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明后天南京最冷都是-7℃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1日02:46  扬子晚报

  本报讯 江苏省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信号,从昨天夜里开始,寒潮挟狂风席卷而来,本省的温度将如同乘坐电梯一样直达冰点以下,预报今明后三天南京的最低温度分别为-1℃、-7℃和-7℃。

  昨天,随着冷空气前锋的不断逼近,南京的天气已经转阴,风力也转为阴寒的北风,14点时的整点温度好不容易爬到了9.1℃,与前天同期相比,24小时的降幅已经达到了6℃。昨天下午,江苏省气象台发布了今年入冬后第二个寒潮蓝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48小时,南京最低气温将下降至-7℃,并伴有5-6级,阵风7级的偏北大风。从昨天夜里起,小雨和强劲的偏北大风已经预示着这场寒潮的不同寻常。预计今天清晨,南京的最低温度降至-1℃,明天,南京的天气转为晴,清晨的最低温度将打破今年入冬的纪录,达到-7℃,白天最高也不过只有2℃。更为可怕的是,-7℃这样的极端低温将在周二清晨继续出现。明后天本省大部分地区会出现冰冻,其中淮北地区可能有比较严重的路面结冰现象。

  “冬至”节气,徐淮地区常年平均气温接近0℃,极端最低气温达-13~-15℃;苏南地区平均气温为2.5~3.5℃,极端最低气温个别年份达-10℃。“冬至”后冷空气入侵,出现雨雪天气几率变大,苏北地区常年于12月15~20日出现初雪,苏南地区则为23~28日。(于丹丹)

  为什么这场寒潮对江苏影响大

  月初江苏也遭遇过一次寒潮,但是此次寒潮对本省的影响似乎更为显著,大部分地区最低温度都会下降12-14℃,省气象台特意在冷空气来临的前五天就对外发布了消息。为什么说这场寒潮对江苏影响大?气象专家表示,这次的冷空气与月初那次强冷空气相比,它的路径更要偏中部一些,属于气象上说的“超极地路径”,也就是说这股冷空气从内蒙古中西部经河套地区进入我国,主要影响西北地区东部、黄淮、华北、江淮这一带,一直到整个南方的大部分地区。这次冷空气影响范围可能会比上次小一点,但是对于江苏而言,一般来说,这种中路的强冷空气影响最为显著。根据江苏省气象台专家的分析,此番寒潮来时,淮北地区可能会出现小雨夹雪的过程,但是对于南京等淮河以南地区,还是以下雨为主。

  元旦前会不会还有寒潮

  入冬以后,南京就接二连三地遭遇强冷空气,而南京平均每年2-3次的“寒潮指标”在一个月中几乎就要提前完成了。这次寒潮过后,今年会不会还有强冷空气继续入侵? 对此,气象专家的解释是,现在已经进入了冬季,冷空气比较频繁应是比较正常的,但是强冷空气的形成,需要有一个“堆积”的过程。

  据介绍,在这次强冷空气过后,可能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堆积再下来,也就是说,后面肯定还会有冷空气影响,但三五天内是不会有这么强的冷空气的。

  今天白天最短,但为什么“三九”最冷

  今天进入冬至节气,这一天白昼最短,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最小,地面得到太阳热量最少,应该说最冷在冬至了,但为什么人们都说“冷在三九”呢?

  气象专家说,冬天虽然太阳照射时间很短,但是地面在夏秋储存的热量还可以补充,所以天气不见得很冷。但是到了“三九”,由于地面接受太阳热量较少,使夜间散热超过白天所吸收的热量,这时地面储存的热量已消耗殆尽,由于热量入不敷出,造成地面温度逐渐下降,天气越来越冷。此时如果有冷空气的影响,天气就变得严寒了。因此,“三九”天气最寒冷。

  本报记者 于丹丹

  今日“冬至”

  别忘了吃饺子汤圆

  据新华社电 今天迎来冬至。细心的公众不难发现,往年的冬至大多在12月22日,今年的冬至比往年提前了一天。有关专家介绍说,冬至,历来都是我国百姓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它是一个古老的节日,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至今仍有许多地方都保持着过冬至节的习俗。古代的人们一直认为,冬至节气是计算我国24节气的起点。所以,古人看待冬至节的重要程度,并不亚于新年。在民间广泛流传着“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意思是说,冬至的礼俗和过新年是相差无几的。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冬至的许多民俗今已不存。比如过去老百姓要在墙上贴“九九消寒图”,上面画着白梅花一枝,有梅花81朵。从冬至起,由孩子们用红笔每天涂一朵,待都涂遍,九九寒天已尽。只有冬至的食俗还没被当代人遗忘:冬至这一天,北方人习惯吃饺子、吃馄饨,南方人喝红豆粥、吃汤圆,还有人则喜欢在这一天吃火锅。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