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湖南5县市区开展试点 县委书记“限权”防用人腐败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0日02:25  红网

  株洲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株洲县原县委书记龙国华于近期被“双规”,省纪委已对其进行立案调查。据反映,龙国华在即将离任县委书记职务前,突击提拔调整干部100多名。

  买官卖官,人称“千万县令”的安徽陈兆丰,竟卖出了110顶“乌纱帽”。

  如何防止县委书记用人腐败?2007年4月,根据中组部有关部署,湖南省正式在望城、醴陵、汨罗、石鼓、邵东等5个县市区开展“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市、区)委书记用人行为”调研试点工作,这意味着将对县(市、区)委书记用人予以“限制和监督”。

  一年半的时间里,试点地区如何规范县委书记用人?记者近日在望城县进行了调查。

  红网12月20日讯(潇湘晨报记者 周华平)2008年8月28日,30岁的莫小佳以“电子票决”方式被任命为招商局长,成为望城县最年轻的县直局机关“一把手”。

  与他一起调整的共87名科局级主要领导干部,全部由县委常委会和全委会“电子票决”方式决定。这批干部涉及多个单位,除公示对象外,一天内全部到岗到位。尽管涉及面广,但由于公开透明,注重实绩和公论,整个过程风平浪静,群众评价不错。

  这是望城县在试行“规范县委书记用人”一年半以来最大的一次人事调动。调动的背后,是一整套规范县委书记用人制度的全面试水。

  提名:其他县领导提名权与书记平等

  2007年8月29日,县乡换届之时,望城县面临较大的人事调整。规范县委书记用人工作也首次正式进入“实战”中。

  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是关键环节。但初始提名权往往在主要领导手中,干部一旦得到提名,其他环节一般能够顺利通过。为争取让领导“提名”,“跑官要官、封官许愿、讨好说情、乱打招呼”等不良现象潜滋暗长。

  “规范县委书记用人,就从提名权开始。”这是望城县委书记黄佳惠关注的重点之一。望城县委委员和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均享有与县委书记平等的提名权。

  试点后,望城县进行首次较大规模人事调整,由全体县委委员和在职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集中进行干部选拔个人署名推荐。每个具有初始提名权的人,必须填写署名推荐表,写明推荐理由、任职建议方向、推荐人与被推荐者关系等内容。被推荐者要入围考察名单,推荐人数须超过县委委员半数,最少也不得少于三分之一。

  就在这一过程中,佘浩宇被提名为靖港镇党委书记。佘浩宇在驻京办工作6年,后到招商局工作。很多人都认为这个提名“有水平”。

  靖港是个千年古镇,望城规划将其打造成湖南的“周庄”、“乌镇”,这需要一个有新视野,集开发、招商、甚至公关能力于一身的多面手。佘浩宇的经历和经验,无疑成为该镇党委书记的合适人选。据了解,佘浩宇到靖港之后,不负众望,从北京拉来了一些专家学者进行规划,还争取到外界不少支持。

  与佘浩宇同批被推荐的干部有78人次55名对象,其中13名对象条件成熟、符合岗位要求者得到了提拔或重用。

  讨论:县委书记须“末位表态”

  李志(化名)被推荐为某局副局长,进入了讨论名单,但在讨论酝酿时被淘汰了。

  今年10月5日,望城县干部任免人选进入“5+2”集体酝酿程序,参加酝酿的是书记、县长、副书记、纪委书记、组织部长和人大主任、政协主席。当提到李志的名字时,有几位领导提出他在某些方面不良反映较多。

  那次讨论的热烈程度超过以往任何一次人事讨论会。县委常委、纪委书记丁文参与并见证了那次会议。

  “大家畅所欲言,不要有任何顾忌”,县委书记黄佳惠作了简单开场白。为让讨论少点顾忌,他没做任何提名人员介绍,等所有人发表完意见后,才作总结性发言。

  “末位表态”,这也是望城规范县委书记用人中一个制度环节。由此可避免县委书记先“定调”,或在不经意中“诱导”。

  就在这次讨论过程中,李志被否。丁文说,如果酝酿过程没有搞清楚情况,名单一旦进入常委会,要否决一个人得拿出充分依据。如果不能拿出证据,就算觉得哪个是“带病上岗”,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表决:无记名电子票决,书记只一票

