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北部湾召唤弄潮儿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1日04:40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李剑平 黄勇 刘畅 胡平 甘冰 特约通讯员 吴方

  隆冬季节,中越边境友谊关口岸周边,巍峨的大山却披着绿妆,亚热带常绿乔木在骄阳下挺着健壮的树干,26岁的关员梁嘉华微笑着示意进出境人员顺利通关。2003年从上海海关学院毕业后,这个小伙子不留恋国际大都市的繁华,义无反顾地来到祖国西南边陲小城——广西凭祥市,在连接中国与东盟十国最大的陆路口岸工作。在凭祥海关,像梁嘉华这样的年轻大学毕业生有二三十名,其中不少还是从国内名牌大学毕业的。

  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域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湾办)副主任李延强刚把北部湾地区52名高级人才送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培训,一回到南宁,就被通知筹划去台湾考察事宜,忙得不亦乐乎。他是18年前从首都来到北部湾的一名耕耘者。

  在北部湾,这样怀着鸿鹄之志的“赶海追潮”者数不胜数。

  十八年的青春激情

  中国人民大学建筑专业毕业的高材生李延强,27岁从原建设部派往广西南宁建委挂职,几年后便被任命为南宁市规划局局长。任期内,他欣喜地看到规划蓝图中一条条马路、一栋栋高楼变为现实,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的“名片”。

  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经济过热,房地产泡沫给刚起步的北海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宏观调控“急刹车”,经济“硬着陆”,这座城市到处是看得到的烂尾楼和看不到的巨大债务、银行不良资产。1999年,这名原建设部下派的专家型官员当选为北海市副市长,主刀治理这颗经济“毒瘤”。

  2006年年初,广西决定成立专门机构统筹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各抽调一名副市长到湾办任职。这名成功整治北海烂尾楼的官员一心扑在了更高层面、更大区域的经济区规划建设上。

  “18年的青春年华,18载的激情岁月。”李延强说,自己参与、见证了八桂大地的巨变。

  另一位对北部湾经济区一往情深的官员是崔智友。从中宣部,到中国社科院,再到广西区党委、宣传部,崔智友一路南行至大山环抱的中越边境崇左市任市委书记。他敞开心扉说:“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只要党和人民需要,我愿无怨无悔地在这里干一辈子。”

  今年1月,北部湾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广西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实行引进资金项目与引进技术人才相结合,充分利用外部人才资源。每年从中央、国家机关和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引进100名优秀干部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到北部湾任职或挂职;从区直部门选派100名优秀人才,从高校选调100名硕士以上应届优秀毕业生,选派100名紧缺专业大学应届毕业生到北部湾挂职、锻炼。

  李延强说,现在北部湾各城市将高级人才派往欧洲和东盟国家培训学习已成为一种常态。钦州市发改委副主任、市北部湾办公室副主任丁起文刚从英国留学回来,他说:“我学的是工商管理硕士,公费20多万元,这在过去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这里有公选人才的传统

  今年4月8日,广西面向全国公开选拔48名厅、处级干部。报名截止的前两天,35岁的河南女干部张实通过网络报考了北海旅游集团总经理职务。

  广西此次公选干部,在北京、南宁设立考点。5月底,她进京赶考时心想,“这既是一种锻炼,更是一场挑战,得失并不重要。”6月20日,一个到南宁面试的消息彻底改变了她的生活。

  最终令张实感到意外而又欣慰的是,她在与北海当地颇具实力的3名男性干部的PK中胜出。但对是否应该去广西,她的亲友中支持者与反对者不相上下。支持的意见是北部湾正在开发,机会更多;反对的说广西属于欠发达地区,发展水平不高。她最终的决断是,“前途光明,道路曲折”,投身北部湾义无反顾。

  防城港市上思县的王铎瑾,今年从贵州民族学院法律专业毕业,并已考取江南大学的研究生。出于对北部湾的感情,他甘愿到东兴市马路镇当一名基层干部。走出校园,一头扎进农村,他并没有感到失落,而是感觉来到一片希望的田野。

