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外来白领:永远的“异乡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0日05:47  钱江晚报

  项小姐老家在四川广汉,来杭4年,户口却还留在老家。她一直没办过暂住证,凭着一张身份证“晃了4年”。但是暂住证还是给小项留下了一些回忆。

  “大学毕业刚来杭州时,在大关租了间农民房。住了不到一个月,有天晚上七八点,听见楼下鸡飞狗跳的。”开门一看,外面几个没穿制服的人,问她有没有工作单位,有没有办暂住证。

  那一次检查,全楼近40号人没几个办过证的。才隔几天,他们又来了。“看我还没去办,他们有点恼了,说再不去办就要罚款了。”房东也紧张了起来,每天晚上就追问她去办没有。“不是我不去办啊,刚到杭州,根本不知道该去哪里办。”项小姐说。后来房东实在等不及,要了她的身份证复印件、照片和50块钱,帮她去办。

  “但是过了一个多礼拜也没把证给我,不久我就搬走了,暂住证也始终没见着。”项小姐说。

  在杭四年,项小姐换了三份工作,出于种种原因,一直没去迁户口。后来她和一个杭州男孩结了婚,干脆就等婚姻满三年再迁户口。在杭州她没考驾照,没买车,近年也没有做妈妈的打算,暂住证似乎离她的生活一直遥远。

  同样是2004年来杭的王小姐却办过两回暂住证。第一次是想在古荡租房子,房东一定要她办,否则房子不租。第二次是去年她考驾照,报名时才知道户口不在杭州,得有暂住证才能报。来杭之初办的那本证早就过期了,她也没去续,于是只能重新到派出所办了本新的。

  “我一直以为已经融入了这个城市。这时候才发现依然是外来者,对杭州没有归属感。”王小姐的单位是可以落集体户口的,这件事之后,王小姐赶紧把户口从温州迁了过来。

  为保护当地社会治安和便于流动人员管理,暂住证长期以来起到了一定作用。然而,它也成了表征和区分“本地人”与“外地人”的符号。它反映了持证者与本地市民截然不同的“异类人群”的身份,也就多少为它抹上了一丝歧视的色彩。

  离开了大关的农民房,项小姐先后租过朝晖、古荡、大关小区,都是单元楼。“说来也怪,农民房住不到一个月就碰上查暂住证,单元楼住了几年却从来没遇到过。这是否也是种歧视呢?”她说,这有点像《天下无贼》里刘德华训那个保安的话:“开好车的你就不问?开好车的就一定是好人吗?”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