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邯郸学步是科学发展的大敌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1日00:14  红网

  “邯郸学步”的后果就是流浪,找不到自己回家的路。有自身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才是最好的出路。

  有一篇文章说,现在城市建筑风格动辄“欧式”,轻则“美式”,传统的中国建筑风格是看不上眼的,被认为太土气了。某地将政府办公楼建成“白宫”式样,新修建的居民区都要“欧式”,连那些雕塑都是光屁股的男女“洋人”。而周围的民居则是传统的,土洋形成鲜明的对比,其风格让人“哭笑不得”。

  一些城市在努力打造罗马广场、欧洲一条街、美国一条街、日本一条街,惟独没有考虑怎么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现在官员出国的机会多了,看的多的,简单模仿的也就多了。从南到北,“千城一面”概由此引起。然而遗憾的是,一些领导干部并没有学来人家的文化,只学来了人家的皮毛。相反,将自己优美的传统的文化丢掉了,是典型的“邯郸学步”。

  “邯郸学步”是个成语,出自《庄子•秋水》,说的是有个燕国人听说邯郸人走路的姿势非常优美,便慕名前往去学习人家走路,结果是没有学会人家走路的姿势反而把自己原先走路的样子给忘记了,最后只好爬着回来了。这个成语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善于学习别人值得肯定,但是,一定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如果像燕国寿陵人那样,盲目鄙薄自己,一味崇拜别人,生搬硬套,结果必然是人家的优点没学来,自己的长处丢精光。发展过程中,我们有些人在向别人学习的问题上,一古脑儿想当然,不假思索,采用“拿来主义”。不加分析地把外国的东西生硬嫁接,把自己的东西随便扔掉,结果成为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的可怜虫。

  李瑞环同志说的好:“富有创造性的民族总是既看到自己长处,又看到别人长处。如果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就会缺失信心,丧失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志气。”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我们党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科学结论。推进科学发展,必须在借鉴别人经验的同时,毫不动摇地坚持走自己的路。惟有这样,才能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

  学别人的东西一定要学好的,丢自己的东西一定要丢坏的,要从自己实际出发选择发展道路,而不能简单照搬、丢掉传统。有个性才有地位,才有价值,才有自信。陷入“邯郸学步”泥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独立的思考,自主的决策,存在照搬照抄、看菜下饭的跟风思想。不能独立,我们就只能吃剩饭,不能独立,我们就只能仰人鼻息,不能独立,发展就要滞后。

  当前推进科学发展,最为关键的是要努力探索和走出一条能够强化自身优势,培育自身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之路。走别人的路,亦步亦趋是不可能推进发展的。首先要把自己发展的根深深地根植于自身优势之中。我们每个地方、每个人都应该知道自己的优势,善于发挥自己的优势,在优势中寻找该如何发展,该走什么路。

稿源:红网 作者:邱柏星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