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以改善民生引领明年经济大势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0日04:05  大洋网-广州日报

  在当前经济发展遇到困难的情况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出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这就是要着力在保增长上下工夫,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因此,“较大幅度增加公共支出”、“加大对低收入家庭的补贴和救助力度”、“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等等民之生计成了国之大是。明年经济大势如何走,关键就看改善民生的政策和措施是否落实到位。

  “民生”一词最早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意为人民只有勤于劳作,生计才不会匮乏。到了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对“民生”作了经典的解释:“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民生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原动力。”并将之上升到“主义”的高度来认识。

  民生连国运,民生系民心。改善民生不仅是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而且也集中体现执政党的价值追求、治国理念和执政水准。因此,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明年经济工作要“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的前提是问需于民,搞清了民之所需,问计于民、问政于民才能落到实处。数明年经济大势,增投资、保增长、扩内需、稳外需、降税率、减费负、调结构、推创新,如果说这些路径选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改善民生,那么,广大民众和社会各界对明年改善民生有哪些期待和需求呢?

  就业是民生之本,保民生首要的任务就是保就业;收入是民生之源,不断提高的劳动者收入是扩大内需的主要手段;教育是民生之基,实现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医疗是民生之需,人的健康素质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社保是民生之盾,社会保障是民生的“安全网”、“稳定器”和“生命线”……虽然明年的经济可能会很困难,但越是困难越要关注民生问题,只要我们咬定改善民生不放松,明年的经济走势就一定会产生奇迹。

  广州要成为全省的“首善之区”,首善就首在改善民生。以广州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富民优先、民生为重”为政策导向,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惠及全市人民的“惠民66条”和“补充17条”,把与人民群众利益最直接、最迫切而财力又可以承担的事情作为重点解决的问题,逐一梳理,逐条列出,涵盖改善民生的方方面面。同时,广州市还把改善民生看成一个不断变动的长过程,注意改善民生的持续性和前瞻性,更加注重用发展的眼光解决变动的民生问题,努力把广州建设成为以人为本、人民幸福的宜居城市。

  (作者青舟,资深媒体人士)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