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全国“最高环保奖”确实很雷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0日00:22  红网

  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退休副总工程师、老专家季耿善在北京领到了第五届“中华宝钢环境奖”环境管理优秀奖,这一奖项据说是国内环保界最高级别的奖项,然而让人不解的是,获奖者竟然要自掏三千元在报刊进行公示。(12月17日《现代快报》)

  这些年,各种奖项充斥着人们的视野,文学界有茅盾奖、鲁迅奖,建筑界有鲁班奖,电影界有金鸡奖、百花奖,科学界有诺贝尔奖,出版界有金鼎奖,新闻界有中国新闻奖、韬奋新闻奖……这些权威奖项大多为人们耳熟能详。说实话,笔者之前还从未听说过“中华宝钢环境奖”,头一回听说便被不折不扣地“雷”了一下,且不论这个号称全国环保界最高奖的奖项是不是真的如此权威,单就获奖者需要自费公示和宣传这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就让获奖者有些哭笑不得。

  不妨先查一下有关“中华宝钢环境奖”的资料,该奖项自2000年举办至今已历经五届,由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设立,该奖定位为我国环境保护领域最高的社会性奖励。中华宝钢环境奖组织委员会由国家环境保护部、教育部、民政部等13家部委和单位组成。好家伙,这些部位名字听起来都如雷贯耳,按理说,这样高规格的奖项有众多部位单位的支持,应该办成国家级的高水平奖项,办出让民众信服的权威赛事。纵观国内外大奖小奖多如牛毛,获奖者自掏腰包进行公示除了所谓的“最高环保奖”外,恐怕再无它奖。

  除了要求获奖者在报刊自费公示外,组委会还通知获奖者加强宣传,并将选出10名候选人事迹拍成专题电视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费用同样由候选人自理。这就更让人膛目结舌了,如此获奖跟自费到电视台打广告有何区别?季耿善最终花三千元进行了公示,带着几分无奈几分不解,三千元对于一名退休老人未尝不是一笔小数目,但为了拿到“最高环保奖”,他还是咬紧牙自掏了腰包。

  “最高环保奖”终究是拿到了,却如同一根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笔者以为,这样的奖项不要也罢,全国“最高环保奖”组委会如此做法,实在让人感觉很别扭,还不如得一小奖来得痛快,至少不用自费往脸上帖金。

稿源:红网 作者:林萧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