  最后环节是投票表决。电子票决让大家少了尴尬和顾忌。和其他县委委员一样,县委书记也只有一票的权力。

  常委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常委到会。缺席的常委不得委托他人代为投票,也不另行投票。赞成票超过应到会常委人数半数的通过。表决结果出来后,主持人当场宣布。

  一年多来,望城采用电子票决的方式提拔、调整、使用干部,彻底告别了“一人提议,大家附和”的历史。

  干部任免过后,并非尘埃落定。县委书记每年还要向全体县委委员集中报告,对全年各批次调整干部的基本原则、调整重点、工作程序、涉及人数等作详细说明。

  与此同时,望城在年度班子考察中,乡镇党委书记也要进行个人落实选人用人责任述职,规范“一把手”用人,从县委书记开始,正进一步延伸到乡镇。

   思考:如何在监督中剔除“人治”因素

  规范县委书记用人,如果没有相关监督机制,也可能成为一纸空文。为此,望城县制定出台了《望城县委选择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工作规程》、《关于建立望城县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实施意见》、《望城县县委委员个人署名推荐干部人选试行办法》、《望城县乡镇党政正职差额选拔工作试行办法》等一系列制度。

  这些是否会影响到县委书记的用人权威?记者问黄佳惠。

  “什么是权威?”黄佳惠反问,“权威不是体现在我说用谁就用谁上,而是通过民主用人,让所用的人得到广泛认可,体现县委的权威。”

  目前,我国的任命是从上而下的任免,派“官帽子”权在上面。如果书记硬要坚持自己的用人主张,其他人敢公开叫板吗?采访中,记者提出自己的疑问。

  “如果书记独断专行,表决投票时,委员们可以行使自己的权力”。望城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易冒认为,制度已有了回答。

  “仅从操作方和实施方来说,这无疑是一种‘犯上’的制度,被规范的县委书记要有足够的胸襟。”望城县纪委书记丁文坦承,“望城试验成功的关键,主要来自县委书记的支持和自律。”

  如何通过制度规范把“人治”因素剔除?丁文说,望城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尝试和努力,但是毕竟还有一个过程,不是一下子就能完善的,还会有一些惯性思维的影响。而且,这种完善也不是县级党委一家所能完成的。

   专家:提名权下放是一种“回归”

  湖南省委党校教授、湖南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王学杰认为,规范县委书记用人的核心并不是“人事制度改革”,而是扩大民主。

  “县委书记,在党委内部来说,与一个普通党员是平等的。”王学杰指出,望城县用民主方式来规范县委书记用人,恢复了民主集中制的本来面貌,改变了很长时间以来在使用干部上对民主集中制的误解。“这是‘拨乱反正’,是‘回归’,这种‘回归’,有利于扩大党内民主。”王学杰认为,“不仅是县委书记的用人权要规范,还要进一步扩大规范的内容,包括县委书记的决策权等。”

  “用扩大民主的方式规范县委书记用人权,会遇到很多问题。”王学杰说,“由于长期缺乏民主,可能有些党委成员已不习惯民主用人,而是习惯于看‘一把手’的脸色行事。”这就对县委书记和县委委员们提出了更高的政治素质的要求,而领导干部也有一个适应过程。

  另一方面,提名权的下放,也有可能会出现拉帮结派等新问题,必须靠制度来防止。

  “民主选人也可能会选错。”王学杰认为,“任何一种选拔干部方式都不可能百分百准确,因此,要有‘下’的机制。”据悉,目前,望城“任期制”、“辞职”等退出机制的相关文件已经出台。

  湖南用人新政

  省委书记张春贤日前在省第九次党代会上的报告指出,不能让三种人(综合素质高的人、干事的人、老实人)吃亏。之后,陆续推出种种用人新政。

  长沙市也正在扩大对一把手的监督。9月份,长沙市委印发了《关于加强对县(处)级党政正职监督的暂行条例的通知》,对党政正职的多项权力进行了规范,其中就包括了用人权。

稿源:红网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