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退休政策改革”不能让人们赌未来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0日10:55  武汉晚报

  目前已确定在广东、上海等5省、市推行的《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被解读为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一刀切模式。据了解,高校教授博导退休目前的退休金最少也有5000多元,但实行新办法后,按照新标准计算,最高封顶也就 3000元。(12月19日《信息时报》)

  乍一看来,“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相关规定似乎相当在理,“老人老办法”体现了对“老人”承诺的兑现,“新人新办法”则体现了改革方向和决心。

  事实上,在国有企事业单位改革的过程中,类似“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策略,早已不是第一次被使用。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国企及相关事业单位在减员增效的改制过程中,就曾采用过“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策略来鼓励企业职工提前内退。提前内退的“老人”同样被许以更高的退休金。

  然而,这一办法的实际效果最终却证明并不理想。一方面,大批有才华的中年人才因为担心此后的退休待遇大幅下滑而提前退休,企业看似减轻了负担,但是以失去精华和黄金一代为代价的减负其实更是一种“失血”;另一方面,在这些“老人”提前内退之后,企事业单位的薪资很快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新人”们的退休工资也并未减少,这些当然得益于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但这些好消息,对于那些提前内退的“老人”而言,又何尝不是一种不公呢?

  从这个角度来看,当“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策略又将“老调新唱”时,甚至在催生提前退休的冲动时,我们恐怕不应忘却为时不远的前车之鉴。事实上,退休金之前是否太高,改革后是否太低,都不应该是一条不变的死杠杠,而应该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相适应。企事业单位退休政策的改革完全应该有更平滑更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同步的公平公正方式。

  某种程度上, “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可能隐藏着一种不公。没有人会有预见未来的慧眼,因此,那种一刀切式的划分,非要人们在两者中做出唯一的选择,其实不啻于让人们去赌博未来。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