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何必盯着周慧敏看热闹讨没趣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1日00:14  红网

  这些天,娱乐圈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周慧敏、倪震及张茆事件”。我浏览了一些报纸及网站的娱乐版块,绝大多数媒体几乎把此事当作一个重点、热点来处理。尤其是一些网络媒体,对此事的来龙去脉报道得一目了然、“详尽生动”。从事件开端、发展、高潮等过程,可谓一个也不能少。至于什麽时候结束,似乎还很难说。不知是正如有人所说那样,倪、周两人还想继续“导演”炒作下去,或又是我们的一些媒体不愿意放弃这个新闻噱头?

  同时不容忽视的是,有人开始对此事议论纷纷,甚至不满纷纷。有人讽刺倪是个好导演,炒作想象力丰富。也有人认为倪、周的炒作太无耻,感觉被当猴耍了,并要求倪、周两人能够向公众道歉,给个交代。

  我以为,其实倒真不必如此较劲。在娱乐圈这个有色世界,往往充斥着大量的假假真真、虚虚实实。初入这个迷宫的人,一下子就要面对不尽的非真非假,亦假亦真,幻真幻假,自然会摸不着头脑,找不到北。既然自己一不小心步入了人家布的阵,最好的解脱方式莫过于赶紧跳出来。

  如果因为感觉被人当猴耍了,而去声讨相关人,那无非有些小儿科,尚未“成年”。圈子里混了多年的大腕又有谁会在乎这个?他们当初这样做,就是希望有人往里“跳”和“闹”,他们才兴奋。这不正是娱乐圈吸引眼球的潜规则及不二法则吗?正所谓“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因此,对于“入世不深”的人来说,也算是交一点“学费”。多受一次骗,也意味着以后多留一份心。可千万别为娱乐圈这点事儿而气坏了自己的身子。

  另外,之所以此事能引起如此轰动效果,也离不开我们一些媒体的“功劳”。正由于一些媒体的亲密合作,才使得此事“完整、全面、及时”地传播开来。有些媒体为所谓的发行量、收视率、点击率而马首是瞻,既在利用此新闻噱头,也被此新闻噱头所利用。作为一个在文化担当方面起着重要地位的角色,一些媒体在眼球、市场等效应下,不仅扭曲了自己,并且还伤及到受众的利益。

  虽然此事尚未终结,并且有人寄希望于倪、周两人给被骗受众一个合理交代,我以为,这只会导致此事越演越烈,正中当事人或者一些媒体的下怀。因此,我有个提议。为什么一些感觉受骗、义愤填膺的受众何不来个“快刀斩乱麻”?如果大多数人联合起来抵制它,不搭理它,不去“消费”它,让它没有观众、读者,没有点击率、收视率,看它还能“横行”到几时?也许到那个时候,此事也就到了尽头。

稿源:红网 作者:流铁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