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小孩子学英语从电脑上起步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8日14:48  新民晚报

  摁下电脑开关,恐怕成了不少上班族必不可少的动作;在寻常百姓家里,电脑如今成为一件再普通不过的“电器”。然而就在30年前,它还是个稀罕物。

  DJS计算机只认窟窿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主任傅育熙教授第一次接触计算机,还是上世纪80年代初在同济大学计算机专业念本科的时候。“是一台国产的DJS130计算机,要输入内容,必须在纸带上打洞,计算机才认得。”傅教授说。

  DJS系列计算机是我国最早推出的民用计算机系列之一,在那个年代人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交大计算机系吕宝粮教授是77级大学生,1981年从山东化工学院毕业后留校。“当时学校买了一台DJS130,内存只有32K,操作系统是RDOS。计算机很不稳定,一旦要重装系统,就得搬出一盘像电影胶片一样大的纸带输入电脑。为了这台计算机,学校还送我和另外一位老师去学BASIC语言。”

  5万美元买3台计算机

  傅育熙介绍,上海交大计算机专业诞生于1958年11月,专业初创时连计算机都没有,所有“家当”就是3台示波器和1个万用表,计算机学科真正大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之后。

  1978年10月,上海交大原党委书记邓旭初带领教授代表团,踏上中美高等教育界的破冰之旅。当时计算机在美国已广泛运用于教学、科研、医疗等领域,但在国内高校却很难看到。此行,代表团带了8万美元,专门花了5万美元,从波士顿王氏电子计算机公司引进了3台Wang220计算机。1979年1月,王氏公司特地安排两位专家来到交大,安装调试计算机,半年后,这3台计算机投入使用,并全天开放。它们成了交大计算机系的“发家之本”。

  8年前开始进入百姓家

  当年动辄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的计算机,如今,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的普及,是让人始料未及的。

  1993年,傅育熙从英国留学归国,进入交大计算机系。那时,即便是高校的计算机系,仍未达到人手一台电脑的地步。他只能到计算中心、实验室“蹭”电脑用。“回国后碰上的一个麻烦事就是投稿,在国外上网很方便,国内还不普遍。要发email投稿,必须跑到图书馆付费上网,当时连email地址也没有,只好留学校图书馆的公共邮箱,如果对方有回复,图书馆还得打电话通知我去收邮件。”1997年,傅育熙拥有了自己的工作电脑。

  电脑大量进入普通家庭是21世纪初的事了,现在,不少职场新人一上岗,就有电脑“秘书”做帮手。

  来学嘉教授1992年在瑞士工作时开始用上个人电脑,“是台台式机,很贵,折算成人民币大概要7万元,还不是最好的。1994年、1995年,我开始背着笔记本电脑到处跑,笔记本电脑前后换了7台,最早四五公斤重,现在越换越轻。”来教授说,他儿子从10岁就开始“玩”电脑了,学英语也是从电脑游戏上起步的。

  中国“魔方”世界前十

  即将落户上海超级计算中心的“曙光5000A”——“魔方”,是名列世界十大超级计算机之一。它由我国500多位科学家精心研发,由近4000颗4核处理器构成,总内存容量达64TB,存储容量达500TB,是目前国内运算速度最快、效率最高、能耗最低的计算机:每秒230万亿次的峰值运算;30秒即可算出,上海证交所10年内1000多只股票交易信息的200种证券指数;一天完成的工作量,相当于13亿人每天24小时手持计算器不间断运算52年……

  本报记者钱滢瓅马亚宁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