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水门事件神秘线人"深喉"去世 就是那个向记者提供内幕消息将尼克松撵出白宫的人享年95岁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0日07:15  大河网-大河报

  

水门事件神秘线人"深喉"去世 就是那个向记者提供内幕消息将尼克松撵出白宫的人享年95岁
导语

  谁是“深喉”?谁是那位上世纪70年代初向《华盛顿邮报》记者告发水门事件、导致尼克松总统下台的传奇“深喉”?这曾是美国现代史上的重大谜团之一。无数文章、书籍、电影和电视节目都对此津津乐道。“深喉”这个词甚至被收录入韦氏大词典。2005年5月31日,美国媒体戏剧般地破解了困扰人们30多年的“深喉”之谜:“深喉”就是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前二号人物马克·费尔特。2008年12月18日,这位曾对美国历史造成重大影响的神秘人物因心脏衰竭去世,享年95岁。

  “深喉”与水门事件

  1972年6月17日清晨,5名男子因闯入华盛顿水门大厦的民主党总部办公室安装窃听器、偷拍文件被捕。后来查明这5名男子均是共和党“暗探”。为避免影响自己竞选连任,时任总统尼克松下令掩盖事实真相。同年11月7日,尼克松竞选成功。此后,《华盛顿邮报》记者得到“深喉”费尔特提供的消息,对该事件穷追猛打。1974年8月,尼克松被迫辞去总统职务。图为2005年5月31日,费尔特和女儿在他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家中。 新华/路透

  “我就是深喉”

  首先揭开“深喉”之谜的是美国杂志《名利场》。该杂志2005年5月31日刊登的一篇文章说,上世纪70年代初向《华盛顿邮报》记者鲍勃·伍德沃德披露惊人水门内幕的“深喉”,就是当时的FBI二号人物马克·费尔特。该文作者、费尔特的律师及密友康纳写道,费尔特已与他的许多朋友和家庭成员分享了这一秘密。此外,费尔特2002年曾亲口告诉康纳:“那个常常被人们称为‘深喉’的人,就是我。”

  随后,《华盛顿邮报》和费尔特的家人均确认,“深喉”就是当时已92岁的费尔特。《华盛顿邮报》记者伍德沃德和老搭档卡尔·伯恩斯坦在一份声明中称:“马克·费尔特是‘深喉’,他在我们报道水门事件时给予了极大的帮助。”

  美国新闻史上最著名的“匿名消息人士”就此露出了真面目,困扰人们30多年的“深喉”谜底戏剧性地被揭开。

  有人说他是英雄

  “深喉”被曝光令美国媒体陷入疯狂的争夺战,费尔特在加州圣罗莎的住处已被记者围得水泄不通。费尔特在会见记者时精神不错,面对无数的摄像机,他微笑着朝人群致意。

  据悉,《名利场》并没有给费尔特的家人支付金钱。不过,费尔特的家人的确希望通过披露“深喉”的真实身份,至少能够赚取为费尔特治病的医药费。据称费尔特曾患中风,身体虚弱,记忆力衰退。

  费尔特的孙子尼克·琼斯对祖父赞不绝口:“他的所作所为冒着巨大的风险,大大超出了本职工作的范围,将他的国家从一场可怕的不公正中拯救出来。”

  费尔特的邻居吉姆·贝克表示:“他是一个展现出勇气的人,我希望他成为其他人的榜样,支持民主程序,令政府公开透明。”

  前高官责其背叛

  不过,并非所有的人对“深喉”的评价都是正面的。一些前尼克松政府官员就给“深喉”贴上了“背叛”的标签,认为他“违反了执法部门的职业道德”。

  曾担任尼克松总统国内政策顾问的伦纳德·加门特表示:“我认为‘深喉’不是英雄……那些做了伤害总统事情的人,不能算一个英雄。”

  隐身30多年

  《华盛顿邮报》此前一直拒绝透露“深喉”的真正身份,但该报总编辑西蒙斯引用了当时一部知名色情电影《深喉》(DeepThroat)的片名,作为告密者的化名。“深喉”一词经过无数文章、书籍、电影和互联网不断报道、炒作、描绘,带有极其神秘的色彩。

