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让农民工高手走出国门赚外汇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0日03:00  舜网-济南日报

  本报讯(记者 卞思杰 通讯员刘军 薛松)前不久,济阳的12名农村女青年,怀着兴奋的心情登上飞机,前往日本打工。这是济阳县向境外输送的第三批“订单学员”。今年以来,济阳县通过发展“订单劳务”,让众多农民工变成技术工,已向国内外企业输出“订单学员”3万人,全县常年在外务工人员达10.2万人,年实现劳务经济收入12.2亿元。

  济阳县认识到,要想提高农民收入,关键是让农民充分就业。目前,“缺技术、低素质”成为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瓶颈。为打破这一瓶颈,他们按照“技能型劳动力外出务工、体力型劳动力建设家园、智力型劳动力返乡创业”的思路,狠抓劳动力技能培训。投资300万元建设县创业培训中心,扩大技能培训规模;整合乡镇指导站,设立“新农村大学堂”;扶持民办培训机构,培养一技多能人才。此外,还聘请150名专家技师进行专业培训,将办学模式逐步由校校联办调整到校企联办,与海尔、重汽等150家企业集团实行订单式合作办学。至目前,全县已培训农村劳动力1.92万人,有组织输出3.35万人,创劳务收入1.99亿元。

  为使劳务输出形成规模效应,济阳县发展“订单劳务”坚持走品牌之路,让更多的“民工”变成“名工”。县里集中使用“阳光工程”培训补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补贴和县财政扶持资金,集中优势资源扶持重点机构,完善实训基地,提高培训水平。今年以来,共发放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补贴27.12万元,扶持参训学员2712人。同时,完善高技能人才数据库,发展特色专业,打造劳务品牌。围绕济北开发区食品加工、纺织服装、机械电子、医药化工四大主力产业,县劳动保障部门先后注册了“济阳缝纫工”、“济阳电子工”等劳务品牌,提升了劳务人员技能水平和形象。目前,济阳县“品牌工人”已达到2.5万人,其中输出到日本、韩国等地的电子工、缝纫工达到60余人。

  为给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全方位服务,该县不断完善三级劳动保障服务网络。劳动部门协调资金168万元,对全县8镇和2个办事处的劳动保障事务所进行统一规划建设,并全部达到了人员到位、设施齐全、功能健全、制度完善的要求。2007年,在全县选拔了852名村级劳动保障协理员,具体负责本村政策法规宣传、信息发布、人员组织、输出统计等工作,健全完善了县联镇、镇联村、村联户的三级劳动保障服务网络。济阳县还积极发展劳务服务组织和行业服务协会组织,协调解决农民外出务工后的子女入学、老人生活、土地承包耕种等问题和务工信息、技术技能等方面的服务,提高务工农民信息和技术交流速度。目前,全县发展劳务服务组织98个、行业协会服务组织12个、务工人员自律管理组织36个,为外出务工人员及其家庭做了大量辅助性工作。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