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上海人民要感谢他”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8日13:15  新闻晚报

  

“上海人民要感谢他”

  汪道涵在“浦东开发与资金筹措”国际研讨会上讲话

  

“上海人民要感谢他”

  1993年4月27日,汪道涵夫妇在新加坡董宫宴请辜振甫夫妇

  □晚报记者 王凤梅 报道

  12月15日,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全面启动,宣告两岸“三通”时代来临,也意味着两岸真正迈入一日生活圈。12月17日,上海距离世博会倒计时500天,一切都在紧锣密鼓地准备中。12月18日,举国庆祝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上海市民欢欣鼓舞,日子越过越红火,大家倍感幸福。

  好事一桩接一桩,这些都是一位老人曾经倾力促进的项目……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时刻,我们不得不提这位上海人民要感谢的老人——汪道涵。

  较早提出建立商品经济

  汪老是安徽人,但最终却把家安在了上海,而且他正好是改革开放初期来到上海。

  1979年7月,国务院正式设立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投资管理委员会。被任命为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和党组副书记的汪道涵,参与并主持了在这个新成立的跨部机构的主要日常工作,为推动中国的对外开放发挥了重大作用。这一年汪道涵已经64岁。他在这个超级部委工作的时间不到一年。 1980年春,他当选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1980年9月,汪道涵从北京迁居上海,担任上海代理市长;翌年4月成为市长。此后,汪道涵就长居上海,以上海为家。

  那时,上海拨乱反正刚结束,大多数人小心谨慎有余,创新精神不足。他在1984年提出,改革就是从计划经济转换为商品经济,就从卖方市场转换到买方市场。他表示,不管是指令性计划,还是指导性计划,都要贴近市场。 1994年中央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他认为蔬菜供应是市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必须摆上非常重要的议事日程,他把保证蔬菜供应看作是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大事,为此市政府郑重做出保证蔬菜供应的决定,是确保蔬菜种植面积不能减少。

  1984年提出上海办世博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口号如今已是妇孺皆知,但这个口号从理想到实现孕育了18年。

  外交学院院长、国际展览局主席吴建民2001年代表中国政府递交了上海申办2010年世博会的信件,第一次向世界提出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他得知汪老在1984年就提出上海要申办世博会,非常好奇,在2003年8月第一次见汪老时提出了这个问题,引出了汪老的一番谈话。

  汪老说,任何城市的发展,都需要持久的动力,否则这个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停顿,甚至衰落。能够给上海的发展带来持久动力的只能是两项,一是科技,一是金融。如何使上海的科技和金融为上海发展提供持久动力,他带着这些问题曾于 1983年—1987年三次访问日本,在访日期间,他详细询问了举办世博会的具体过程和带来的影响。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汪老提出上海需要申办世博会。

  汪老认为:“广交会是战术性的,管1年;世博会是战略性的,管50年! ”要想把金融和科技发展起来,就必须有一项全球性的活动,一个很好的载体,世博会就是最好的载体。吴建民感慨道:“上海2010年举办世博会的理想马上要实现了,我们需要深刻领会汪老提出世博会的战略思想。上海人民要感谢这位老人! ”

  将浦东开发方案递交邓小平

  今天,人们登上环球金融中心游览时,似乎觉得脚下就该是高楼林立,其实浦东开发的方案历经波折。

  原上海市人民政府经济研究中心综合处处长於品浩回忆说,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要求上海在“四化”建设中发挥“开路先锋”作用。上海当时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都遇到一些极为严重的困难。长期以来工业建设片面追求 “投资省、上马快、见效快”,大部分集中在市中心,造成老市区超饱和密集。

  探索新的经济增长点,根治城市膨胀病的办法,是市长汪道涵重点思索的问题。汪道涵组织了市政府浦东开发研究组,花费了1年8个月,请国内外专家对开发浦东的战略目标、开发重点、建设方针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形成科学的、完整的方案。在遇到阻力时,果断地把方案直接送到邓小平同志手里,得到了小平同志的“一锤定音”,使浦东开发的研究方案变成了国家战略,得到顺利实施。

  汪道涵还为新区的开发开放提出了十条重要的指导思想,明确指出开发浦东的总体目标:是为了恢复上海国际大都市的地位和功能,新区开发的起点要高,要建成一个“开放型、多功能、现代化”的世界一流新市区。

  勇于创新建立上航

  上世纪80年代初,进出上海的水陆空交通都拥挤不堪,飞机是一票难求。贺彭年曾任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他记得,当时境外来上海办事客人,希望当日乘飞机返回很难,上海处于“进不来,出不去”的状态。汪老倡议组建航空公司,后经上海市委、市政府多次酝酿,决定组建上海航空公司,并且趁热打铁,1985年春节,就立即付诸行动,着手筹建。

  当时中国民用航空运输业是由中国民航局垄断的,它既担负政府职能又经营企业,一统天下。所以上海市政府提出筹办航空公司的申请,中国民航局确实深感意外。当时的局长在电话里拒绝了汪市长,汪市长的回答也很干脆:“我们一定要办成航空公司。 ”

  这是当年横在筹建航空公司面前难以逾越的最大障碍。至于说没有专业人员、没有飞机、没有地面设备、没有资金、没有经验等等,都是其次的问题。万幸的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逐渐明确了“民航的出路在于多家经营,权力下放”。

  这种情况下,中国民航局同意上海组建航空公司。

  1985年冬,上航终于迎来五架二手波音707飞机中的首架,汪老很是高兴。上航陆续解决了民航局的18个题目,首先是要有飞机的难题,终于在1985年12月30日被批准并正式宣告成立。

  促进海峡两岸友好交流

  12月15日早上8点,两岸空运直航新航路启动仪式在上海浦东机场举行,空中交通管理交接程序建立,意味着两岸班机可以“截弯取直”,其带来的最大好处是:航程的缩短、时间的节省、成本的降低。改革开放30年中,实现两岸“三通”一定是一个最重要的成果之一。

  这是汪老最愿意看到的事情。1991年12月,汪老出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参与中央对台工作的重大决策和部署。1993年4月28日,新加坡汪辜会谈第二天,汪辜两老私下交谈时,汪老提出,海峡两岸大三通的愿望,辜老面露难色,表示台湾还没有准备好,这样一等就是15年。

  汪、辜间的情谊非同一般,用辜振甫女儿辜怀群的话说就是,隔了长达半个世纪无人能够飞渡的关山,竟然存在着两个那么相像的老人家!两人70岁前未见过面,毕生见面的次数用一双手就可以数完,但两人一见如故,互相欣赏。两人同样的,到生命最后的一刻仍以天下为念,满脑子黎民社稷,同胞福祗!

  如果真说感谢,看来要感谢汪老的不只是上海百姓。

  时值上海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让我们再次对汪老说声,谢谢!

  (本文感谢张志蛟先生编著的《老先生》一书提供资料)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