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岁末盘点:2008,你过得好吗?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1日10:12  新安晚报

  

岁末盘点:2008,你过得好吗?
岁末盘点:2008,你过得好吗?
岁末盘点:2008,你过得好吗?

  学车悲喜剧

  今年39岁的王丽,是一个资深全职太太,老公在外面打拼挣钱,她操持家务照顾女儿。她自称是一个知足的女人,对于这种生活状态很满意。

  2007年岁末,她却给自己的2008制定了一个计划,学车。虽然家中的公司有驾驶员,一个全职太太也不需要很赶时间,但是随着半年前女儿升入高二,经常要上晚自习,王丽总是亲自接送,自己不会开车,真的很不方便。

  她的这一决定首先就遭到老公的反对,理由是学车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他辛苦了一天就想喝个热汤热水的,可不想到家看不到人影。

  很多年来,王丽一直很柔顺地接受着老公的一切安排,但这次,却犯起了轴,任老公怎么劝说,2008年的春节一过,她就跑到驾校报了名。

  报过名之后,第一关理论课考试就是个拦路虎,王丽文化水平本来就不高,这些年来又大半还给了老师,看着书上密密麻麻的交规,眼睛就是抓不住字。她自学了一段时间。鼓足勇气去驾校参加预考,100分只得了67分,而理论课考试必须达到90分才能及格。

  她郁闷到极点,因此中断了很长时间,一直到9月份,女儿升入高三,王丽再次有了紧迫感,才硬着头皮,又拾起了交规教材。这次,狠狠心,关掉手机,拔掉电话,废寝忘食地突击了一个星期之后,再去,终于过关了。

  因了这一波三折的理论课考试,王丽面对传说中更难的上车学习更是不敢怠慢,好在教练能够理解她这番苦心,给她特别开小灶不算,还答应每天早点到驾校,给她多一点练习时间。

  于是乎,每天早晨天还没亮,王丽就行走在去往驾校的路上了,平时别的学员练车,王丽也不走开,从别人的经验教训里汲取有用的东西,她的技术自然是突飞猛进。

  逐渐地,王丽在学车过程中,得到了其他的乐趣,同学们都是来自各行各业,四面八方,坐在车上,跟他们谈谈讲讲,会发现世界如此宽广。而王丽的热情爽朗,也使得同学们很喜欢她,纷纷跟她要手机号码。

  某个星期天,王丽正在家中厨房里做饭,突然听到老公大声喊她,跑过去一看,他手里拿的正是她的手机,而屏幕上,赫然是一个有点那种意思的短信,再看号码,非常陌生。

  王丽赶紧打过去,对方不接,发短信过去,对方也不理,置之不理吧,又有暧昧短信源源不尽地发过来。如果在过去,老公一定会和王丽一样,视为一个无聊者的恶作剧,可是,因为她最近的早出晚归,老公不由起了疑,说“谁学车也不像你这样,天不亮就出去,天黑了还不回来,你这到底是学车呢,还是在做贼呢?”

  王丽气得大哭一场,这当口又赶上选项考试,她咬紧牙关,控制好情绪,终于冲破了这一关,接下来,经过一番努力,又顺当地通过了大路考。

  当王丽把驾照放到老公面前时,她看到他脸上惊奇的表情,他没有想到她能这么快拿到驾照,除去理论课考试,前后花了两个月,这个时间对于别人也许不算很快,却刷新了老公对于王丽能力的认识。

  为了表示歉意,老公特意给她买了一辆她喜欢的宝来,王丽的2008年,因此而有了悲喜剧的色彩。

  他的郁闷与期待

  小胡说,他的2008年,过得很一般。

  2007年底,离春节还有一段时间,他的春节综合征就开始预热了,究其原因,他怕回家。每年回家老爸老妈老哥老姐就要问他,可“处”到人没有?望着一双双期待的眼睛,小胡实在不忍心吐出一个否定的答案,但是,不说又不行,看着他形单影只地一个人归来,他们心中应该早就有谱了,却非要听他说一遍,当然是不甘心,其次也是想用这种方式,给他制造无形的压力。

  小胡1976年生,也算帅小伙一个,职业是建筑工地上的项目经理,按说条件挺不错,加上为人热情诚实,喜欢他的女孩子也不是没有。可是,一说到谈婚论嫁这一环,那些“喜欢”就全不算数了,小胡的手机存着一个很有趣的合肥话的段子,一个姑娘说,她妈说,有房有车才能嫁,但追她的男孩,不是没有房,就是没有车,要么既没有房又没有车。小胡恰巧就是最后一种。

  2007年底,小胡在压力中立下志愿,2008年,一定要先搞定房子,再搞定老婆。虽然时间短任务重,小胡心里还是有点谱的,只等他做过的几个项目的工程款一到,老板们把拖欠许久的工资付给他,加上这些年的积蓄,付个首付问题不大。

  但是,现在2008年就要过完了,他盘算着能拿到的几笔钱,居然都没有拿到。建立在第一个计划基础上的第二个计划,当然也就泡了汤,说起这个,小胡不是不沮丧的,一想到即将来临的,和上一个春节如出一辙的“围攻”,他简直烦恼得要把脑袋捂起来。

  不过,最近也有利好消息,房价降了,而且一直在降,小胡想象着,等他拿到钱的时候,房价正好降得差不多了,没准还能买得大一点呢,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小胡对于未来,很有信心。

  记者问小胡,有没有想过,即使没有房子,也会有个好姑娘,愿意跟你相伴终生?小胡不好意思地笑了,看得出,他虽然认为眼下的女孩子很现实,但内心,仍然存一个浪漫的与金钱无关的梦想。

  2008年还剩下几天了,在这样短的时间里,搞定房子不大现实,找到自己的爱人,不是没可能哦,小胡,加油!

