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老兵“穿针引线”50载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8日13:15  新闻晚报

  

老兵“穿针引线”50载

  王祥泰在做针线活

  □晚报记者 张建群 摄影报道

  王祥泰今年68岁,是部队退休干部。他在给本报“30年征物”来信中,谈到30多年珍藏在身边的一只“针线包”。穿针引线,缝缝补补,王老从19岁入伍开始,坚持了近50年。

  有一手漂亮的针线活

  这个黑色的皮革针线包并不起眼,是30多年前的一个节日,部队发的一个小礼物,鼓励大家不能忘记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当初配在里面的红色、褐色和灰色三个线团,王祥泰一直没舍得用,现在还静静地躺在其中。

  在采访中,记者恰好看到其家里茶几上有一双鞋垫。针脚密密麻麻,整整齐齐,看起来挺专业。但如果再仔细一看,鞋垫中间有接缝。王老笑着说,他的一位战友从内蒙古带来一张床垫,但有点长。于是,他用裁下的多余“边角料”做成几副保暖鞋垫,上面还做了一层蒙面,用的是洗得雪白的旧毛巾。

  据了解,王老有不少漂亮的针线“绝活”。一双袜子底坏了,但是袜筒的弹性还好,他能穿针引线,将袜口缝到棉毛衫的袖口上。一件圆领体恤的袖子破损了,他能将其改制成一件很像样的马甲。

  时刻不忘勤俭传统

  王老在上海生活了几十年,至今四川乡音未改,他身高超过一米八,说话有一股军人的英武之气。1960年,在四川老家中学毕业后,他应征入伍当了一名雷达兵。 19岁的他活泼好动,热爱体育,打篮球是他业余时间的最爱。但当时部队一年发两双袜子,一旦打球,袜子的脚后跟很容易破损。入伍后,高高大大的王祥泰第一次接触了针线活,缝缝补补的习惯也渐渐养成了。

  当时他在部队每个月能发到七元钱,但孝顺的他一点一点攒下来,等攒足20元,便寄给远在老家的父母,补贴家用。由于他对袜子的“消耗”比别人厉害,又舍不得买新的,袜子底穿到最后,常常厚得像鞋底。

  现在,王老还抽空教12岁的孙女穿针引线,让她学会钉扣子。 “是部队的培养,让我养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好风尚,使我终生受益。现在也应该传承给孩子们。 ”

  不添麻烦是真潇洒

  2002年从部队退休后,王老一个月的收入也有几千元,且一双儿女都已成家立业。但无论生活条件变化再大,王老缝缝补补的习惯始终坚持着。补袜子、翻领子、接袖口,甚至修皮鞋、改裤腰,几乎没有他补不了的东西。“缝补处不是在显眼的地方,绝不会影响观瞻。 ”

  “我们应该是人穿袜子,不是袜子穿人。 ”他笑言,一来是继承了部队的光荣传统,二来也是职业习惯。“我之前在部队从事装备维修,买一台机器容易,但是将一台机器修好了,能为国家节约一点,更有成就感。 ”

  用王老的话说,如果浪费,心里会不踏实。“一个人潇洒不潇洒,怎么能以大手大脚作为参照物?作为平凡的一员,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给国家、社会添麻烦,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还能帮助周边的人,减轻对社会的负担,这样的人生才有价值。 ”

  千万不能“穷得富不得,富得了不得! ”王老在采访中多次说到这句话。 “经过改革开放30年,国家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我们还面临很多困难,艰苦奋斗等传统美德不能丢弃。”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