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只要产品好,就不用去频频敬酒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0日04:05  大洋网-广州日报

  文/本报记者谭德波、骆建基

  广州民营企业走过了30年的风雨“历练”,留下来的都是精英。从工业制造型企业到研发型科技企业,企业家莫不认为,广州民营企业成长一要靠改革和开放政策给予的“商机”,同时粤商的企业家精神也功不可没。产品对客户和消费者负责,仅仅是最低要求,企业家还应懂得承担社会责任,尤其在当前金融海啸的国际经济大背景下,不能一味只做“来单生意”去赚“快钱”。

  1981年,作为广州市某国有企业工程师的谢仲馀凭着200元注册资金,领了工业生产的执照,在广州市荔湾区和平路开了金象五金机械工场。27年后,这家工厂已经成了业界鼎鼎大名的广州金象工业生产公司。1993年和1998年,他作为广东私营企业唯一代表,当选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执委。

  作为第一代广州民营企业家,谢仲馀非常具有代表性。在他看来,改革开放初期处在一个物品匮乏的年代,企业家只要有胆量和眼光,赚钱并不难。他还在国有企业的时候,就发明了一种小电焊机。“只要把产品做好,让客户能够赚钱,我也就能赚到钱。”在创业之初,广州众多的民营企业家都具有和谢仲馀一样最朴素的企业家精神。“天天都加班,根本就供不应求,一年就成了万元户。”谢仲馀发明的小电焊机从1986年正式推出,在今后的8年之内,都一直处于市场垄断地位。

  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杨森山属于广州“少壮派”的民营企业家。成立于2000年7月的康采恩医药有限公司是一家国有企业转制的民企,该企业发展过程中做了广州同类企业的一个“异类”。因为同类企业都不想搞研发,而是利用赚来的钱一味招工扩大销售网络,搞规模效应。但康采恩则一直注重研发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目前研发经费维持在利润的8%左右。

  尽管人人都谈论经济危机,但像金象工业生产公司、康采恩药业公司这样的广州民企都经营良好。杨森山说,今年公司年销售额应该超过3个亿,“过完年还要招聘大学生,而且今年年底肯定要做到不裁员、不减薪。”

  “省内几千个销售点,不需要推销。”谢仲馀也对记者表示,他并不算“商人”,他很少参加应酬,也从不向客户敬酒。“产品好,别人就抢着要,用户、经销商、我们都赚钱。”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