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东莞:转型升级领衔试点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0日08:38  南方日报

  本报讯(记者/段思午南小渭)日前,由广东省委政策研究室印发的一份《东莞推动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的做法与启示》报告指出,东莞市部分加工贸易企业立足自身实际,抓技改、重研发、做品牌,率先实现了更高层次的跨越。报告认为,这些企业的经验及做法,对我省引导和帮助广大加工贸易企业升级转型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做品牌补短重研发排忧

  报告总结了东莞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的六点具体做法,即拓内销,“解”外需市场萎缩之困;做品牌,“补”代工贴牌利薄之短;重研发,“排”核心技术依赖之忧;促技改,“克”劳密企业缺工之难;抓节能,“弃”粗放生产污耗之弊;推新品,“避”产品结构单一之险。

  据了解,近年来,东莞部分加工贸易企业实施自主品牌战略,逐步从简单的OEM(贴牌加工)向OBM(委托设计生产)和ODM(自有品牌营销)转变,大大提升了企业产品的附加值。如东莞伟易达公司,最初仅从事简单代工,后取得美国AT&T品牌特许使用权、制造及销售该品牌有绳电话和配件后,迅速打开市场。同时,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创立了自主品牌,并将年销售收入的7.8%投入品牌设计推广中。目前,公司自主品牌产品销售额占企业所有产品比重的75%,品牌效应得到显著增强。

  技改促转型内销解外困

  近年来,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出口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毛织业等传统制造行业发展维艰。但以大朗镇颖祺实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部分毛织企业,将技术改造作为突破口,成功实现转型升级。2001年开始,该公司就将部分劳动密集型生产工序转移到内陆城市,近年来又引进国际先进生产设备,既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单位制造成本,也解决了“招工难”带来的生产压力。经过技改,公司今年产量预计比去年翻一番,利润空间明显增加,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同时,技改也推动了公司原在香港的研发设计中心转移到大朗,使公司逐步由劳动密集的生产基地转变为资金和技术密集的现代企业。

  给企业减负做好扶持服务

  报告认为,推动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就要进一步为企业减负,让企业包袱更轻。各地应当认真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对发展规划企业,加快其土地、厂房确权办理手续,盘活企业沉淀资金。同时不断完善市、县、镇、村(社区)的利益分配机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有条件的地方应承担更多村(社区)一级的社会公共支出,防止基层组织为应付支出压力而向企业增加摊派收费。

  各级政府部门应当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加工贸易生产与研发有机结合,强化企业与高校院所的专题对接,在科技发展专项资金中设立专门的加工贸易研发奖励资金。鼓励企业优化出口结构,在加工生产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不含来料加工业务),经认定的国家名牌、驰名商标出口和经有关部门认定的自有技术产品,超过上年基数的部分给予适当奖励资助。同时引导金融机构优先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试点企业项目给予信贷支持和提供优质金融服务,为高成长性加工贸易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并推动企业和产品提高国内市场占有率,推进区域品牌建设。

  各级党委政府应进一步完善服务,使企业转型升级效率更高。目前我省加工贸易企业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要以战略高度做好相关工作,树立主动服务意识,健全企业联系制度。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切实加强跨部门协调服务力度,建立加工企业转型“直通车”服务制度,使企业在不停产情况下实现转型。同时加快建设加工贸易转型信息服务平台,为企业及时提供全面可靠和权威的信息服务。

  最后,报告还建议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及时向企业传达最新政策法规及具体操作办法,并通过各种形式向企业广泛宣传国家和地方的扶持鼓励措施。各行业协会、商会等民间组织应通过建立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辅导中心等形式,正确传递政府信息,及时反映企业呼声,提出建设性意见解决企业困难,做好安商稳商工作。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