  面对国家实施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样千载难逢的机遇,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声琨说,要改革官员人事制度,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位置。

  广西是面向全国公选干部较早的省区之一。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全区就从全国高校招录了5批442名选调生。1998年、2000年和2002年先后3次面向全国公开选拔厅、处级领导,共选拔各级领导干部3000多名,其中厅级干部69名。同时,按照中组部的工作部署,2000年,广西恢复了选调高校优秀毕业生工作,2007年招录927名,今年招录了680多名。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自治区领导给清华大学4名选调生左孔天、周滢照、周伟平、黄杰鹏热情洋溢的回信,一直为人们传诵。

  新农村建设呼唤现代“村官”

  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分为城市、农村与生态3类地区。其中高达56%的农村区域用于发展农业生产、建设农村居民点和农村基础设施。在协调发展中对农业的高度重视,鼓起了一方百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情。

  10年前,乡镇干部提着优质种子给村民送上门都没人要,他们宁愿守着广种薄收的农耕生活。为推广科学种植,提高亩产量,大家只能早上五六点起床,去帮助农民挖土种植。东兴市马路镇团委书记陈桂娇说起过去的无奈时,禁不住直摇头。

  现在,小镇集市优质种苗交易火爆,“高效农业”深入人心。陈桂娇的联系点——马路镇大桥村在政府阳光关爱工程中,12名40多岁的农民放下农具,敲打起电脑键盘来。他们说:“电脑里面有黄金,看看人家的果蔬卖什么价钱,至少我们不要吃亏”。

  这个村子的电脑培训还没扫尾,另一个村庄的农民就不断地打听,他们什么时候可以来帮工作人员搬设备。北海市桂生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梁贵说:“现代农业要走专业化道路,没有管理与技术支撑,有勇无谋绝对行不通。”

  同样是种西瓜、辣椒等,桂生公司在北海铁山港区有1000亩种植基地,在海南有800亩育苗基地,雇用了500多人,果实远销北京、哈尔滨等地。小学毕业的梁总说,过去吃过很多苦头。2006年年初,他尝试成立生态农业开发公司,通过引进新品种,科学种植,走向规模化经营,终于“亲帮亲、邻帮邻”地走上致富道路。“今年收成好,明春还想扩大,缺的是人才和资金。”他说。

  大学生“村官”穿梭田间地头,给村民们带来一股清新的春风。今年6月,广西面向全国选聘459名30岁以下、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到农村担任村支书助理、村主任助理、团支书等职务,聘期3年。

  广西经济干部管理学院信息专业毕业生莫润河,在南宁当过计算机网管员,又在广东台山市外资鞋厂工作过,现在他回到东兴市马路镇平丰村负责新农村建设,改造倚山近海的村庄环境,开发休闲农业与农家乐旅游等。

  培养一批批“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基层建设者,是北部湾腾飞的重要支撑。钦州市委书记汤世保说,钦州学院成为广西沿海第一所本科院校,圆了百万人口的梦想。目前,有关方面正在筹建北部湾大学,支持三四所专科学校“升本”,并着重发展职业教育。

  海内外人才资金“集结号”

  北部湾有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站,有引进海外人才的“绿色通道”和留学人员创业园,更有企业“无障碍引进、无障碍发展”舞台。北海市市长连友农指出,一流的资源加上一流的人才,就能建成一流的城市。北海这个滨海城市具有发展现代金融业与服务业的禀赋。

  世界金融海啸激荡美国华尔街时,连友农提出一个大胆设想:创新北海人才引进机制,到华尔街招聘金融人才。目前,他正通过驻美中资机构、留学生代表及私人朋友进行“探营”。

  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层面发展战略后,广西第一时间在美国洛杉矶举行专场招聘会。今年5月,广西面向全国公开选拔的重点是涉外工作领导人才。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陈际瓦说:“广西缺乏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特别是缺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际规则和惯例、能参与国际竞争的高层次、高素质涉外工作人员。”

