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突围国门初开的岁月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0日04:21  荆楚网-湖北日报

  荆楚网消息 (湖北日报) 李岚清

  引进技术是一个大政策(上)

  邓小平同志1973年第二次复出后,先是辅助周恩来总理工作,1975年主持党中央和国务院日常工作。1975年初,他根据毛泽东主席指示,进行军队整顿。以此为开端,他在总结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提出全国存在各方面要整顿的问题,开始进行全面整顿,着力纠正各项工作中“左”的错误。1975年3月8日,他在同叶飞同志谈话时表示:目前我首先要抓铁路、钢铁、煤炭、军工,还有教育。但是交通战线的整顿,你们不要等,不要误了时机,整顿的方针已经明确,你们放手去做。不久他又提出:工业要整顿,农业要整顿,商业也要整顿,文化教育也要整顿,科学技术队伍也要整顿。1975年8月18日,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是一个大政策的思想。这是他在国务院讨论《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问题》时提出的。他当时提出了七点指导性意见,其中第二条是:“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扩大进出口。可以考虑同外国签订长期合同,引进他们的技术装备开采煤矿,用煤炭偿付。这是一个大政策。总之,要争取多出口一点东西,换点高、精、尖的技术和设备回来,加速工业技术改造,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这段话可以看出,邓小平同志在提出大政策的同时,还首次提出了用“补偿贸易”的方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的新观点。但是,由于“四人帮”的阻挠破坏,这一大政策当时未能得到贯彻。

  1977年7月邓小平同志第三次复出后,就从思想认识和政策上大力推动技术引进工作。9月14日,他在会见日本客人时指出:“国际间的相互交流是很自然的,是需要的。毛泽东主席提出的自力更生的指示被‘四人帮’歪曲了,他们把引进世界上一些先进成果都谴责为‘洋奴哲学’,这是最蠢的。一切先进成果都是全人类共同努力的结果,就是资产阶级也懂得这个起码的常识,世界上先进的东西它都引进。你们日本就是这样。自力更生,要先靠自己的努力,靠自己的资源,但决不能排除世界上一切先进的成果。”9月29日,他和邓颖超同志会见英籍华人作家韩素音时又指出:“中国人是聪明的,再加上不搞关门主义,不搞闭关自守,把世界上最先进的科研成果作为我们的起点,洋为中用,吸收外国好的东西,先学会它们,再在这个基础上创新,那末,我们就是有希望的。如果不拿现在世界最新的科研成果作为我们的起点,创造条件,努力奋斗,恐怕就没有希望。我们还要吸收世界先进的工业管理方法,要搞科研,搞自动化。”

  同一天,他在会见参加建国28周年庆祝活动的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旅行团部分成员时再次强调:承认落后就有希望,道理很简单,起码有个好的愿望,就是要干,想出好方针、政策和办法来干。世界上最先进的成果都要学习,引进来作为基础,不管那些“洋奴哲学”的帽子。我们实行“拿来主义”。

  1978年3月18日,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发表讲话,再次阐述了引进技术的重要性。他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认识落后,才能去改变落后。学习先进,才有可能赶超先进。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当然必须依靠我们自己努力,必须发展我们自己的创造,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但是,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我们不仅因为今天科学技术落后,需要努力向外国学习,即使我们的科学技术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也还要学习人家的长处。”邓小平同志的这次讲话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使全国上下对学习和引进先进技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1978年7月-9月间,国务院召开务虚会。这次会议总结了我国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研究外国经济上的成功经验,重点讨论了引进问题,特别是如何加强技术引进、扩大外贸出口、采取灵活方式利用国外资金等问题。李先念同志在总结报告中强调了搞好技术引进、努力扩大出口的问题。会议虽未作出决议,但思想基本一致,整个调子是要在不放弃自力更生的前提下,引进技术和设备,扩大开放,要以更大的规模、更快的速度进行现代化建设。在接下来召开的全国计划会议上,确定了经济战线的三个转变,其中之一就是要求“从那种不同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经济技术交流的闭关自守或半闭关自守状态,转到积极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利用国外资金,大胆地进入国际市场”。

  (连载四)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