  因为疼痛,所以思索

  我仍然记得5月12日的中午,两点半左右,突然发现MSN上,许多个不同地方的朋友,都在签名上声称地震了,就在这时,采编大厅里,也有同事得到消息,说合肥也发生了地震。?

  后来才知道,不是地震,是震感。很快,新浪上传来消息,说是四川地震了。

  有了孩子之后,我变得更容易恐惧,哪怕在外面开会,看见一杯滚烫的水放在桌边,头脑里冒出的第一个念头是,它会不会烫到我的孩子。尽管对于地震全无感觉,尽管已经知道地震远在千里之外,我还是立即给婆婆打了个电话,让她把宝宝带到楼下的空地上去,而且,最好走楼梯而不是乘电梯。

  然后就一直在看关于地震的新闻。

  我以前见过车祸,听说过某人得过不治之症,在报纸上网络上看到过各种各样的灾难,但很少,能够与这次所受到的冲击相比。车祸也好,不治之症也好,是有一定概率的,隐隐有一种侥幸心理,觉得这种倒霉事,不见得会落自己头上。就算退一万步想,真的落到自己头上了,还有亲人在自己身边,有许多的力量支持自己度过苦难。?

  ??但地震不是这样的,最可怕的不是在地震发生时立即或很快死去的人,是那些被埋在废墟底下的人,仅仅是自己被埋在下面还不算可怕,更可怕的是,跟亲人在一起。甚至于,跟亲人在一起尚能忍耐,最无法忍耐的,是跟自己的孩子在一起。时至今日,我想起那些无助的母亲,怀抱可怜的孩子,无法给他(她)水和食物,更不能给他(她)光明与安全感,就有一种巨大的恐惧,而这样的命运,是无端落到他们头上的。它有可能,无端落到每一个人头上。

  那些天里,我没有落泪,但心中始终涌动着无法言说的悲伤,我捐了几次款,不是怜悯,连悲悯都不算,我的想法是,这样的命运,原本可能落到每一个人头上,虽然不巧落到汶川一带,仍是全人类共同的灾难,应该由大家共同承担。

  有朋友要去做志愿者,我敬佩他的勇敢,换成我,是不敢的,也许我的同感性太强,太容易把别人的苦难感受加诸自己身上,远在千里之外,我已经难以安生,若是亲临灾区,真不知如何承受了。

  那时候,我每次在家打字时,都会在桌上放一杯水,随时监控它的动静,甚至到现在,躺在床上,也时常会感到隐约的晃动,赶紧看一眼空调的电源线,上帝保佑,它始终是静止不动的。

  一个人的夜晚,经常会胡思乱想,上MSN问懂得天文和学过地理的朋友,合肥会不会地震?因为一直听到一个传言,说李四光预言的四个地方,三个地方都震了,就剩合肥没震了——后来才知道,这是一个风靡全国的谣言,每个地方都有一个版本,都说该地是剩下的惟一的一个。

  我开始经常做噩梦,好几次梦见地震,我抱着孩子牵着婆婆,想找个安全地带把他们藏好。亲人,是我恐惧的根源,我甚至后悔生下宝宝,早知道世界这么可怕,我干嘛还要带他来呢?

  那段日子,我得说,我精神危机了。我采用了很多办法,想摆脱我的恐惧和焦虑,包括找人倾诉等等,但是效果都不好,我后来干脆想,就让时间做主吧,看看再过一段时间,我的“危机”能不能减轻一些。

  我后来所以能相对地走出来,要归功于时间的功效,还跟我无意中看到一本关于禅的书,那本书里经常出现两个字,随缘。??

  我以前也曾多次看到这两个字,在印制粗糙的明信片上,或是贝壳蝴蝶标本制作的艺术品镜框里,总觉得这是非常俗的两个字,但是此时此刻再看,感觉完全不同。

  我所以不能承受灾难,是因为我预设这个世界不该有灾难,我可以安心地守护着我的一份小日子,慢慢到老。这种愿望固然好,却不切实际,当灾难来临的时候,你哭着喊着说“怎么可以”又有什么用?相形之下,倒是调整自己,接受现实,应对挑战更为理智一点。

  随缘,就是随着处境的变化,保持沉着冷静适当乐观的心情,以不变应万变,亦是面对命运的每一个招数,见招拆招,逢敌亮剑。人活在这世上,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是自己,当你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拿自己很有办法时,你就是最为强大的那个。人最大的安全感,不是躲着灾难,而是不惧灾难,那些在废墟中还能够读书和游戏的孩子,他们才有真正的安全感。??

  据说,汶川地震中的孩子们,心理创伤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严重,孩子的思维方式与大人不同,他们更容易活在当下,我想,人们的痛苦,常常和不能活在当下有关,因为你回忆过去会懊悔,你展望未来会恐惧,你才那么痛苦,而真正处于风暴中心的人,常常专注于需要解决的问题,没有工夫老是想着痛苦这件事。

  人生苦短,许多事你把握不了,那么,你就要学着对不能把握的事不要太介意,不要去看命运和他人的脸色,活在当下,活在你自己的生命里。

  孔子的说法,是“无可无不可”,庄子的说法是“无待”,都是要人们活在当下不要对未来做太多一厢情愿的规定或设想。这些词,我曾经都看过,赞同过,那些“看”和“赞同”,都还是浮于表面的,是物理性的,直到这个2008年,这些很相似的观念才真正渗透到我的生命里来,形成了化学变化,我通过这一系列的思索,找到我自己,我想,这是我在2008年最大的收获。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