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通讯:香港“心灵天使”四川灾区寒冬送暖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1日01:38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香港十二月二十日电题:香港“心灵天使”四川灾区寒冬送暖

  中新社记者 陈伊敏

  冬至到了,寒冬里的灾区同胞可好?

  香港各行各业正面对金融海啸的挑战。但这个爱心社会依然牵挂寒风中的四川地震灾区。二十多位热心、热情和热血的香港青年,把灾区民众视作亲人,今日出发前往四川北川擂鼓镇做义工,要给灾区捎去一缕冬日阳光。

  香港慈善团体“无国界社工”在地震后即发起“心灵天使——灾难紧急支持计划”,一年内定期招募社工,“接力”前往灾区做情绪支持服务,目前已经有二百位香港的“心灵天使”参与这项心灵重建之旅。今日出发的是第十一队。

  队伍中不乏服务老人、青年、儿童等不同界别的专业社工,也有小学辅导员、工程师、大学生等。他们认为,灾难幸存者的心灵伤痛,实非单靠一砖一瓦便可重建,需要长期关心、支持,于是自己请假、掏腰包,争相加入心灵重建计划。

  “最初的悲恸过去了,来自外界的关注似乎疏落了许多。越是在这个时刻,越要关心灾区的冷暖。”一位义工说。

  “无国界社工”服务总监曹秋雯对本社记者说,他们将为灾民进行关爱探访及哀伤辅导,以帮助灾民面对灾难引起的不同情绪及心理问题。同时,为小孩、妇女、老人举行不同类型的活动和工作坊,协助他们走进阳光的新生活。此外,还将培训当地义工,让他们可以掌握处理灾民的情绪及心理问题的方法,由当地义工协助为灾民提供长远的心灵支持服务。

  曹秋雯说,在第一阶段,加入这支队伍的都是专业社工,包括情绪服务和心理专家。现阶段,越来越欢迎各行各业的有心人加入,大家各尽其能,汇聚到这股力量里。

  她说,本次行动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探访一些躲在板房里、很少走出来的灾民。“带他们出来晒晒太阳也是必要的。”曹秋雯笑言。

  区嘉曼是一位土木工程师。她在七月曾经与香港青年建筑师到灾区考察。她说:“发生那么大的灾难,节假日可能会特别难受。很想告诉他们,他们没有被忘记。以后我还会来。”出发前,区嘉曼向亲友募捐了六千元。她感叹说:“其实之前大家都已经捐过,出乎意料的是,这次大家依然踊跃。”

  虽然不是社工,但十九岁的文锦雄同样想给四川送去一份温暖,“能做多少就做多少。”他原是一名文员,最近在待业中,于是利用这段事业空档期参与爱心行动。

  “无国界社工”会长陈万联应反复强调,“关爱要持续”,希望做到一种“长期的短暂”,每个月两次持续去探访受灾民众,比探访了一个月后再也不去,更有意义。

  自“五•一二”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香港七百万人的心与灾区共同跳动,各界踊跃捐款捐物火速行动。同时,香港多个团体纷纷组织心理辅导专业人士前往灾区帮助受灾者走出心灵创伤。

  在这个的冬天,经历着金融海啸的香港人,没有忘记受灾的同胞。(完)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