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列车晚点,乘客也有知情权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0日00:21  红网

  按照新出台的应急预案,一旦列车大面积晚点、旅客大量滞留,列车要每半小时向铁路局汇报,必要时启用备用动车组顶替晚点车底。(《新京报》12月19日)

  看完此新闻后,不免有些失望。作为一名普通公民,我没有较方便、较宽的渠道去获取、接触与此次应急预案相关的更多内容,也只能通过报纸、网络等途径来了解。之所以有些失望,是因为我丝毫找不到列车晚点须向旅客通报的字眼。不知是编辑限于报纸版面有限而没有刊载,或是由于记者的新闻价值取舍而造成的结果,或又是此次新出台的应急预案确实没有提到?

  的确,在列车晚点问题上,铁路部门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旅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只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解决好了,矛盾也就迎刃而解。然而,列车晚点仅向铁路局通报是不够的,是不是也应该向旅客通报?旅客的知情权是不是也应该得到尊重与保证?

  此次铁路部门出台相关应急预案,做好必要应急准备,可谓未雨绸缪。到时要真遇上问题,方能临危不乱。这既体现了铁路部门的务实,同时也体现其服务理念、水平的提升。此法值得赞赏。但我以为,如果把列车晚点的信息及时告知乘客作为一项硬性规定,不仅是铁路部门也是我们社会的一大进步。

  不容否认的是,现实生活中,在列车晚点的情况下,有些铁路部门确实会向旅客致歉。然而,在很多情况下,人们看到的是,除了一句简单的道歉之后,就没有下文。因此,难免令人怀疑其道歉的诚意。难道铁路部门的服务意识及服务质量就是这么“简单”?

  如果在列车可能晚点、已经晚点的情况下,及时对乘客进行通报,让乘客在思想及心理上做好准备,这不仅是铁路部门工作负责、服务人性化的体现。更大程度上说,也可避免一些伴生问题的发生。比如在今年由于雪灾而导致铁路系统几乎瘫痪的事件上,就值得我们警醒与谨记。今年南方雪灾,由于铁路部门的信息渠道不畅通,及时的信息通报和运行预测等能力滞后。同时因为大多乘客的知情权得不到有效保证,对于列车为什么晚点、晚点多久等问题上,得不到明确的信息,来消除他们内心的不确定性。从而导致已在车站候车的乘客只能焦急地干等;而后续的乘客也得不到车站真实、有效信息,结果导致越来越多的旅客向火车站聚集。这次事件,值得铁路部门警醒与深思。

  如果铁路部门通过有效途径,把列车晚点的信息及时告知乘客、如实向乘客说明晚点原因及预计晚点时间等服务内容,广大乘客是可以理解的。更重要的是,铁路部门只有充分保证乘客的知情权,乘客和铁路部门才能形成有效的互动,从而更有利于二者的和谐。

稿源:红网 作者:流铁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