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文化建设百花齐放健康向上 60项办实事项目文化篇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1日09:02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讯 文化是软实力。当今时代,文化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标志。今年年初,市委、市政府在60项为民办实事项目中,把推进文化西宁建设作为重点,加大文化建设力度。目前,我市在文化方面的项目已全部完成,文化建设呈现出百花盛开、姹紫嫣红和健康向上的繁荣景象,满足了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打造西宁特色文化 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项目:打造一台代表西宁文化特色的大型演艺节目,安排送戏下乡、下基层120场完成情况: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我市的重点文化工程之一、由北京舞蹈学院导演高度导演的大型剧目《天域·天堂》目前已经进入排演。该大型剧目将依托我省特别是我市独有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历史资源,将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和谐发展的主题贯穿始终,在歌舞剧的诗意氛围中,展现博大精深、独特神秘的高原旅游文化。明年年初将全面推出该剧目。同时,我市的送戏下乡、下基层任务已全面完成。市属艺术院团下乡、下基层演出130场。这些内容丰富、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和积极向上的、反映时代风貌的文艺演出,深受城乡群众欢迎,极大地满足了他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群众感言:陈芬(文艺业余爱好者)

  我是土生土长的西宁人,从小就喜欢文艺,对西宁的文化发展也比较关注。现在,西宁的城市建设和群众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好了,文化建设更是今非昔比。所以,我对西宁的文化建设充满信心,也为我是西宁人而感到骄傲。随着西宁节会的日益增多,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对外文化交流的发展,我市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有声势、有影响的文艺活动。这些先进的、健康的和具有浓郁地方民族特色,为群众喜闻乐见的特色品牌文化活动,形象地展现了我市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丰硕成果和精神风貌,活跃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了城市文化品位。同时,也向国内外朋友艺术地宣传了西宁美好的城市形象。不论是在城市的广场和社区,还是在我市3县的农村,群众看演出已经是很平常的事了。

  “村村通”工程让农民的视野开阔了

  项目:完成30个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完成情况:到目前,我市大通县桥头镇白崖新村、湟中县拦隆口镇拦隆口村、湟源县和平乡董家脑村等30个村的“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已全部完成。

  群众感言:程焕生(大通县桥头镇某村村民)

  以前,农闲的时候,我们就靠打打麻将、喝喝酒打发日子,业余生活单调沉闷。现在,“村村通”工程让我们既能听到广播又能看到电视了,而且广播、电视的频道很多。我们的业余生活比以前丰富多了,视野开阔了,知道外面的世界是啥样子的了。

  把文化送到社区群众家门口

  项目:举办社区专场文艺演出30场,辅导社区群众文化活动20次,建立10个社区流动图书馆

  完成情况:目前,市群艺馆在全市社区开展专场文艺演出32场,国庆节期间还为社区群众送去精彩的文艺节目。市群艺馆开展社区文化辅导员集中培训班、群众文化业务干部深入社区进行面对面辅导等活动,对群众参与广泛、积极性高的合唱、戏曲表演、广场舞、时装表演等内容进行辅导,共在社区开展文化辅导22次,进一步提高了社区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市图书馆克服探索图书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新路子,拓展、延伸图书服务渠道,以丰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方便社区群众读书益智为目标,在全市社区开展流动图书馆创建活动,以社区流动图书馆为平台,把内容丰富、健康文明和贴近生活的图书送到社区群众家门口。到目前,投入资金30余万元,建成社区流动图书馆10个。

  群众感言:张大国(殷家庄社区居民)

  市委、市政府心系群众,服务群众,让文艺演出进社区、社区流动图书馆进社区,让我们在家门口看到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学到了文化知识,丰富了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实施网吧远程监控 预防未成年人进入

  项目:对西宁地区网吧实施远程监控,预防未成年人进入,查处超时经营等行为

  完成情况:目前,我市四区三县的所有网吧全部安装了“净网先锋”软件,市、区(县)两级网吧经营管理第一期监控系统已经完成,基本实现了上下级间联网运行。利用“网吧运营监控管理系统”,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规范“网吧”经营秩序。积极引导规范经营合法的网吧向规模化、连锁化、主题化、品牌化方向健康发展。在专项整治活动中,对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超时经营和网络游戏中充斥色情、赌博、暴力、愚昧迷信等不良内容以及存在安全隐患等违规经营的网吧,特别是学校周边的网吧依法进行了查处。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1800多人(次),检查网吧1270家(次),查处违规经营网吧96家(次),有力地打击了网吧的违法经营活动,规范了网吧的经营秩序。

  群众感言:李小菊(某网吧经营者)

  我市文化等部门实施的网吧实名登记制、义务监督员检查等措施,使市区的大多数网吧经营者守法经营。现在,市区的网吧里未成年人的身影减少了,这是个好现象。(作者:王紫)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化工 标志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