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赵村乡移民的幸福生活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0日04:55  大河网-河南日报

  □聂世超 苏玉琴

  12月14日,记者开车在悬崖上爬行,车轮的距离就是路面的宽度,盘旋了15公里,无数个陡坡起伏,无数个弯道陡转。路面散积着的沙砾碎石,干扰得握不紧方向盘,车随时都可能翻下山崖。2个小时后,记者总算到了离路最近的一个山窝窝——后山村。当脸色煞白,哆哆嗦嗦掏出采访本的时候,才知道伏牛山深处的鲁山县赵村乡后山村现在只有3户5口人了。

  20年前,本报农村版刊发的报道《敢问路在何方》,描述了后山村当年令人震撼的封闭生活:无路,无电,无水;没有外界的信息;庄稼望天收;28年整个村子没娶过新媳妇;12年没新生儿降生。除夕、中秋节把灯点亮,是山里最盛大的庆贺了。

  记者遇到一个叫郑文杰的,今年70岁了,他说:“这山太大,富不了。国家让搬了,整个村子都搬到移民新村,那里好着呢,都发了。”

  原来,2004年鲁山县已按照省里的部署,对深山老林中无法改变环境条件的零散独居的贫困户,实行移民开发,用建设“移民新村”的办法,实行集中脱贫。

  记者决定去移民新村看看。

  第一个移民村距后山村有20公里,位于赵村乡紧临省道的中汤村。新村有160户人家,全是一座座独家小院,让人觉着走进了别墅群。记者推开一家大门,一问,正是从后山村搬下来的。男主人叫李德俊,外出务工不在,女主人领着记者挨屋转:五室一厅,厨房有液化气、电磁炉、电饭煲、消毒柜,盥洗间里有洗衣机和热水器,地上铺着地板砖,空调、冰箱、电视、电脑、饮水机……应有尽有。她说,这里是国家投资整出了50亩地,建好水电设施,又给每户1.3万元,让大家从深山老林里搬迁出来。钱不够的,银行提供小额贷款。“后山村基本搬完了,36户150多口人呢。”她说。

  往东700米,是中汤小尔城黄土洼的又一个移民村。两幢4层高的大楼,加上广场占地50亩。村长郭志钦说,“二楼西单元是我家,120平方米。”他是从比后山村还远的后山茶庵搬下来的。谈起当年住在深山的岁月仍心有余悸。他说,有一次得了胆囊炎,忍着剧痛往山外走,差点把命丢在半路,现在楼西50米就有一个诊所。他指着楼西头的一排平房说:“以后日子会越来越好,我们事先把车库都盖好了。”

  这个移民村的党支部书记郑文星说:“变化真的是翻天覆地。过去人零零散散住到深山的褶皱里,山太大,咋也富不了。如今,搬下山的人一部分出去务工了,一部分就在当地办的绢花公司上班,做绢花,卖绢花,一年下来收入咋也有三四万。”

  县里陪同采访的人给记者讲,赵村乡的绢花销往全国各地和十几个国家,全县也已形成“基地+公司+农户”的生产经营格局,成了国内最大的绢花生产和集散地。而且这里是太澳高速和郑石高速的交会处,全县每年仅外出务工的就有20万人。②8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