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车托”大行其道无所不能》一文引起强烈反响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0日08:40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讯

  12月18日,《“车托”大行其道无所不能》经本报报道后,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12月19日一早,就不断有驾驶员和车主拨打本报新闻热线,就这篇报道发表自己的看法,述说曾经的遭遇。

  “感谢晚报,说出了我们平时的心里话”

  “看了今天刊登的有关报道后,作为曾经也遭遇过办证难、排过长队、求过“车托”的驾驶员感谢舆论监督,西宁晚报为广大普通驾驶员和车主说出了我们平时不敢说的话。”昨日一早,驾驶员张师傅心情非常激动,给本报打来电话,代表自己的同行感谢本报刊登了这篇揭露“车托”扰乱车管所办证秩序的新闻报道。

  车主王师傅也打来电话表示,这篇报道针砭时弊,不仅将很多普通驾驶员和车主心里面埋藏了很长时间的心里话说出来,而且,给个别部门敲了警钟,也给广大驾驶员提了个醒:该检修不检修,手续不齐全,花钱求“车托”办事,不仅会给驾驶员带来安全隐患,而且会助长“车托”违法扰乱办证秩序,最终的受害者还是车主。

  “‘车托’行为为何变得如此肆无忌惮”

  热心读者郑先生来电说:“我就不明白‘车托’都是些什么人?他们‘承包’办证,为什么比车主自己办证省时省事?他们为什么有这么大的能耐?本是地下活动的‘车托’怎么在那里却变得如此肆无忌惮?”正如郑先生所说,记者随同暗访人员在市车管所暗访时发现,这里的工作人员和“车托”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车托”在这里的种种行为竟然没有人来制止,还有工作人员与其不时攀谈,询问“生意如何?”

  “希望解决‘车托’问题不要隔靴搔痒”

  “车托”神通之广大,但凡与“车托”打过交道者怕都领教过一二。从人员体检、新车上户到年度审验车辆,关关可见“车托”们活跃的身影。正如一些群众所说,不管你是色盲还是其他部位有小毛病,也不管你是因为怕麻烦还是真有手续不好办,花钱甩给“车托”,十之八九很快搞定。花钱就给办事,这既是“车托”取信于车主的立身之本,更是这一特殊群体赖以生存发展的恒久之道。这种种怪现状颇为耐人寻味。依照常理,在相关职能部门被授权进行依法管理的领域,普通民众是很难插足于其间的,但现实的景象偏偏相反——他们日日穿梭于其间,自己得利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帮”了车主,以至于到如今,人们反倒是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他们的“本事”到底是谁给的?

  看来“车托”在市车管所内如此猖獗的不法活动有关部门不是不知情,那么为何这些不法的活动却没能得到有效的制止呢?这不能不说明有关部门在打击和监管上存在很多问题和漏洞,如果长此以往,不仅会损害车主的正当利益和正常的车检秩序,相关职能部门的形象也会在老百姓当中受到严重影响,如何尽快从根本上取缔“车托”的不法活动应当是当前我市车管部门工作的当务之急。正如车主王师傅所盼“我们希望‘车托’问题能真正从源头上得到解决,不要雷声大雨点小,隔靴搔痒。”本报也将对此继续关注。热线电话:3892887。(作者:文轩)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