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再创农业农村发展新优势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1日07:36  大众网-大众日报

  昨天闭幕的省委九届六次全委会,听取了省委常委会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山东省委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推进我省农村改革发展的意见》,对于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在新起点上再创我省农业农村发展新优势,加快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山东是农业大省,农业农村工作始终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农村改革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但也必须看到,我省农业农村发展还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又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我省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全委会通过的《意见》,将中央精神和山东实际相结合,适应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顺应全省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对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和任务。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极端重要性,以更加奋发有为和开拓创新的精神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把《意见》落到实处,努力实现农村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再创我省农业农村发展新优势。

  再创农业农村发展新优势,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总要求,坚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方向,坚持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根本要求,不断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创新体制机制,转变发展方式,加强政策扶持,完善市场体系,加快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努力建设繁荣、富裕、文明、和谐、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再创农业农村发展新优势,必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政策到位,措施有力。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新要求,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管理制度、金融体制、集体林权制度、农村流通体制、农村科技体制、农村产权制度和乡镇机构等各项改革,为农业农村发展不断增添新的动力;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优化区域布局,搞好黄河三角洲和海洋综合开发,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加快建设现代农业;要搞好县域发展规划,提高县域经济质量效益,加快小城镇建设,扩大县级经济管理权限,壮大县域经济实力,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要加强以扩大农村需求为重点的消费市场建设,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本建设,加强以公共设施网络化为主体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以村庄整治为切入点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要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扩大农村经济对外合作,全面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农业国际化水平;要繁荣农村文化,发展农村教育、卫生事业,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搞好扶贫开发,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完善乡村社会治理机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农村稳定和谐。

  再创农业农村发展新优势,责任重大,任务艰巨,需要切实加强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把农村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改进作风,求真务实,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政策措施下移,真正用心、用脑、用力,努力为农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要建立推动落实的工作机制,分解目标,细化责任,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见到实效。深入开展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活动,进一步营造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浓厚氛围。全省广大党员干部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不断把农业农村工作提高到新水平,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而努力奋斗。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