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马陆:从1亿元到720亿元的飞跃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1日07:49  解放日报

  

马陆:从1亿元到720亿元的飞跃
图为马陆农民采摘葡萄。葡萄定价50元一公斤,照样供不应求。 张海峰 摄

  1983年,嘉定马陆乡成为上海第一个“亿元乡”。

  那年头,一个乡的社会总产值能突破1亿元,就像是放了一颗卫星。

  今年,当记者带着当年报道“首个亿元乡”的《解放日报》到马陆时,也在估摸着2008年马陆的社会总产值:

  “100亿,应该不止?200亿,或许差不多……”

  马陆镇党委书记赵明告诉的数字让记者吃了一惊:“2008年,马陆社会总产值预计将达到720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520亿元,第三产业产值180亿元。”

  从1亿元到720亿元,马陆社会总产值增长了700多倍。

  从1亿元到720亿元,数字攀升的背后,是马陆人一段段艰辛、勇敢、智慧却也带着些许苦涩的奋斗故事。

  我们回望30年,上海首个“亿元乡” 的变迁,折射出的是上海市郊乡镇不断探索前进的步伐。

  八十年代:

  首个“亿元乡”,偶然吗

  1985年1月8日,当天《解放日报》头版头条以《上海郊区第一个亿元乡,马陆迈开经济腾飞新步伐》为题,报道了1983年和1984年马陆的工农业生产总值分别达到一亿零六十一万元和一亿零八百万元,1984年实现税利一千四百多万元。

  谈起这段历史,81岁的张彪是最有资格讲述其中故事的老人之一。他满头银发,精神矍铄,曾经分别在上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初担任过马陆乡党政负责人。

  张彪笑了笑:“能成为首个‘亿元乡’,说起来也有些偶然。”

  张彪讲的偶然,源于马陆在解放后发展过程中的几次“特例”:

  20世纪60年代初,全市对社办工厂进行整顿,市郊公社的工厂、企业绝大部分关闭,而马陆、徐行两地,因为是向外宾开放的窗口,得以幸存下来。马陆人想,既然社办工业没有关闭,就趁机做大一些,于是,马陆人办起了小五金加工厂、玩具厂等一小批工厂,接受市区工厂的加工订货,闷声不响地悄悄发展工业。

  20世纪70年代初,不少国有企业停产闹革命,许多工厂生产无法进行。马陆却“不务正业”, 办起了电珠厂、化工厂等企业。

  张彪回忆,有次报纸上刊登了一整版文章———《批判马陆工业冲击农业》,把马陆人吓了一大跳,大家诚惶诚恐;后来,马陆工业的发展,也被定性为“唯生产力论”。“马陆人没有理会这些批评,觉得让工业基础保留下来,对于农民没有什么坏处,就偷偷干,这为80年代初马陆能够快速发展,总产值过亿元提供了重要基础。”

  对于几次“特例”,张彪有着自己的看法,“根据自身实际探索发展道路,就不要怕,忍住小批评,才能迎来大发展、获得大表扬。”

  无疑,这里说的“大表扬”之一,就是马陆成为首个“亿元乡”的殊荣。

  解放日报的老记者贾安坤,是20世纪80年代初报道首个“亿元乡”的记者之一,他说,“有基础是条件,而更重要的是,马陆踩准了80年代初市郊发展变化的步伐,而且走在最前面。”

  当时的发展步伐之一,就是办城乡联营厂。

  上世纪80年代初,由于有良好的工业基础,马陆抢先与上海国营大厂搞联营,国营大厂的技术、产品优势和马陆场地、用工、灵活性等方面的优势,充分结合起来,加上整个市场的逐步兴旺,让马陆大跨步前进。

  一个最好的例子,是当时享誉国内外的马陆童车厂。市区一家生产红花牌童车的50年老厂,厂房狭小,劳动力不足,无法扩大再生产,但有响当当的牌子。马陆人得到这个消息后,主动上门谈联营:利益均摊、优势互补,两者一拍即合,兴办了一家上海童车厂马陆分厂。1983年1月建成投产到1984年底,小小的童车厂2年时间生产各式童车10万辆,远销20多个发达国家,仅开办当年的产值就达到600多万元,到1986年的产值已经达到2124万元,被中央领导称赞为“上海速度”。像红花牌童车厂这样的厂家,80年代在马陆乡就有14家,马陆制盒厂、革新电机厂、亚明灯泡厂、海螺衬衫厂分厂,上海四方锅炉厂三分厂、四分厂等等,他们生产各式各样的产品,促成了马陆乡镇工业发展的第一个飞跃。

