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以促就业的视角重新审视政府投资计划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0日00:17  红网

  农业部根据固定观察点最近对10个省市的数据调查,得出农民工提前回流量占农民工总量的6.5%。因此,如以6%的回流量估计,全国1.3亿外出农民工中已有780万人提前返乡。(《21世纪经济报道》12月18日)

  应当讲,面对巨大的农民工返乡潮,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不等不靠,积极行动起来,主动应对。比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农民工纳入了失业体系,并计划建立失业保险金制度;河北、重庆等农民输出省市,对返乡农民工进行实地调查,采取诸多应急措施;还有,成都市将向农民工三类人群发放约7500万元培训券。等等。

  一揽子公共政策的出台,不仅体现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更为重要的是,也给了农民工渡过难关的信心和决心。然而,笔者觉得,尽管各级政府出台了不少赢得民心的举措,但毕竟实现如此大规模的人(包括农民工、大学生以及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没有超强的管理智慧和管理技艺,几乎不太可能。

  随着金融危机进一步加深,我国明年的就业压力将更为突出。统计显示,在中国经济增长第三季度首次跌至9%后,企业第三季度以后的用工需求下降了5.5%,且有一半企业存在岗位流失的情况,而且岗位流失增减相抵出现了负数。此外,明年还有610万大学毕业生要面对就业。

  这意味着,倘若实现最近中央经济会议所确定的促就业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大规模投资计划。因为,自中央政府实施的4万亿元保增长投资计划后,已经在地方上产生极强的放大效应,加上近期各省市提出的近16万亿元意向投资额,总投资额度将高达20万亿人民币。

  从理论上讲,这些投资不但能扩大内需,提振疲惫的消费,更能使数以万计的人实现就业梦想,但从近期全国各省市公布的投资意向和有关数据来分析和考量,投资带动就业的效率太低,形势不容乐观。

  譬如,以此次新增的投资为例,在11月28日的湖北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权威人士公开向社会宣布,2008-2012年间,湖北将拿出投资总额近8万亿元的两万多个投资项目,带动30万-50万人就业。倘若按8万亿投资,能带动40万人的就业人员来匡算,相当于1亿元的投资只能带动5人就业。现在,每年我国新增就业人口超过1000万人,如果仍按湖北投资带动就业比例来计算,全国每年需新增投资高达200万亿。显然,这种投资带动就业的模式和效率,不能舒缓就业形势的重压。

  因此,在就业压力空前紧张的形势和背景下,政府投资计划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把保增长和简单地增加GDP百分比例,作为终极追求目标。笔者以为,就目前而言,必须以促就业的视角和名义,来重新审视政府投资计划,以及时作出调整,把促就业与保增长、扩内需放在同等位置,最终实现多赢局面。

  一方面,从目前政府投资结构来看,主要投向了铁路、公路、机场等这些直接能拉动GDP增长的基础项目,投入民生和农村的项目少的可怜。特别是地方,投向农村的项目,更是凤毛麟角。由于投资交通、基建等项目,带动就业机会有限,所以,政府投资应投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因为这些投资大都属于劳动密集型,所选用生产材料大部分是当地的,可以给农民创造就业机会,同时也会增加农民的收入,进而提振农村消费。

  与此同时,在政府投资或注资企业计划里,还应重点向工期建设时间短、招工人数多的项目倾斜,以吸纳更多的人实现就业。

稿源:红网 作者:吴睿鸫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