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长沙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1日08:34  星辰在线

  星辰在线12月21日讯 (长沙晚报 记者 周小华)“30年波澜壮阔,30年成就辉煌。”昨日,市委召开座谈会,回顾30年来的伟大历程,总结宝贵经验,展望美好未来,以此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润儿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长沙成为繁荣开放现代都市

  陈润儿指出,长沙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长沙这方勇敢而智慧的人民,始终与时代同进步,永远与国家共命运,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热潮,开创了气势恢宏的事业,长沙已由一个农业大市发展成为一个经济强市,由一个封闭落后的内陆城市发展成为一个繁荣开放的现代都市。改革开放的30年,是经济实力大提升的30年,是社会事业大进步的30年,是城乡面貌大变样的30年,是人民生活大改善的30年,是民主政治大发展的30年。30年的改革开放,是一部荡气回肠的英雄史诗,是一次威壮山河的历史跨越。长沙的巨大变化,长沙的辉煌成就,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坚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结果;也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锐意进取、奋发图强、真抓实干、团结拼搏的结果。陈润儿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长沙警备区,向为长沙改革开放事业呕心沥血、作出重大贡献的老领导、老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奋斗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帮助长沙发展的各级领导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30年的实践经验要倍加珍视

  “30年波澜壮阔,30年成就辉煌。”陈润儿指出,我们为30年的巨大变化感到自豪,我们对30年的实践经验倍加珍视。30年的历程启示我们,任何时候解放思想的法宝不能丢。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开放的气度。长沙30年的改革开放史,就是一部大气磅礴、惊心动魄的思想解放史。长沙30年的最大变化,首先体现在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的更新和精神面貌的改观。在经济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我们始终坚持以思想解放为先导,用改革创新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积极探索符合长沙实际的发展路子。无论是上个世纪80年代发展乡镇企业,90年代发展外向型经济,还是新世纪以来建设“两型社会”,都是解放思想的生动实践;无论是科学应对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和当前的世界经济危机,还是战胜各种严重自然灾害,破解经济发展难题,也都得益于思想的不断解放。

  在谈到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时陈润儿指出,30年的历程启示我们,任何时候科学发展的主题不能变。长沙改革开放的实践表明,发展不只是经济的增长,还是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不仅要注重发展的突飞猛进,也要注重发展的良性循环,努力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不仅要致力于当前的发展,也要从长远考虑资源、环境的承受能力。任何时候,背离了科学发展的主题,发展就会误入歧途。继续推进长沙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一化三基”,坚持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社会和谐,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

  30年的历程启示我们,任何时候改革开放的步子不能停。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改革开放是一切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和永恒动力。长沙过去30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得益于改革开放;率先基本实现全面小康,仍然要靠改革开放。可以说,全方位的改革开放,不仅成就了长沙的昨天,更决定着长沙的明天。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把改革开放贯穿于长沙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不断拓展新空间,创造新优势,夺取新胜利。

  30年的历程启示我们,任何时候经济建设的中心不能偏。发展是硬道理。这30年,我们排除干扰、大胆创新的一切举措都是为了推进发展,我们谋划的重大思路、作出的重大决策都是紧紧围绕发展,改革开放进程中碰到的所有困难和问题都是在发展中才得以解决。不管东西南北风,我们都要咬定发展不放松,以发展为大,以发展为先,以发展为贵。

  30年的历程启示我们,任何时候执政为民的宗旨不能忘。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我们党的根本执政理念,也是我们矢志追求的目标。30年来,长沙历届党委、政府高度关注和重视民生,千方百计为人民谋福祉,想方设法让群众得实惠。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我们任何时候都要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把群众利益摆在首位,恪守为民之责、力行亲民之举、多谋富民之策。

  改革开放是加快长沙发展的必由之路

  30年改革开放,我们取得了伟大成就,但同率先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相比,我们有理由自豪,没有理由骄傲自满;30年改革开放,我们积累了宝贵经验,但与前进道路上可能出现的困难相比,我们有理由自信,没有理由固步自封。当前,我们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必须以改革的办法,开放的视野,勇于面对前进中的矛盾,坚决战胜前进中的困难。

  “改革开放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陈润儿指出,奔涌向前的改革开放进入了新的起点,赋予了新的使命,蕴含了新的要求。与30年前相比,改革开放的任务更艰巨,形势更复杂,矛盾更尖锐。我们必须勇于变革、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问题所扰,使改革开放更加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

  陈润儿指出,着眼未来,我们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改革开放是加快长沙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完全正确,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停滞不前,不仅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无法克服,甚至已经取得的发展成果也会丧失。正确把握改革开放的前进方向,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着眼未来,我们必须弘扬改革开放的伟大精神。越是改革开放步入“深水区”,越是面临的任务重、压力大、困难多,越是需要强大的精神支柱。我们一定要大力弘扬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增强改革开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争当改革开放的推动者,不当改革开放的绊脚石。

  着眼未来,必须把握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实践反复证明,什么时候切中了这一根本目的,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就能蓬勃发展,繁荣兴旺;什么时候背离了这一根本目的,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就会遭遇挫折,蒙受损失。深化改革开放,既是大势所趋,更是形势所迫。我们一定坚定不移、毫不懈怠,朝着既定目标深入推进改革开放。

  着眼未来,我们必须扭住改革开放的战略重点。今后一段时期,我市推进改革开放的战略重点是:围绕建设“两型社会”,继续深化环境保护、资源要素体制改革;围绕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围绕健全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围绕增强企业竞争实力,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围绕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在更大的范围、更广的空间、更宽的领域集聚发展要素。

  着眼未来,必须营造改革开放的浓厚氛围。我们要加强宣传引导,最大限度增进改革开放的共识,最大程度消除改革开放的杂音,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崇尚改革、支持改革的良好环境。各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是推动改革开放的中坚力量,决不能因为触及了个人利益,而否定改革、怀疑改革。我们一定要从战略全局的高度出发,以敢为人先的开创精神、舍我其谁的昂扬锐气、壮士断腕的无畏气概,当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和排头兵。

  陈润儿最后指出,长沙发展方兴未艾,改革开放铸就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推动长沙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率先发展,继续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探索具有长沙特色的改革发展道路

  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剑飞全面回顾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长沙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他指出,改革开放30年是长沙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的30年,是长沙城乡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30年。长沙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对外开放成果丰硕,社会发展和谐进步,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总结30年来改革开放的实践,我们必须坚持不断解放思想,把改革开放作为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探索具有长沙特色的改革发展道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将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必须坚持切实改进作风,增强改革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市委副书记谢树林主持会议,市领导董学生、谢建辉、袁观清、范小新、张湘涛、陈泽珲、胡伏安、易佳良,离退休老同志杨宏、王克俭、陈香成、易希文、张贤遵、袁汉坤等出席会议。

  原市政协主席臧宝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致公党长沙市委主委胡旭晟,市人大代表、长沙蓝天工艺美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少衡,长沙明园蜂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家银,市农办主任郑耀频,市发改委副主任潘胜强,市委党校副校长范伯力,天心区委书记夏建平,望城县委书记黄佳惠在会上讲述了30年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切身感受,畅谈改革开放30年来我市发生的沧桑巨变和取得的辉煌成就。

  为赞美改革开放30年,老同志李海涛当场赋诗一首:改天换地展新颜,革旧翻新惠万民。开拓神州铸伟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