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国选总统全球“黑马”热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1日09:15  新京报

  

美国选总统全球“黑马”热
11月4日,内华达州,一名5岁男孩高举奥巴马画像,和大人们一起收看奥巴马胜选演说。

  入选理由:美国,这是一个全球人都不会感到陌生的国家。而当过去7年几乎所有的国际热点都与它相关,而今身边的钱袋也不幸与它“有染”时,这个国家换总统,也就很自然地牵动了全世界的神经。

  11月4日,当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在美国费城宣布胜利时,回应他的欢呼声不仅来自美国本土。在大西洋彼岸,欧洲各国传来一致喝彩,巴黎民众举行“再见,布什”的欢庆聚会。在奥巴马的家乡肯尼亚,民众彻夜欢庆,该国总统齐贝吉甚至宣布,6日肯尼亚全国放假一天,以“庆祝奥巴马参议员以及我们国家历史性的成就”。

  奥巴马成全球“超男”

  大选投票日当天,奥巴马保持着对麦凯恩6个百分点的稳定优势,而在全球各地的民调中,奥巴马更以夸张的压倒性优势遥遥领先。在北欧,奥巴马的支持率高达70%;奥巴马在德国的演讲更吸引了20万听众,人气超过摇滚巨星;在法国,全国各地都出现了支持奥巴马的民间组织,“法国支持奥巴马”的T恤在网上热卖。

  在埃及、沙特和阿联酋,他的支持率也超过50%,科威特《新闻报》指出,奥巴马取胜将是“历史性的一步”,这会改变美国政府“傲慢自大”的国际形象。在印尼,奥巴马的支持率达到67%;日本东京街头,奥巴马T恤同样热销。

  美国大选也“惊动”了菲德尔·卡斯特罗。卡翁在古巴媒体发表专栏文章,褒奖奥巴马;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则公开支持奥巴马;而在巴西、阿根廷,同样也刮起了奥巴马旋风。今年9月,至少8位巴西政界人士为了参加10月的市政选举而更名为“奥巴马”。在该国一个葡萄牙语的社交网站上,出现了293个奥巴马的“粉丝”团体。

  不仅如此,奥巴马特殊的血缘和“跨越美国”的成长经历更让世界很多地区将其视为“自己人”。因为父亲来自肯尼亚,非洲人认为他是非洲的儿子;因为全名中有一个侯赛因,中东人也对其感到亲切;而在印尼长大的经历,也让亚洲人看到奥巴马的亚洲缘。

  爱奥巴马源自恨布什?

  不过,奥巴马的全球热度,也与布什有关。英国《卫报》专栏作家强纳森·弗里兰德指出,过去7年中,布什政府的决定让全世界的人们受到波及。两场战争,一场全球金融危机,这些至少在根源上都和华盛顿的错误决定有关。2009年以后的美国,尽管衰落迹象已呈现,但她仍是对世界经济、政治、文化拥有莫大影响的超级大国。也因此,已经且将继续深受美国影响的各国民众热捧奥巴马,与其说是源自对奥巴马的喜爱,不如说是源自对后布什时代新美国的期待。

  浪漫期待也有梦醒时分

  但是,奥巴马能不辜负全世界的期待吗?分析人士指出,任何对奥巴马的浪漫期待都会有“梦醒时分”,身为美国总统的奥巴马终归会依据美国利益制定外交政策,当现实来临时,奥巴马自身的或“被强加”的理想色彩将会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实用主义。

  因此,即便是美国的“亲戚”欧洲,也可能将感到失望。就在奥巴马获胜两天前,欧盟27国外长以集体名义致信美国下一任总统。要求美国关注欧美关系的5大优先领域,重塑跨大西洋联盟的基石。信中阐述了欧盟在多边主义全球治理、中东和平进程、阿富汗问题、对俄政策及发展与新兴大国关系等方面的战略构想。但是,成为总统后的奥巴马恐难一一满足这些“过高期望”。

  同样,欧洲恐怕也难满足奥巴马提出的要求。他曾希望欧洲国家增加国防开支,向阿富汗增派军队。但分析人士认为,这一要求对欧洲国家而言,也是个难题。

  精彩声音

  这是美国总统大选历史上第一次,世界各国的民众都在接受民意调查,询问他们更愿意投票给谁,似乎这个职位不是美国总统,而是“世界总统”。

  ——英国《金融时报》

  奥巴马是一位天生的领袖,我们对他表示祝贺,同样也要祝贺肯尼亚,感谢非洲,因为是它们“制造了”这位领袖。让我们为奥巴马祈祷。

  ——肯尼亚广播电台首都频道

  ■ 回放

  1月3日 民主党、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党内初选。民主党总统竞选人奥巴马和共和党赫卡比分别获胜。

  2月5日 21州同时进行两党总统候选人选举,民主党内奥巴马和希拉里难分伯仲。但此后,希拉里的选情一直落后于奥巴马。

  3月6日 共和党总统竞选人麦凯恩4日一举赢下4个州党内预选,获得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已无悬念。

  6月7日 希拉里正式宣布退出竞选。

  7月末 麦凯恩在国内也不断削弱奥巴马领先优势,两人支持率曾一度持平。

  8月27日 民主党全国党代表大会正式提名奥巴马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为副总统候选人。

  9月3日 共和党全国党代表大会正式提名麦凯恩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佩林爆冷成为副总统候选人。

  9月26日 奥巴马和麦凯恩举行首场辩论,这时麦凯恩仍有微弱领先。但是,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加剧,强安全弱经济的麦凯恩遭遇逆流。

  10月16日 第三场辩论结束,民众普遍认为奥巴马是辩论赢家,在民调上也和麦凯恩拉开差距。

  11月4日晚 大选投票,奥巴马大获全胜,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非洲裔总统。

  □谢来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