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经纪人》主角享受幸福晚年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1日08:42  华龙网-重庆晨报

  陈文治住在江北鱼嘴,如今已年近八旬;他称这张照片是1987年在望龙门农贸中心里拍的

  本报讯(记者 李晟)头戴鸭舌帽,年近八旬的陈文治,仍像照片《经纪人》里那样侃侃而谈。昨天下午,坐在江北鱼嘴的家里,再次刊载的图片,将这位老人拉回了21年前那个激动的时刻。

  昨天,市委、市政府主办的“朝天汇流———重庆市纪念改革开放30年展览”迎来开展后第一个周末。中国重庆三峡博物馆工作人员统计,仅室内展场就接待了5000余名参观者。

  退休后当上经纪人

  什么是经纪人?陈文治用一个重庆言子给出答案———“串串”,“只不过我们是领了执照的正规‘串串’。”

  “这张照片是1987年在望龙门的农贸中心里拍的。”陈文治说,经纪人是1987年市工商局推出的新政策,那时他刚从市土产公司退休。而首批招募的110余人,都是我市供销、百货、交电行业的业务骨干,平均年龄50岁,“那时有句流行语叫‘发挥余热’,我们这些人都不是冲着钱去的,只想着能以自己的经验多做点事情。”

  陈文治回忆,首批110余名经纪人都是经过培训持证上岗,“不仅工商局的领导来给我们讲课,还有公安局、农贸中心、工贸中心的领导。他们强调得最多的是‘不能欺诈’。”

  而这些持证上岗的经纪人,主要活跃在位于朝天门的工贸中心,和位于望龙门的农贸中心,“那里像个大茶馆,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为各厂家提供供求信息。20多年前,通讯好不发达哦,厂家要晓得供求信息,就只有依靠我们这些老业务。”

  提成不能超出3%

  经纪人能赚多少钱?面对这个问题,陈文治笑了,“我们基本不赚钱。按照市工商局规定,我们是按照成交额的多少提成,最高不能超出3%,最低时只有百分之零点几。”

  陈文治说,当时有个机械厂,与国外的公司签订了一单进口钢条的合同,由于业务员不熟悉情况,等钢条运到天津港时,才发现根本不合厂里的要求。

  一位熟悉五金行业的经纪人,很快就为他们联系上了一家螺丝钉厂,“我还记得,那个经纪人提成都得了1万多。”

  几句话就能辨别骗子

  “经纪人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工作,就是分辨出那些满口谎言的骗子。只要几句话,我们就能判断出对方是不是骗子。”陈文治说,他曾经遇到过一个麻袋商人,“当年麻袋可是畅销产品,有个麻袋商人找到我说,他有几十万个麻袋卖出。我一听就觉得不对劲,一个麻袋就有1斤多重,几十万个是好大一堆哦。”

  “我当场就问他,你要卖这些麻袋,准备用好多车运,要好大个仓库来装。几句话就将那个年轻人问得哑口无言了。”

  感受最深是生活改善

  说起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让陈文治一家人感受最深的,就是生活的改善,“我举个最直接的例子,原来我们一家5口,挤在18平方米的小房子里,1985年二儿子分了一套12平方米的新房,几代人能够分开住,在当时是很让人羡慕的事。”

  听见父亲以自己为例,陈文治的二儿子陈进接过话题,“这算啥子哦,1995年,我们就搬进自己第二个新家,44平方米。2007年,我们再次搬新家,你猜新房子有多大,147平方米。我接他们老两口去住,冬天他们总嫌房子大了太冷。”

  如今,陈文治和老伴住在鱼嘴老家里,对这些年的生活,老人连称“太满意”,“我每天和老伴听听新闻,散散步,儿孙们也有了自己的成绩。日子越过越好了。”

  讲述

  30年影像

  我们是领了执照的正规“串串”

  我们是按照成交额的多少提成,最高不能超出3%

  原来我们挤在18平方米的小房子里。1995年,44平方米,2007年,我们再次搬新家,新房147平方米

  1987年2月老照片中的陈文治(右二)

  新华社记者拍摄

  昨日,陈文治在家中接受采访。

  本报记者 甘侠义 摄

  他用镜头记录重庆30年

  见证

  30年影像

  重庆著名摄影师秦文。本报记者 何熠 摄

  1979年,渝中半岛上空放焰火庆国庆。

  2003年的江北老城

  1978年的渝中半岛

  2005年,已经拆除的江北老城

  2007年,直辖十周年拍摄的渝中半岛

  2002年的渝中半岛

  17日上午11时,央视新闻频道“我们的三十年”大型直播节目,在重庆解放碑收官,重庆摄影师秦文在节目中亮相约10分钟。虽然只有短短的10分钟,但支撑他的却是记录重庆的泛黄照片和30年如一日的执著。

  爱上相机

  上世纪60年代,住在南岸的秦文还只是个10多岁的小孩。一天,他和伙伴们到南山玩耍,遇到一个胸前挂着相机的中年人,站在南山的莲花石(已炸掉)上拍渝中半岛。“在那个年代,相机是稀有品。”秦文称,受当时文学影视作品的影响,他们认为“带相机的人多半是特务”,于是这帮小孩急忙下山报警。等民警赶到时,拍照人已经走远。

  一直爱好画画的秦文没有想到,他也很快爱上了相机。上世纪70年初期,他从亲戚手中接过一部海鸥相机。到今年,他已经在设备投入上超过了50万。

  一座青灰扁平的城市

  上世纪70年代后期起,秦文开始不自觉地沿着儿时的依稀记忆,爬上南山拍两江交汇的重庆美景。这一爬就是30年。

  “南山的山脊梁,那时候全是半腰高的松树和茅草,还有数不清的坟头。”为了壮胆,秦文每次夜间上下山都是“高歌猛进”。

  1978年初秋一天的阵雨后,在南山大三块石被淋成落汤鸡的秦文,突然发现对面的渝中半岛近在咫尺。他用理光相机拍下了重庆:一座青灰扁平的城市。最高的楼房仅七八层,滩涂一样的朝天门仍有城墙;南岸和江北随处可见冒烟的大烟囱,整座城市昏暗缺乏色彩。

  礼花映射下的山城

  1979年,是建国30周年,得知要放礼花,秦文独自一人早早爬上南岸大三块石,架好机位,拍下了一张重庆夜景。照片中灯光主要集中在渝中半岛,而解放碑的灯光甚至比礼花还亮。

  1997年6月18日,重庆直辖。秦文和200多名摄影师每人领到两个胶卷,拍摄重庆一日。秦文爬上海棠溪江边一艘渔船的顶上,拍了一张“疑似银河落人间”的照片。“那时候海棠溪荒凉无比。”秦文称,当时渝中半岛的高层建筑刚刚出现,高高的井架密密麻麻。

  直辖10年的礼花,秦文花了7秒时间,在弹子石拍下了一座高速成长的立体城市,此时江北和南岸已经灯火辉煌。然而美中不足的是,一座高耸在江边的楼房,让这幅美景不再完美。

  一座崛起的新城

  今年8月26日傍晚,一幅美景呈现在秦文面前:晚霞当空,南岸、江北和渝中遥相呼应,两江上的数座大桥流光溢彩。

  17日上午,在解放碑,秦文用数十幅记录重庆成长的照片,向人们证实:这是一座改革开放30年来,悄然崛起的西部新城。

  本报记者 肖庆华 实习生 张晶晶

  2008年的渝中半岛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秦文摄

  世纪惊雷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