智慧型文化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在推动资源、环境、人口协调发展方面,着力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力争把深圳率先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着力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实施“高层次高技能急需紧缺人才集聚工程”和“人才素质提升工程”等,为城市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深圳是一片改革开放的热土,承载着中央和全国人民的关怀与希望,浸透了一代又一代特区创业者的心血和汗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圳将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将经济特区的宏伟事业继续推向前进,为全国推进新一轮改革开放、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