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七大关键词看湖南30年巨变

  

七大关键词看湖南30年巨变

  

七大关键词看湖南30年巨变

  30年弹指一挥间,人民的生活已是今昔两重天。

  “1978年到2007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24元增加到1229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43元提高到3904元。”在昨日召开的湖南省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春贤高兴地说。30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三湘大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

  改革新词经济体制

  非公经济比重由4.1%提高到54.5%

  “经济体制的伟大转折,是30年来最根本最深刻的变革。”张春贤说,在湖南,经济体制实现了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折。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基本确立。

  农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不断巩固和完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税费改革全面推进,农业税全面取消。国有企业改革顺利进行,基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经济竞争力和控制力增强。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1978年的4.1%提高到2007年的54.5%,占据了全省经济的半壁江山。

  改革新词对外开放

  30年利用外资近180亿美元

  从上世纪80年代实施“以开放促开发”战略和设立湘南改革开放过渡试验区、怀化山区开放开发试验区、娄底能源原材料开发试验区,到90年代初期实施“放开南北两口,建设五区一廊,拓宽三条通道,加速西线开发”开放开发战略和“呼应‘两东’,开放带动,科教先导,兴工强农”开放带动战略,再到新世纪积极融入泛珠三角、主动对接长三角、全面参与中部合作,加快与央企对接,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全省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全省建成77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引进43家世界500强企业,30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近180亿美元。与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起贸易往来和经济技术合作关系,2007年外贸进出口总额比1978年增长近61倍。

  改革新词中部经济强省

  高速公路里程达到2001公里

  30年的快速发展,推动湖南大步迈入中部经济强省行列。全省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146.99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9200亿元,年均增长9.4%,近几年连续5年保持11%以上的增速;财政总收入由1978年的28.98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123.27亿元,年均增长13.4%。

  同时主要产品产量大幅增长。从1978年到2007年,钢产量由62.44万吨增加到1331.79万吨;发电量由93.54亿千瓦时增加到814.12亿千瓦时;粮食产量由417亿斤增加到582亿斤,稻谷产量多年稳居全国第一。

  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为23043.62亿元。通过30年特别是近几年的建设,基本形成全省对内大循环、对外大开放的立体交通网络。2007年全省公路总里程由1978年的66310公里增加到175415公里,高速公路从无到有,里程达到2001公里。

  改革新词经济结构

  推动湖南迈入工业化中期阶段

  30年来,我省在不断巩固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同时,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壮大服务业,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三次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二、三产业占据主导地位。工业逐步向高端化、集群化发展,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比重快速提升,轻重工业趋向协调;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非农产业比重大幅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

  城镇化步伐加快,基本形成以长株潭为核心的“3+5”城市群和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市体系,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1.5%提高到2007年的40.45%。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长株潭城市群获国家批准为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并取得重大进展。“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市化快速发展,推动湖南由传统农业社会迈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经济发展呈现勃勃生机。”张春贤说。

  改革新词社会事业

  进入全国文化产业强省行列

  湖南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建设教育强省,全面普及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由1978年的6人增加到2007年的131人。大力建设创新型湖南,产生了超级杂交稻、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碳/碳高性能复合材料、铝资源高效利用与高性能铝材制备等一批在全国乃至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技成果,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51%。不断改善城乡医疗卫生条件,疫病预防控制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基本建成。

  大力建设文化强省。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体育事业快速发展,形成了闻名遐迩的文化湘军、电视湘军、出版湘军、体育湘军。2007年全省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443.81亿元,占生产总值的4.9%,进入全国文化产业强省行列。

  改革新词社会保障

  城市人均居住面积提高7倍

  从1978年到2007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24元增加到1229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43元提高到3904元。同时,居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城市人均居住面积由3.9平方米提高到28.4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由10.5平方米提高到40.2平方米。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城镇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体系基木形成,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全覆盖。

  另外,落实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国策,大力实施湘江、洞庭湖等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污染整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着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强生态保护,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

  改革新词民主法制

  利用互联网广泛听取民意

  湖南积极探索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具体形式,通过座谈会、听证会、公开征求意见等多种方式,以及利用互联网等互动平台,广泛听取民意,凝聚民心民智,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得到更好保障,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不断扩大。

  认真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积极推进依法治省,地方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取得明显成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逐步深化。深入开展平安湖南创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明显提高。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