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卢旺达屠夫”获终身监禁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0日01:58  北京晨报

  100万人惨遭杀害 国际刑事法庭宣判

  设于坦桑尼亚的联合国卢旺达国际刑事法庭18日认定卢旺达国防部时任内阁主管泰奥内斯特·巴戈索拉在1994年卢旺达大屠杀中犯下种族灭绝罪、反人类罪和战争罪,判处巴戈索拉终身监禁。

  三项罪名成立

  卢旺达国际刑庭法官埃里克·摩西当天说,巴戈索拉在卢旺达大屠杀中的“种族灭绝罪、反人类罪和战争罪”罪名成立。

  刑庭说,现年67岁的巴戈索拉曾利用自己在卢旺达国防部的职位,指挥胡图族士兵杀害图西族人和温和派胡图族人。巴戈索拉对卢旺达大屠杀爆发之初卢旺达时任总理、图西族人阿加特·乌维林吉伊姆扎纳遇袭身亡及尽力保护乌维林吉伊姆扎纳的10名比利时维和人员的死负有责任。

  美联社报道,刑庭宣布判决结果时,在场的巴戈索拉一言未发,法庭旁听人员“完全肃静”。

  当天一同被判处终身监禁的还有卢军中校、卢旺达吉塞尼军区前指挥官阿纳托尔·恩塞吉于姆瓦。卢军少校、基加利地区空降营前指挥官阿卢瓦·恩塔巴库泽也一同被定有罪。刑庭认定他俩在卢旺达大屠杀中的种族灭绝罪成立。

  不过,刑庭认定卢军准将、卢旺达军事行动部门前负责人格拉蒂安·卡比利吉就卢旺达大屠杀所受指控均不成立,下令当庭释放卡比利吉。

  还想准备上诉

  卢旺达国际刑庭宣布针对巴戈索拉的判决结果后,巴戈索拉的法国籍律师拉斐尔·康斯坦立即表示,判决结果令他“失望”,他的委托人将上诉。

  康斯坦曾质疑本案基础,辩称检察官未能证明相关杀戮行为符合种族灭绝的法律定义。巴戈索拉本人也曾否认杀死比利时维和人员以迫使联合国维和部队撤出卢旺达,继而使卢旺达大屠杀得以实施。

  巴戈索拉曾说,自己“从未杀死任何人,也未下达杀戮命令”,是政治宣传的牺牲品。

  卢旺达大屠杀的导火索是卢旺达时任总统、胡图族人朱韦纳尔·哈比亚利马纳遇袭身亡。1994年4月6日,哈比亚利马纳的座机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上空被导弹击落,机上人员全部遇难。这一事件立即在卢旺达全国引发针对图西族人的血腥报复。次日,由胡图族士兵组成的总统卫队杀害了时任总理的乌维林吉伊姆扎纳和3名部长。此后3个月里,大约100万人惨遭杀害,遇难者绝大部分是图西族人。

  政府满意判决

  联合国1994年设立卢旺达国际刑庭,以审判对卢旺达大屠杀负有责任的人员。卢旺达国际刑庭1997年首度给被告定罪,至今仍有18起案件未结案。卢旺达国际刑庭可给出的最高量刑为终身监禁。

  美联社报道,虽然18起案件仍未结案,但那些案件中任何一名被告均没有巴戈索拉重要。

  巴戈索拉1996年在喀麦隆落网,1997年起被收押在坦桑尼亚。针对他的庭审始于2002年。

  巴戈索拉被判处终身监禁后,在卢旺达大屠杀中失去父亲和两个姐妹的让·保罗·鲁让瓦说:“巴戈索拉……是屠杀的背后策划者……法庭对他处以能判处的最高刑罚,这能减轻(屠杀幸存者的)痛苦。”

  卢旺达政府也对判决结果表示满意。卢旺达驻卢旺达国际刑庭代表阿卢瓦·穆塔宾古瓦说:“针对巴戈索拉,正义得到了伸张。我们感到满意……法庭认定杀人者听命于巴戈索拉,这是最重要的事。”

  刘鹏(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