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三代大学生沪上讲述“春天的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8日09:18  国际在线

  中新社上海十二月十七日电 题:三代大学生沪上讲述“春天的故事”

  中新社记者 孙璐

  对许多人来说,象牙塔里的记忆也许是最难忘的。昨天下午,三代大学生聚会上海名校复旦大学,讲述属于自己的“大学梦”和“成才路”,他们的故事也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变迁。

  偶遇邓小平的女大学生

  这是一幅一九七九年邓小平游览黄山时,与偶遇的几名大学生所照的合影,照片上邓小平站在一群学生中间,亲切地和他们交谈。而照片中站在他身旁风华正茂的女大学生,就是现在出现在记者面前的王晓望女士。

  向记者谈起二三十年前在黄山偶遇邓小平的经历,王晓望今天仍语带激动。她回忆道,自己当时很年轻,是复旦大学新闻系七八级的大学生,在一次到黄山的旅行中,他们在天都峰遇到了一位慈祥的老者。“那肯定就是邓小平!”王晓望说,“当时没想那么多,就径直跑过去拦住他说:‘小平您好,我们是复旦大学新闻系的学生……’”

  王晓望告诉记者,自己无疑是幸运的,不仅仅是在旅行中遇到伟人,她更是中国恢复高考后的首批受益者,这一制度让许多渴望知识改变命运的年轻人圆了大学梦,也成就了今后的人生。

  财经作家的“激荡三十年”

  西方经济学专家称,中国企业的崛起是过去三十年里,世界经济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而沪上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就用他的《激荡三十年》完整记录了这段令人激动的时代。

  作为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生人,吴晓波表示,自己在去美国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时发现,美国人对中国的发展并不了解,更从没有一份材料可以向他们介绍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变化,于是他就准备写一本这样的书,讲述激荡三十年的中国企业发展史。

  “尽管有着种种抱怨、失落和焦虑,但是,过了很多年后,我们也许仍然要说,那是一个好的时代。因为,它允许新的可能性发生。”吴晓波用这段文字结束了《激荡三十年》,而中国的改革之轮还在前行。

  各国留学生心目中的精彩中国

  “对于我而言,中国这三十年的变化的最大的感受是开放。”出生于一九七八年的改革同龄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沈国鳞这样说。他告诉记者,十年前上大学时学生出去交流的机会是很少的,而如今,更多的中国大学生能够走出去,开设的课程也和全球化密切相关。

  “十几年前我刚刚进入复旦时,校园里的留学生很少,而且多数来自非洲或者是亚洲国家;而现在,校园里多了更多来自欧洲、美国的留学生新面孔。”沈国鳞说,金发碧眼的洋学生们,在美丽的复旦校园里感受到了更开放的中国的独特魅力。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