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争九天揽月 抢太空先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1日09:15  新京报

  

争九天揽月抢太空先机
10月22日,印度极地卫星运载火箭携带“月船一号”点火升空。

  入选理由:当印度的月球探测器撞上月球表面,当中国航天员钻出轨道舱,一个太空新时代取代了旧时代,太空“竞技场”从此加入新鲜元素。

  10月22日,印度成功发射首颗无人月球探测器“月船一号”。不过,在今年的探月热潮中,印度并不孤单,不仅中国成功发射载人飞船,并实现了太空行走,美国、俄罗斯、英国、韩国等国也都宣布了探月计划,太空正变得前所未有地“热闹”。

  “多国部队”支撑探月

  印度首颗无人月球探测器“月船一号”是它雄心勃勃太空计划的一次成功尝试。印度并不讳言这项探月任务是为了赶超中国,“我们将首次抵达月球,中国在早些时候完成了这一步,我们将赶上中国,跨过这段差距。”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主任马达范·奈尔说。

  实际上,印度并非独立完成这项任务,在随探测器飞向月球的11台科学仪器中,有6台来自国外,其中包括美国宇航局的两台。媒体指出,美国对于扶持印度的航天技术可谓“不遗余力”。

  中国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室研究员楼春豪说,本轮月球开发的热潮源于美国,美国提出重返月球,刺激了其他大国竞相探月。

  美国发起联合行动

  就在印度探月器成功撞击月球表面后一周,英国随即宣布将斥资1亿英镑,打造英国历史上首个探月计划。

  英国媒体评论说,俄罗斯、印度等国纷纷提出或实施探月计划,新一轮“探月竞赛”有望展开,英国不甘心被落在后面。

  面对昂贵的太空探索成本,传统航天大国也不得不选择多国合作的方式。今年7月,美国航空航天局宣布与印度、韩国、日本等八国共同开展名为“国际月球网络”的联合探月行动,计划逐步在月球表面建设6到8个月球科学站。

  随着时间的推移,太空不再是少数几个国家的专有竞技场,正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九天揽月”的行列。

  ■ 回放

  5月14日 俄罗斯联邦宇航局与欧洲宇航局达成协议将联合开发新一代飞船用于近地轨道飞行和未来载人月球探险。

  7月29日 美国航空航天局宣布,与其他8个国家的航天机构联合实施探月计划,并在月球建科学考察站。

  9月25日 中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载着两名宇航员成功发射。

  9月27日 神舟七号宇航员翟志刚在太空实现出舱行走,将中国人的脚印第一次留在太空。

  10月22日 印度首个无人月球探测器“月船一号”发射成功。

  11月14日 “月船一号”所携带的月球撞击探测器成功撞击月球,并将印度国旗留在了月球表面。

  11月22日 英国政府宣布,英国即将推出首个探月计划,将通过发射无人飞船和月表探测器等积极探索月球,特别是了解月震原因,为未来建月球基地做准备。

  11月28日 韩国媒体报道,韩国研究团队自主开发出用于探测月球的无人登月飞船。

  □吴妮 颜颖颛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