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漩口中学回家 北站昨飘亲情泪雨

  本报记者 黄旭阳 摄影 金世宗

  昨日,地震重灾区漩口中学1100余名学生,在山西省长治市长安慈善学校求学半年后,回到成都,准备与父母一道提前回家过年。汶川大地震后,漩口中学是全国惟一整体外迁、异地求学的学校。昨日的火车北站广场,挥手、拥抱、眼泪,真情交汇。据悉,孩子们将于明年3月重返山西,继续在长治市求学,直到新校址完工。

  翘首期盼 上千家长北站接子

  昨日中午12时,火车北站迎来最大的接亲队伍,他们是来自映秀的上千名家长们。地震后,漩口中学被毁,学校学生整体迁往山西省长治市长安慈善学校,开始为期三年的学习。

  “我很想念女儿!”在火车北站出站口,来自卧龙的杜朝友眼睛不停地看显示屏:还有两个小时女儿就到了。“娃娃在那边还好吗?”杜朝友一直很挂念,今年7月后,他就没有见过娃娃。娃娃每月都要给家里打一次电话,电话里感觉得到她在那边生活很好。据了解,长安慈善学校制定了三餐不同的菜谱,还专门从四川请厨师做川菜,让孩子们有家的感觉。

  下午3时左右,在晚点了一个多小时后,从长治市开往成都的火车驶入成都站。等待已久的家长们全都在出站口翘首期盼子女的出现。孩子们渐渐走出出站口,数千只大手、小手不停挥舞着,“我在这里”的喊声一片。为了家长和学生的安全,有志愿者把家长有组织地疏散到城北汽车站广场,让家长认领孩子。

  泪流满面 亲人恩人开怀拥抱

  漩口中学高一一班罗小凤刚走出站台,“罗小凤!你还好吗?”一群穿着登山服的男子拥上去:“祝小凤16岁生日快乐!”登山队员把一盒蛋糕送给她。女孩赶紧放下行李,和曾经的救命

  叔叔抱成一团,泪流满面。

  据介绍,5·12地震发生后,小凤被垮塌的校舍掩埋。5月14日,就是这群登山队员叔叔用手把她从废墟里刨了出来,当时经过检查,她只受了点皮外伤。“要不是他们,也许就没有我了!”

  在城北客运站广场,1.80米个头,高二四班的刘小兵在人群中十分抢眼。他的母亲刘安芝一眼就看到儿子,50米外,刘安芝再也忍不住:“小兵,妈妈在这里!”母子两眼对视,三步并作两步相互靠近。“小兵,你长胖了,高了!”“妈妈,我在那边生活很好,你瘦了!”母子俩说着话,相互拥抱在一起泪流满面。

  学会坚强 没什么坎跨不过去

  昨日记者在现场看到的是一张张笑脸。林江海老师,是一个个子不高、很有精神的班主任。他带学生到长治,而妻子还留在汶川忙着重建,他的孩子则被安置到成都的学校上课。一家三口,三地分居。“平时只能打电话,我在管别人的孩子,我的孩子也只能托付别人管了。”林老师说:“没有办法,到这么远来上学,一旦出个什么事情,牵扯的方方面面太多了,家长走的时候说,孩子就托付给你了……这责任太大了。”

  林老师每天的时间几乎都花在学生上面——早上要去点名,晚上要去查床;学生的钱,老师要保管;有病,老师也要陪着去看……

  就要与家长回家了,经历了风雨的少年们相互鼓励。初三一班的卢翔用四川话大声地说:“8级大地震都挺过来了,还有什么坎儿跨不过去!”语气中透着一个小男子汉的骄傲。(报料人:雷先生 80元)

  ○新闻故事

  半年后再见

  记者和师生像亲人

  5月16日早上6点半,本报记者陈刚和183名映秀学生一道出发,在艰苦跋涉13个小时后,终于从“地狱”走到了“天堂”。地震期间共同经历的那段日子,使记者和这些历尽艰险的师生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得到他们即将回来的消息后,记者陈刚昨天中午1点就赶到火车北站,希望看到在异乡半年的他们现在可好。当孩子们走出站口,有的一眼认出了陈刚,有的上前拥抱他,有的问候:“陈叔叔,你好吗?”

  郭志丽原来是漩口中学高二四班的学生,那天走出来时,就是这个才16岁的女孩和陈刚轮流将一名4岁男孩背出映秀,而孩子的妈妈,也是这所学校的老师。

  当陈刚见到已经读高二的郭志丽时,她笑着说:“听说你要来接我们,我们开始还不相信,直到现在才相信,感觉特别亲切。”

  而那位陈刚背过的孩子的妈妈,一见到陈刚也非常高兴,虽然大家只是在路上交谈了几个小时,但一见面就都认了出来。她说,因为自己在山西,老公又要忙于灾后重建,记者背过的那个孩子现在在老家金川,不过一家人终于可以团圆了。

  记者 黄旭阳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