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找到亲人了还是不要他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0日02:54  华龙网-重庆晚报

  

找到亲人了还是不要他

  “小重庆”(左)和哥哥在旱土村的田坎上赛跑,虽然分开了几年,但两兄弟依旧一见如故。记者 吴子敬 摄

  

找到亲人了还是不要他

  外公看到本报报道,一眼就认出孙子。记者 吴子敬 摄

  “哥哥,快点!我们来赛跑!看谁先跑回去。”要到到外公外婆家了,“小重庆”搭着哥哥曾艾铭的肩膀,笑呵呵的说。

  本报昨日以《娃娃丢在幼儿园 老师当了两年妈》为题,报道了一父亲将5岁儿子罗重庆丢弃在幼儿园,两年未曾出现,幼儿园园长照看了孩子两年的事(详见昨本报12版)。昨日,记者几经周折,在渝北区玉峰山镇旱土村1组找到了“小重庆”的亲人,但外公外婆并不愿意收留“小重庆”。

  哥俩相见欢声笑语

  幼儿园刘园长说“小重庆”说过,“外婆外公在旱土”。记者查询地图发现渝北玉峰山镇有个旱土村,昨日上午,记者踏上为小重庆寻找亲人的路。

  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玉峰山镇旱土村村委会办公室,村委会书记多方了解情况后,称能提供线索。此时一前来办事的村民透露:旱土村场上有一户何姓人家的亲戚,好像有个孩子情况和“小重庆”类似。

  经多方打听,记者找到何姓人家。在看了“小重庆”的照片后,他们证实认识“小重庆”。“‘小重庆’的妈妈叫曾俐,就住在旱土村1组,他还有个9岁的哥哥在家。”

  昨下午,“小重庆”在刘园长的陪同下,来到哥哥曾艾铭就读的小学门前,等哥哥放学。“曾艾铭!”“小重庆!”4时许,哥俩相见,两人一口就叫出对方名字,哥俩搭着肩,一起回家。回家的小路有1公里左右,走在哥俩身后的刘园长不时听到两人的笑声。“这绝对是‘小重庆’两年来笑得最开心、最自然的一次。”刘园长抹去眼角的泪滴告诉记者,

  非婚生育了兄弟俩

  “砍脑壳的罗三,真不是人。”到家后,得知“女婿”将外孙弃在幼儿园的消息,外公曾凡品开始痛骂。他口中的罗三就是“小重庆”的爸爸。

  曾凡品说,32年前,他和妻子收养了“小重庆”的妈妈曾俐,女儿幼师毕业后在沙坪坝区机关幼儿园当了3个月的老师,后嫌待遇低又无法转正,辞职前往广东淘金,在广东韶关市乳源县认识了小重庆的爸爸。10多年前,曾俐和“小重庆”的爸爸第一次回到娘家,曾俐说未婚夫叫罗鑫容(音)也叫罗宁军(音),绰号罗三,四川宜宾观音镇人。和准女婿接触一段时间后,曾凡品感觉他不踏实。

  1999年,两人在乳源生下第一个儿子,按当地习俗,儿子跟随母姓。曾艾铭生后不久,由曾凡品代为抚养至今。

  老师要告“小重庆”父母

  2002年,两人的带着刚出生不久的“小重庆”回到重庆,曾俐在两路做酒水生意,罗三则在附近开了家汽修厂。不料两人的生意很快失败,感情也随之破裂,协议分手决定:爸爸抚养“小重庆”,妈妈抚养曾艾铭。

  曾凡品说,曾俐现在可能在云南从事酒店服务业,是个大堂经理或者公关经理,但具体地址及联系方式不详,罗三则无法联系。

  记者问曾凡品,如果曾俐不回来,小重庆怎么办?曾凡品回答,“送给刘老师养”。一旁的刘老师称愿意,但表示领养需“小重庆”的父母同意。刘园长说,她已咨询了律师,如果庆爸爸、庆妈妈坚持不露面,她将以遗弃罪对两人提起诉讼,争取“小重庆”的抚养权。

  下午5时许,见外公外婆无收留孩子之意,刘园长叫小重庆给外公外婆做再见,“小重庆”撅撅嘴说了声“再见”,牵着刘园长的手,转身就走。哥哥从厨房跑出来,双手靠拢在胸口,蹲在地上一言不发,望着远去的弟弟,眼角有些许湿润。

  记者 夏祥洲

  网络编辑:甘健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