  此前,钦州的公务员中有博士学位的高级人才寥寥无几。1971年出生在重庆的田义双,是中央党校哲学博士,2006年7月毕业后,北京、上海两地都愿意接收他。但与广西自治区相关领导在首都见面后,从未到过广西的他却被北部湾打动,广西组织部门春节的一张温馨贺卡更令他难以忘怀。来到钦州后,他爱人的工作、孩子上学等问题都由组织出面顺利解决。田义双到钦州的岗位不久,就开始带头做重大的项目——《北部湾开发与钦州发展规划研究》,其成果已被广泛引用。

  朱瑞钧,桂林人,33岁,北京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博士,现任钦州市建筑规划委员会总工办主任。毕业后,他放弃留京,奔赴北部湾。2007年8月,朱瑞钧接手钦州三娘湾开发。他面向全世界征集方案,挂在互联网上的中英文对照招标书,就是他的第一个“杰作”。浙江籍的华东理工大学博士徐科峰,现在在钦州市发改委工业科工作,虽然年纪轻轻,但他在钦州所有重大工业项目、工业发展规划与园区的前期论证中“说话有分量”。三博士落户钦州在北部湾传为佳话。

  众多已经展现的商机,使北部湾经济区成为淘金者的“天堂”。当前,在广西经商的四川人有120万人、闽商25万人、浙商约21万人,还有湖南、广东的众多企业家,总投资数千亿……

  “百企入桂”是广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一个响当当的品牌。广西富必达工贸公司董事长许开茂上世纪90年代初从日本留学回国后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最后情定南宁。在玉柴集团全国订货会上,市长一番即兴演讲就感召了20多家配套企业进驻玉林。从湛江考入北海出口加工区管委会的杨智军亲历了33家企业落户园区的过程。2004年4月广西首家省级异地商会——广西福建商会挂牌后,各省在桂商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家在北方大草原的赵才博跨越千里,来到北海这个南方滨海城市,在永昶科技电子(北海)有限公司奋斗。今年从华中师范大学毕业前,他就听同学说“北部湾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第四极’”,于是他怀着一份激情与向往来到北海。他在给包头的父母打电话时说:“地方大小不重要,关键是要有发挥的地方。何况这里还有蓝色的大海与银色的沙滩!”

  包容大气的广西人

  包容是民族自信的表现。广西民族研究所一位壮学专家谈到自己的民族时自豪地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壮族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民族,也是一个接受外来文化、特别是先进文化很快的民族。

  长期以来汉、壮两民族和境内的其他民族一起披荆斩棘,艰苦劳动,共同创造了广西灿烂的文明与辉煌的历史。许多来桂经商的闽籍人士,刚开始时都抱有落叶归根的念头,在福建购置房产。可随着时间的推移,闽商深深地爱上了这片热土,在广西落地生根。南宁澳华房地产公司总经理陈孝力说:“这里包容性很强,没有被排斥的感觉。”

  从自治区高层领导,到地市书记、市长,再到县市职能部门,到处充满南腔北调。据不完全统计,自治区地市主要领导中就有三分之一是“外来户”。

  石油人通常四海为家。广西石化项目的年轻人都有很多选择,但来到北部湾不久,他们就决心安营扎寨,主要原因是为这里包容和淳朴的民风所感动。深圳航空公司南宁分公司成立之初,总部派出的100多人没有一个人愿意在广西落户。但现在分公司已壮大到500多人,全部以落户北部湾为荣。

  北海市银海区银滩镇的布依族选调生陈媛,去年从贵州考入广西。短短1年里,她到东部上海、杭州等地挂职锻炼,出席共青团第十六届全国代表大会。这位布依族姑娘说:“北部湾给了个人成长的无限机会与宏大舞台。”

  2008年~2015年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发展规划预测,高学历、高职称或高技能的人才将成为“紧俏品”,到2015年,北部湾地区的人才总量将达168万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决定区域人才发展前景”。团广西区委书记全桂寿说,一批批有着高山般稳健、江河般激情的年轻人正向北部湾地区汇集。

  这是在北部湾地区流传很广的一位父亲对孩子的忠告:“10年前,你错过了去深圳创业发展的机会。现在面对北部湾,千万不要再犹豫,不要再次错过机遇。”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