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坟场小学”折射农村教育困境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0日00:17  红网

  绕着坟场跑步、在墓碑旁立定跳远……这不是某部鬼片的剧情,也不是网友刻意的恶搞,而是重庆奉节某初级中学1000余名学生3个多月来已经习以为常的真实生活。某网站新闻社区今日转载的贴文《初中生坟地上体育课》引起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重庆商报记者实地采访,证明网友们所言属实。(红网12月18日报道)

  学校和坟场当邻居,对于长在大都市里的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天天围着坟场转,接受的的体育教育还是坟场教育,这的确令人深思。偌大个中国难道就腾不出一块地方来建学校?为什么非要和死人争地盘?把学校都挤到坟场了,可见我们的农村教育已处于何种地步。至少,对某些人来说,把农村教育一直是不当回事的。尤其是对于一些偏远农村来说,这已经算不上什么新闻了,和猪圈、高压线当邻居的学校不是也曾经被报道过嘛。

  令笔者不解的是,校方竟声称,这些坟墓应该是要被搬走的,只是现在还没有搬。果然不出笔者所料,学校坟场的“战争”已经打响。只不过是死人不会说话,只能处在下风,他们也不可能维权了。中国有句古话叫“入土为安”,看来死去的先辈们在阴间也不的安生了。听到校方说要在这块空地上建教师宿舍,笔者更是愕然了。把死人赶走,让活人来安家,这“阴阳战”真是打到家了。那些老师住在宿舍里的时候,半夜会不会有先辈来找他们理论,那就是很难说了。这也使笔者找到了农村师资流失严重的原因。

  可惜的是,宋定伯早去了阴间。要不,让宋定伯他老人家来当老师最合适了。很简单,《宋定伯捉鬼》的故事大家早已耳熟能详,要是他能来一定能发一笔横财。前几天有媒体报道,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要招10万大学生到农村去。当时笔者对于这种自作多情的行为进行了批判。如今是进一步印证了笔者的判断。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校园都建在坟场上了,其他的条件和待遇什么的还用说吗?再说了,没有哪一个大学生愿意住在坟地里。人家农民工都还离开农村跑到城市里住平房,要让大学生回到农村的小学里住坟场,这不是自作多情这是什么?

  我们的农村教育已经被挤到了社会的边缘,有那么多孩子还在坟场里挣扎着。我们不知道那些天天把重视教育挂在嘴边的人,坐在豪华办公楼里在想些什么。也许有人说学校建在坟场是在合理利用资源,中国本来土地就少,再说世界上也没鬼。但是,笔者又不解了。既然是合理利用资源,利国利民,此等好事怎么没有见政府豪华办公楼建在上面。那些堪比美国白宫,天安门的豪华宫殿倒是没有一个和坟场做邻居的。那些为学校选址的决策者,喝着茶,翘着二郎腿,大笔一挥就把学校建起来,强行把坟墓搬走。哪管什么小学生和先辈们的利益。

  改革开放三十年,教育的确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教育的这种“贫富差距”也一样是令人触目惊心。主要体现在教学资源分配的严重不足上,经济水平高的地方,幼儿园老师都是本科生,还是“211工程”重点大学的。而农村,中专生都不愿意去。当然,这种城乡差距存在是必然的。但是看看这些坟场上的小学,我们不难知道,除了有经济发展的差距外,更多的是人的因素。我们常说,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可是实际上呢,呆在豪华办公楼里的都是作威作福的人,在坟场上痛苦挣扎着的始终是我们的孩子。

  学校和死人争地盘不是一个个别现象,它折射出来的是当前农村教育的困境。

稿源:红网 作者:侯金亮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