  就这样,在随后的几年中,马陆一直保持了领先局面:1986年,马陆总产值超过2个亿;1987年,总产值超过3个亿……

  九十年代:

  “私营”两字,该不该写

  历史的发展,不可能是直线前进的。

  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马陆“亿元乡”的光芒有些黯淡了。随着广东和沿海诸多省份改革开放大步向前,上海市郊的乡镇企业、联营企业在市场上被打得“溃不成军”,走入“高负债、低产出、低效益”的困境。1990、1991、1992年这三年,一到年末,马陆乡有的地方发不出薪水来……

  “该往何处走?”———是摆在马陆人眼前的问题。

  确切地说,上世纪90年代初期,这个问题摆在上海市郊许多乡镇面前。

  这时,浦东开发开放的春风吹拂上海市郊,也让马陆人认识到:要发展,胆子要更大一点,步子要更快一点。

  1992年,已经“解甲归田”的张彪去青浦富民经济区考察,那是刚刚在全市成立的第一家以私营经济为主的经济区。富民经济区一设立,民间创业者纷纷前去申请落户,一时间很是热闹。年过花甲的张彪,考察一番之后,回来向时任马陆乡党委书记的姚顺兴说:“私营经济城是一个好模式,马陆也可以试一试。” 两人一拍即合,姚顺兴对着这位“老将”说:“好啊,搞私营经济城,你来当董事长、总经理吧!”

  话说了出去,可在当时,政府如何服务私营经济,还是一个不敢多讲的命题。

  有人向张彪质疑:“万一今后不允许搞私营经济了,这些投入不是又白费了吗?”有人向经济小区挑战:“私营经济,各自发展就是了,政府搭建经济小区干什么?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吗?”

  姚顺兴和张彪,没有理会不同的议论声,马陆开始了私营经济城的艰苦创业期。

  50万元启动资金、没有像样的办公室、没有食堂,一切几近于一张白纸。百货公司顶楼的仓库成为临时办公地点、每天吃着方便面,而马陆人也看到:张彪,这位曾经的老书记成了希望私营经济城的董事长,却时常自己蹬着一辆半新的自行车,从嘉定城中梅园路到马陆上班。

  然而,正是在白纸上作画,让希望经济城在规划上敢于创新:

  厂房必须标准化,不允许临时拼凑搭建;

  希望大道必须宽25米,窄一点都不行;

  一台台电脑搬上来,所有财务和规章实现电子化管理;

  张彪他们一方面加快园区的硬件建设,另一方面积极招商引资,实行“一门式”、“一条龙”服务,边建设、边招商,滚动发展。

  1993年7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的吴邦国同志视察马陆。乡党委书记姚顺兴向他汇报,计划在马陆建一个私营经济小区,取名希望城。吴邦国同志给予充分肯定,并当场挥毫题词“上海希望私营经济城”。

  正是这样,希望私营经济城势头渐旺:当时全国最大的民营企业———东方希望集团,成为首先垂青希望城的企业。为了吸引这匹骏马,马陆乡领导们可谓“忙前忙后”,不仅在土地、设备等多方面开出优惠条件,还三顾茅庐,多次上门请他们过来考察。

  诚意,让希望集团落户马陆,投产当年就赢得了1000多万元的销售产值,1994年达到了2700多万元,这样一来,马陆的领导干劲更足了,外面的闲话也少了。在希望集团之后,诸多知名民营企业在经济城成长,包括用友软件、新世纪创业集团、瑞华房地产等等,1997年,希望城上交税额就超过1亿元。

  与此同时,马陆也紧紧抓住了吸引外资的机遇,乘着浦东开发开放的东风,马陆在1993年至1994年间,建造了20万—30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迅速建立了市级工业园区———马陆园区,共引进外资投资项目69个、合同外资1.3亿美元,占整个嘉定引进外资总额的23%。到1998年底,马陆镇已有三资企业200余家,投资总额5亿多美元。

  张彪的一席话让人很有感悟:与80年代的联营厂、乡镇企业不同,90年代建立私营经济城和吸引外资,政府不再是直接投资办企业、当老板,而是创造环境吸引国内外企业,让他们茁壮成长,反过来滋润这片土地。

  二十一世纪:

  能人老单,为何总种葡萄

  谈起马陆30年,不能不提到一个人———单传伦。

  20世纪80年代初,马陆总产值过亿时,他种葡萄;如今,马陆总产值720亿元了,他还在种葡萄。

  单传伦皮肤黝黑,衣着朴素,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大家都称他“老单”。

  老单名声在外,还是近几年的事。这得益于上海首座占地30公顷的葡萄主题公园几年前在这里开园,游客可在“休闲葡萄园”内听音乐、品美酒、赏葡萄。

  说句实话,对于如今社会总产值突破720亿元的马陆而言,葡萄的产值很小,许多人看不懂:“马陆干嘛老要拿葡萄说事,是与葡萄情结深重,还是因为这几年,自然、绿色、生态成了时髦?”

