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放弃做著名经济咨询师,转而寻找中国文化的灵魂 龙安志:这个“老外”很中国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9日05:05  中国青年报

  中央电视台记者 叶琳 本报记者 宋广辉

  他的故乡在美国,但他的家在北京。他经常光顾一家烧饼店,也时常骑着自行车逛胡同。他喜欢老北京的惬意生活。

  他经营着3座四合院,院子里,无论是雕梁画栋的建筑,还是檐下听雨的生活,或者自已烧制的雕塑,都充满了中国气派。

  他甚至还有一个很中国的名字:龙安志。

  1981年6月,一架搭载着23名美国留学生的班机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褐发蓝眼的龙安志望着前来接机、身着蓝衣绿裤的南开大学老师,备感新奇。他不知道他的“闯入”将让他成为中国向世界开放的见证者和经济改革的参与者。

  那时的龙安志每天跟身穿蓝布衣服的中国同学用汉语交谈,骑着自行车到胡同里遛弯儿,切身体会到了逐渐开放但物资还很紧缺的中国人的生活状态。

  在南开大学读书期间,龙安志发现一些市场的“小花”已经在风中摇曳生姿。他回忆:“有一条街,有些农村来的农民在那里摆个小摊,卖些生菜、白菜、花生米,这就算自由市场。”

  这些小小的初生的自由市场,给美国人龙安志提供了中国已经开始发生变化的信号。

  半年后,龙安志结束了南开大学的学习,到香港继续学习法律和中文。一边学习一边打工,凭借流利的普通话和对中国的了解,龙安志进入了美国人开办的马世达律师事务所,这是他在中国的第一份职业。

  1981年,已有少量港资企业陆续来到珠江三角洲投资,但是龙安志身边的很多香港人并不看好这个未来的大市场。而龙安志却透过香江两岸中国人同样的匆匆背影,读出了另一番前景。

  就在那个很多人观望、怀疑的年代,龙安志已经在做一件没人做过却很实用的事。他把外国投资者十分陌生的中国名词翻译成英文,汇编成《中国法律特词辞典》。这本龙安志手写的辞典虽没正式出版,却给外国投资者和香港法律人士提供了实际的帮助。

  1983年,马世达律师事务所在北京设立办事处,工作卓有成效的龙安志也到了北京。那时的他每天骑着自行车到3公里外的地方收发传真。无论是北京人,还是沿路的四合院,都让龙安志感到亲切和愉悦。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人和外国人的交往日渐自由。仅仅两年时间,大街上的外国人逐渐多起来,但更为深入的中外经济交流还处于摸索阶段。

  随着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到来,龙安志头上“中国通”的光环也越来越耀眼。1987年,26岁的他成为英国丹顿霍尔律师事务所中国事务部的负责人,在讲究资历的西方法律界,这无疑是一次大胆的任用。

  改革开放的中国,给龙安志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他的身影活跃在许多中外经济合作的谈判场上。在外国投资者看来,龙安志是丘比特,在中国企业看来,他更像一位红娘。

  这个美国人在中国创业的真正起步,还是在16年前的1992年。这一年,许多跨国公司纷纷登陆中国。龙安志看到了巨大的机遇在向他招手。一年后的1993年,他注册了南龙亚太投资有限公司,专门为外国投资者提供咨询服务。一大批跨国公司,如柯达、拜尔、西门子、爱立信等,都曾是他的商业伙伴。

  跟随中国一起成长的龙安志也逐渐走上了事业的高点,他已成为世界各大跨国公司开展中国业务时,首先想起的经济专家。

  经历了连续22年的高速增长,在新千年到来的时候,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在世界排名第六位,进出口贸易量跃居世界第七位。而就在2000年,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罗斯基发表了《中国GDP统计出了什么问题》,质疑中国经济增长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此后,国际舞台上出现了“中国崩溃论”的声音。

  “我觉得很遗憾,我觉得很生气,说白了,我觉得我在中国生活,我了解情况,我觉得外国人应该知道真正的中国的一些变化。后来我觉得要写一本书……”

  龙安志的《中国的世纪》一书于2001年出版。在这本40多万字的书中,他特别邀请了8位中国部长、28位跨国公司总裁和中外专家,用翔实的数据、确凿的案例分析了中国的现实和未来。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肯定了龙安志的预言,他说:“如果中国的经济按照现在的轨道发展下去,她在21世纪将是最强大的。”2001年3月16日,为龙安志新书作序的朱镕基总理接见了他。这一切,使龙安志以一个资深中国经济问题专家的身份,成为众多跨国公司争相延揽的“明星”。而此时,龙安志又有了新的生活目标。

  在龙安志看来,最能代表北京文化气质的大概就是四合院了,似乎只有住进四合院才能真正融入中国人的生活状态,感受中国人的喜怒哀乐。

  1995年,经过漫长的法律程序,龙安志的南龙公司购买了位于北京东四的一座残破四合院。

  当时的北京像中国其他城市一样,处在高速发展之中。座座高楼正在兴建,许多四合院正在被拆除。众人弃如敝履的老物件被龙安志视如珍宝地捧了回来。

  龙安志从正在拆迁的四合院买来旧木头、老石头,从东北运来新木料,从河北买来两个门墩儿。他专门请来了故宫和恭王府的修建队,自己设计草图,再请专业人士画蓝图,还经常待在现场帮忙。他补齐了回廊,重做了大门,四合院原本的容颜一点一点地重现了。

  1998年、2000年,龙安志又拥有了两座旧四合院,同样花了一年多时间进行修缮。

  3座四合院让龙安志在北京过得十分舒适。

  购买四合院、修缮四合院、享受四合院,龙安志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有了新的发现。

  2002年,出版了《中国的世纪》的龙安志,处于事业巅峰的龙安志,作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决定,一个改变他人生轨迹的重要决定。

  “我感觉到中国的传统价值观被拆迁了,跟平房一样,跟那些四合院一样被拆迁了。为了钱,把最宝贵的东西全拆平了,然后卖钱……我感觉到这是太可惜了,我再谈经济,我再谈投资,我再做这些事情,根本没有任何意义。那我就放弃这些,马上放弃,我得追求精神的东西。”

  作为著名经济咨询师的龙安志从商场上消失了,作为寻找者的龙安志出现在了一个更加广阔的时空里。

  2008年8月8日晚上8时,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在这场盛会中,一本叫《中国》的画册被作为特别的礼物赠送给各国嘉宾,封面上写着龙安志的名字。

  画册以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金、木、水、火、土五个元素作为5个篇章。所有的图片都是龙安志亲手挑选出的,所有的文字都是他反复斟酌着写下的。它们由龙安志27年的中国生活凝聚而成:

  中国的哲学是一种自然轮回式的,含蓄而不张扬,顺其自然而不强迫,运行而不停滞。这种哲学认为世上唯一永恒不变的就是不断的变化。

  在喧嚣骚动的现代化全球化社会的浮华笼罩之下,中国文化的潜流仍然强劲而坚韧。

  具有5000年连续文明的中国,不断延长着人类大部分可被追溯的历史。

  电视报道见今晚20时央视经济频道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