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墓区“哀伤辅导”遭冷遇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1日08:44  新闻晨报

  □晨报记者 宋 杰 陈里予

  市民对社工不了解,墓园对社工也不熟悉,原本希望帮助祭扫者减少哀伤的社工昨日在墓区多被“闲置”。有专家指出,到公墓祭扫时,很多市民心情已趋于平和,哀伤辅导很难找到合适服务对象。因此建议社工的哀伤辅导前移,可在殡仪馆进行服务,甚至是与殡葬服务一条龙对接,在亲人去世的第一时间进入逝者家庭。

  社工上前,扫墓客保持戒备

  昨天一大早,近70名受过专业训练的社工分别前往松鹤墓园、乐乡公墓、福寿园、海湾公墓和仙鹤墓园,协助应对扫墓和落葬的人流高峰。宋菊丽和张英姿被分在松鹤墓园的墓区7号落葬处,但整整一上午,本来计划提供的哀伤辅导却并未如愿进行。宋菊丽和张英姿一直在帮助工作人员做些租用烧纸钱的铁桶等琐事,但落葬处本已有多名工作人员,这些琐事人手早已够用,她俩和墓区内其他忙碌的工作人员相比,显得有点空闲。

  张英姿告诉记者,昨日落葬或扫墓者大多是举家前来,祭扫时虽然会非常悲伤,但在众亲人的陪伴下,大多数并不需要社工的介入。

  一位七十多岁的王伯伯坦言,当祭扫客正向亲人表达思念之情时,社工突然出现进行劝慰服务,感觉很突然,特别是面对一个陌生人,很难向其吐露心声。无独有偶,记者在沪上另一家公墓采访时了解到,当社工上前和一些情绪较低落的扫墓客进行交流时,扫墓客往往露出疑惑、戒备的神情。哀伤辅导前移更有作用

  “其实,在公墓中,社工的作用并没有显现。”上海市社会工作者协会秘书长朱希峰认为,普通市民对社工的性质、主要工作范围等情况仍是一知半解,很少主动接受社工帮助。而墓园对社工的定位也有些模糊,社工一般都是接受墓园的安排,在某个工作点进行定点辅助工作,被束缚了手脚。“其实社工除了心理辅导,在墓区的秩序维持、提高墓园服务质量等方面都能发挥作用。”

  但是,对于社工,不少墓园负责人也有难言之隐。一家墓园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对于社工难以给予合适的定位,由于市民失去亲人最悲伤的时刻是在亲人去世时的一段时间,到了祭扫时心情大多已趋于平和,哀伤辅导便很难找到合适的服务对象。除此以外,社工缺乏相关专业知识,一时难以胜任。

  对于市民的戒备、墓园的无奈,业内人士指出,社工的哀伤辅导应该前移。社工应该在市民失去亲人的第一时间出现,一个人在极度悲伤时,社工的一张纸巾、一句宽慰的话语,都能起到慰藉的作用。“建议和殡葬服务一条龙的工作人员一起上门,也可以走进殡仪馆,进行哀伤心理辅导。”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