  或许,这些都不重要。

  有人说,老单种葡萄的历史有几次重要转折。每一次,马陆的葡萄种植所带来的变化,不仅仅是产量和品种上的,更是人们思想观念上的。

  一次是上世纪80年代初,老单刚到马陆来,搞了园艺场。结果,上级领导听说了,出个主意:既然是搞园艺,不如种个百果园,什么果子都有,丰富多彩,不更好?于是,苹果、梨、桃子、柑橘、枣子、柿子、杨梅、无花果……从南到北的水果都种上了,光桃子就有20多种,还有蔬菜和花卉。老单急了,直接找到果园领导:南北的水果品性不同,上海的条件不适合!但无人理睬他。第一年,百果园绝大部分水果没结果,只有一种水果争气,就是葡萄。葡萄藤上挂着一串串青色的珍珠,格外诱人。第二年,他把精力投在葡萄上。葡萄挂果后,不管开什么会,他一概不参加。天天拿着棍子,守在葡萄藤下,硬是守了几个月。功夫不负有心人,1983年葡萄丰收了,人们惊讶地发现,一根藤上居然结了几十公斤葡萄。但就在这年,百果园也走到了破产边缘。老单觉得,上海呆不下去了,卷起铺盖准备回老家。乡领导觉得老单是好人,有本事,真情挽留他。单传伦说:行,但有条件。第一,品种调整,主要种葡萄;第二,葡萄怎么种,要听我的;第三,调整职工队伍,让合适的职工来干活儿。就这样,老单留了下来,这一留,让葡萄成为马陆的主要种植品种,1985年,马陆的葡萄达到600亩,1988年超过2000亩。

  从这之后,在种葡萄上,领导听老单的。马陆乡领导换了好几拨,老单总是马陆乡政府的“座上宾”。

  二次是上世纪90年代后,马陆葡萄多了,种植面积大了,老单却很忧虑。葡萄种得多,可品质一般;产量高,可卖不出价格。老单在农民中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三三得九不及二五一十”,什么意思?三斤品质差的葡萄,每斤3元钱,才能卖9元钱,2斤好葡萄,每斤5元钱,却可以卖10元钱。葡萄,千万不能光靠产量取胜,要精耕细作,要“计划生育”。然而,要让每天称斤论两的农民,一下子接受葡萄也可卖出高价的说法,并不容易。为了这一点,老单可谓费尽苦心。1993年,镇党委决定成立马陆葡萄研究所,让老单当所长,研究所成立后,先后搞成功7个优良品种。之后,他研究套袋种植方法:葡萄挂果后,套上纸袋,这样果粒光洁,病虫少,还可以避免农药污染。开始时,农民套袋种植的积极性并不高。1998年,全国的葡萄滞销,价格跌到1元钱一公斤。但套了袋的葡萄,外观好、口味佳,依然卖到10元钱一公斤,这一下,农民看到了老单的本事。

  从这之后,葡萄也要“计划生育”的口号慢慢叫响了:位于上海市郊的马陆,拼产量,是干不过人家的,要在“精品”上做文章。

  如今,老单的葡萄完全是“精细化生产”。颜色外观好,糖度达标才能采摘销售。这样一来,只有80%的葡萄符合要求,变为商品。剩下那些不美观、味道略差的葡萄,老单全部埋到土里做肥料。老单给葡萄设计了精美包装,把水果变成了礼盒,价值一下子就增加了。同时,他还开发出含有微量元素的富硒葡萄,以及给糖尿病人吃的富铬葡萄,反响不错。正因为这些努力,他的葡萄定价50元一公斤,照样供不应求。研究所门口那条4车道的育绿路,每年夏天都被车挤得水泄不通。

  有人算过一笔账:20年来,马陆葡萄平均每年带来2500万元利润,5亿元已经流入农民口袋。

  马陆看中葡萄这张名片,老单有自己的拙见:种葡萄真是一门学问,快30年了,我们才慢慢悟出其中的门道,这门道,就是要讲科学,按照现在更时髦的话,就是要讲和谐!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