  据称,此前世界上只有4个人知道“深喉”的真正身份——参与报道的两名记者鲍勃·伍德沃德和搭档卡尔·伯恩斯坦、当时《华盛顿邮报》主编本·布拉德利,还有就是“深喉”自己。

  唯一接触过“深喉”的记者伍德沃德当年发下重誓:在“深喉”有生之年,除非获得他的授权,他绝对不会向任何人透露“深喉”的姓名及在政府中的职位。不过,人们仍然可以从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1974年出版的“水门事件”回忆录《惊天大阴谋》(又译《总统班底》,Allthe President's Men)以及1976年的同名卖座电影中略知“深喉”一二。

  七次绝密接触

  伍德沃德与“深喉”的绝密接触简直可以写成一部侦探小说。《华盛顿邮报》透露,伍德沃德与费尔特的会面及交往完全是机缘巧合。1972年5月15日,当时的总统候选人乔治·华莱士在美国密西西比州东南部劳雷尔市的一个停车场遭枪击成重伤。伍德沃德与FBI代理局长费尔特取得联系以询问此次暗杀事件的调查进展情况。令伍德沃德始料未及的是,在随后的交往中,费尔特向他提供了关于水门事件的绝对“猛料”。

  刚开始时,两人用电话进行联系。但费尔特根据自己在FBI工作获得的直接经验,清醒地意识到尼克松政府可能会使用窃听装置进行窃听。此后,他发明了一套通过暗号及“车库偶遇”安排见面的方法。

  两人的见面共有七次,大多会面安排在凌晨2点,地点选在地下停车库。《华盛顿邮报》披露,伍德沃德前去会见费尔特时,要换乘好几次出租车,有时甚至故意走错方向。此外,他也常常步行很长一段距离去密会费尔特。

  伍德沃德想要约见“深喉”时,就把一个插着一面红色旗帜的花盆搬到他的公寓阳台,作为信号。而“深喉”欲约见伍德沃德,就给伍德沃德寄一份《纽约时报》,并在《纽约时报》上画一个钟作为暗号。

  “深喉”不断爆料,帮助《华盛顿邮报》年轻的记者伍德沃德及其搭档伯恩斯坦写出一篇又一篇披露水门事件内幕的“爆炸性”报道。水门事件和尼克松竭力隐瞒丑闻的企图被一点一点地公之于众。1974年8月8日,面临国会弹劾压力的尼克松黯然辞去总统职务,另有40名政府官员或尼克松连任委员会的成员被判犯有重罪。

  作用不应被神化

  也有分析人士指出,导致水门事件曝光的除了费尔特,还有许多其他消息人士、调查人员、参议院听证会、白宫秘密录音带以及最高法院的干预等,“深喉”的作用不应该被过分放大。

  伯恩斯坦也表示:“费尔特在水门事件中的角色可能被夸大了。当我们写《惊天大阴谋》时,我们没想到会取得神化‘深喉’的作用。事实上,‘深喉’在多数情况下只是对我们从别处获得的情报予以确认。”

  与尼克松积怨颇深

  早在1973年2月,正值“深喉”告密期间,尼克松总统就曾怀疑费尔特是“一名告密者”。

  1992年,前《华盛顿邮报》记者詹姆士·曼在《亚特兰大月刊》5月刊上发表文章,小心翼翼地猜测说:“‘深喉’可能是马克·费尔特。”

  至于费尔特“出卖”尼克松的个人原因,美国有线新闻网(CNN)6月1日披露,水门事件发生时,正值费尔特的上司、FBI局长埃德加·胡佛逝世。费尔特本来指望自己接替胡佛成为新的FBI局长。但不料尼克松任命了他的一名亲信、助理司法部长帕特里克·格雷为FBI局长,令费尔特大失所望。另外,费尔特对尼克松政府干涉FBI调查水门事件的不满,是导致他向《华盛顿邮报》告密的“明显”原因。1973年,水门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之际,费尔特离开了FBI。

  关于人们对自己“深喉”身份的猜测,费尔特此前一概予以否认。当年,费尔特否认自己是“深喉”时曾说过一句“名言”:“(如果我是‘深喉’,)我会干得更加漂亮。我的行动会更有效率。‘深喉’并没有把白宫搞垮,难道不是吗?”

  中国日报供本报特稿 唐新

  来源: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