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两岸有一个没搞定的合作,是文化”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1日09:18  新京报

  ■ 对话

  本次两岸经贸文化论坛首次增加了文化交流的部分,由两岸各推选两位大师级学者。大陆方面是王蒙和余秋雨,台湾方面是著名评论家南方朔和中国文化大学校长黄光南。

  对话于昨晚进行。昨天下午,本报先行对话南方朔先生(下简称南)。

  新京报:参与两岸间文化大师级对话,你演讲主要是讲什么?

  南方朔:这次有这样一个“沙龙”,是一个重要的起点。最近这半年多,两岸关系的发展快到不可思议。经贸的、金融的、三通的(合作)都搞定了,可是有一个没搞定,从来没有谈过,就是文化。

  新京报:这是第一次在国共论坛中加入文化。

  南:我的论点是,大陆的改革开放三十年,在这个月到了一个新阶段。两岸三通也是这个月进入到新阶段。未来两岸最大的,还没有被开发的合作性的项目,就是文化。事实上,两岸在话语上与以前已经有些不一样,一起在讲中华民族,也就讲到了中华文化。在两岸各种制度性安排已按步就班的时间点上,未来重要的工作,就是文化事务上的合作。包括文化各种交流,文化产业的创造,最终极的,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的建立。

  原来有交流没有合作

  新京报:为什么文化到现在才开始谈呢?

  南:文化在两岸之间不是没有交流,但是是无序的,非制度性的。就是你来了,我很高兴,我欢迎。但在其他议题没有谈定之前,文化作为一个更加高端的议题,大家是摸不着边的,不晓得怎么去合作。一定要两岸都有了这方面的需求,有了觉悟,才可以在既有的物质性的基础上,才可能在文化上合作。

  以前的大陆,文化在重大会议上谈得很少,可是据我所知,从2001年开始,连续两次,在十五计划,十一五计划中,文化都是重点。随着单纯经济的增长,文化软实力、文化服务、文化需求开始有了,国家提到文化战略也越来越多。所以现在两岸合作就要在固有的基础上,往新的方向走,那就是文化合作。

  四个层次可以合作

  新京报:两岸文化在最近的60年里,各自独立发展,今后的合作会产生磨擦吗?

  南:所以我说的是中华文化,不管怎么讲,中华文化这个概念大家都是接受的。文化有几个层次,按中国人的说法,文化是教养,所以将来两岸教育的交流、艺术的交流很重要。第二个意思,文化活动里面,娱乐活动,比如电影。可以提升为文化产业,这明显是两岸可以合作的。第三个部分,就是所谓的精致艺术,也就是传统文化里的最核心那一块,这也是可以合作的。更重要的,文化作为一个战略,作为一个发言平台,作为软实力,双方可以合作。这四块,文化软实力我们从来没有谈过,前三块,有过互动与来往,可是没有合作。所以我说的制度化合作安排,这四方面都很重要,应该要展开。

  中华文化要让世界认同

  新京报:你对大陆的文化现状怎么看,与台湾的差异体现在什么地方?

  南:我觉得没有什么差异,主要是时间的差异,如同经济是一样的,因为文化显露在生活上有时间差。

  新京报:有声音认为,大陆的去传统化比较严重。

  南:这个也是后进者的普遍经验。我认为中国的发展,因为规模大,变化快,在某些领域会比较麻烦。后30年要开始考虑文化软实力了,不是说在世界上多开孔子学院就可以了,不够的。要把你的文化重新解释,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可以与现代结合的,让世界都认为中华民族是OK的,让大家觉得,东方有中华民族这一套东西,也是不错的。

  本报特派上海记者 徐春柳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