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经济寒冬中 走出不寻常路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0日08:09  解放日报

  香港和上海,一个是公认的国际金融中心,一个是加速建设中的国际金融中心。面对全球金融风暴,这组中国经济的“双引擎”如何应对?

  昨天召开的市政协沪港发展研讨会上,香港经济界的嘉宾们带来了珍贵的感言:只有坚持走不寻常路,才能走出经济寒冬,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转型目标:高增值 多元化

  【香港路径】从发展供应链的高端环节,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未来香港将会在广告设计、服装设计、品牌发展等几个重点领域加快发展。

  机遇,往往蕴藏在危机之中。香港特区政府中央政策组首席顾问刘兆佳说,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迫使”香港经济向高增值服务业成功转型;此次的美国金融风暴,再一次给城市带来了转型信号。

  产业向高增值发展,经济向多元化发展,这是香港的转型目标,也是上海值得参照的经验。不少与会的上海经济专家提出,低增值产业处于供应链的低端环节,在危机前容易成为牺牲品。上海应抓住金融风暴的契机,对城市产业格局进行选好选优的“洗牌”。上海市政协委员袁光铭代表10位港澳委员建言:配合中央经济工作方针,及时推出本市的经济激励方案,大力支持高新技术、大力扶持优势产业,为新一轮经济发展凝聚潜力。

  区域合作:只有共生 才能共赢

  【香港路径】粤港两地在粤港合作联席会议下,成立了专职小组,决定未来5年内投入400亿元,推动广东省内港商转型升级的各项工作,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劳工技能培训、宽减电力价格等。

  在金融风暴中,任何一个城市经济单体都无法独立抗拒,两地经济界人士一致认为,无论长三角还是珠三角,当前都亟待加强区域合作,只有携手才能共生,只有共生才能共赢。

  民建上海市委副主委张兆安提出,上海经济结构正在转型,随着能级提升,产业的扩张和转移需求日益迫切。蒸蒸日上的长三角地区既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是深厚的经济腹地。同处长三角,上海和兄弟省市需要进一步互补发展,在竞争与合作并存的态势中,让合作发展成为区域经济的主流。

  高端人才:为发展培育动力

  【香港路径】特区政府拨出180亿元成立创新及科技基金,并在这一基金下设立实习研究员计划,为本地培养更多人才。同时与深圳达成开发河套区的共识,该区域将以发展高等教育为主,以此致力把香港发展成亚太区的教育枢纽。

  金融危机的寒风,却在全球掀起一阵人才争夺的热潮。和香港一样,上海也充分认识到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的重要性,推出一系列措施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香港特区政府策略发展委员会委员周八骏提出,人才不仅仅局限于金融领域,应当根据城市需要,吸引和吸收高端适用人才。适用的人才,就是优秀的人才。

  “团购”人才的同时,也必须注重本土人才的培养。不少与会专家提出,人才是城市发展的根本,培育人才,也就是为未来发展培育原动力。上海要建成“四个中心”,更应当坚定实施国际人才高地的战略规划,在城市发展的第一线上,让本土队伍和海外军团并肩作战。


本报记者 孟知行 陈琼珂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